广肇山庄

广肇山庄是旅居上海广东人的墳地。

清末画家吴友如绘广肇山庄

歷史

該墓地约於清朝光绪初年由广肇公所創立(一說建於1872年),地址最初位於新閘大王庙(今成都北路苏州河边),1899年由大王庙被划进新扩张的上海公共租界,於是墓地迁至闸北叉袋角北、大统路至苏州河的地段,佔地近18公頃。山庄内建有厝柩所、地堂、地藏殿、敦梓堂、祭亭、诵经堂等建筑、山庄为方便送葬隊伍的通行,親自修建了廣肇老路廣肇路。1904年,上海筹建滬宁铁路时,征用山庄部分土地;1907年,李平书创建闸北水电公司时,又征用部分土地,之后山庄還留存约8公项土地。由於受到沪宁铁路的火车聲音的影响以及联义山庄、岭南山庄等广东人墳地的競爭,在上海的广东人已不愿在广肇山庄下葬。一二八事變中,部分墓地遭破坏,淞滬會戰中墓地幾乎全部被炸。1942年,广肇山庄剩下的部分土地被华丰糖瓷厂购买,建为工厂。蘇北難民又在剩下的土地上搭建棚戶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部分空地上建起了上海电焊机厂、通信学校等建築。[1]

1924年,有人在宝山县境另辟新广肇山庄,占地66公顷,为上海最大的公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上海市民政局接管,1958年被拆除,相继在原土地上修建彭浦新村、上海市第三精神病医院、上运二场等住宅和建築。[2]

參考資料

  1. ^ 薛理勇主编,上海掌故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第383页
  2. ^ 马学新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07,第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