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梳篦
常州梳篦,又称常州篦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常州市特有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属于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常州梳篦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江苏省常州市 |
分类 | 传统美术 |
序号 | 844 |
编号项目 | Ⅶ—68 |
登录 | 2008年 |
沿革
梳篦是梳和篦箕两种洁发用具的合称,是中国傳統发饰之一。常州的梳篦历史可以上溯至东周时期,考古工作者曾在战国时期古墓的發掘中出土过刻有“延陵西门”字样的梳篦[1]。每年的农历二月十八和九月二十八,常州当地的梳篦业都要举行仪式祭祀祖师,以此祈求生意兴隆。隋朝时期,常州当地的梳篦制造业發达,当时篦梳作坊遍布穿城而过的京杭大运河两岸,因而有“木梳街”、“篦箕巷”之称[2]。清朝乾隆年间,常州城中已是削竹成篦、比户皆为的景象。光绪时期,60把定制的黄杨木梳、60把定制的梅木脊梁象牙的高级梳篦被作为贡品进献清朝王室,有“宫梳名篦”的美誉[3]。
特点
荣誉与保护
1915年,常州梳篦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1926年的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上,常州梳篦荣获金质奖[5]。1979年,江苏省经委为“白象”牌梳篦颁發了优质产品证书。1981年第十届全国旅游产品内销工艺品交流会上,常州梳篦厂的“西厢记”获得优秀作品奖;“白象牌”梳篦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章[6]。2007年,常州梳篦被纳入江苏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编号为JSⅥ-19[7][8]。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州梳篦位列其中[9][10]。
参考
- ^ 徐静主编. 吴文化概说.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3.12: 166. ISBN 978-7-5672-0750-9.
- ^ 吴恩培著. 吴文化概论.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06: 274. ISBN 7-5641-0433-3.
- ^ 程俊发,友廉编写. 中国百年名产荟萃.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10: 505. ISBN 7-205-00100-5.
- ^ 何敏翔主编. 百个符号看江苏.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04: 165. ISBN 978-7-214-11858-5.
- ^ 俞力主编. 历史的回眸 中国参加世博会的故事.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9.06: 155. ISBN 978-7-5473-0000-8.
- ^ 贡发信编著. 中国轻工业传统名产列传.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8.09: 148. ISBN 7-5050-0262-7.
- ^ 省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2007-10-23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 ^ 江苏正式公布首批非遗名录 共有10大类123个项目. 2007-03-30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 ^ 阚男男编著. 独具匠心的民间技艺 彩图版.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08: 110. ISBN 978-7-5534-5072-8.
- ^ 李德洙,周用宜主编. 中国民族百科全书 1 综合卷.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 2015.12: 975. ISBN 978-7-5192-04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