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包
岗包(緬甸語:ခေါင်းပေါင်း [ɡáʊɴ báʊɴ]; 孟语:သမိၚ် ဍိုပ်, [həmoiŋ dɒp]; 掸语: [kʰén.hǒ];北部泰语:เฅียนหัว [xian.hǔa])是缅甸的一种传统男士头巾,这种头巾是现代缅甸和泰国北部许多民族(尤其以缅族、孟族、若开人、掸族和泰沅等信佛教的民族为主)传统服饰的一部分。
类型 | 头饰 |
---|---|
材料 | 丝绸、棉花 |
原产地 | 缅甸 |
各地区岗包的样式有些许差异,但基本能与一般的特本头巾相区分,适合在正式的聚会和仪式上穿着;也是权势的象征。[1]在若开人和掸族人里较为普遍。在北部山区,拉祜族、阿卡人和德昂族依然头戴类似的“岗包”,但对于日常穿戴,他们使用毛巾以替代。
词源
“岗包”为缅语,“岗”意为头,“包”意为包裹、缠绕,组合起来意为“包头”或“缠头”,这种头巾在其他民族语言中的名称大都含义相同。
历史
古代
缅甸男子的裹头风俗始于蒲甘时代(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据称该风俗自印度传入。[2]过去,从老百姓到王公贵族都讲究“岗包”的裹法,帝王、大臣和豪门贵族裹头时都露出脑顶,不同的是,帝王裹头时,脑门后留片笔直向上的巾尾,而大臣和豪门子弟裹头时,则留两片笔直向上的巾尾。[1]
当代
英国殖民时期,岗包的穿戴量急剧下降,只在官方仪式和婚礼等社交仪式上看得到。20世纪20年代初,仰光大学掀起反对英国殖民教育的罢课运动,学生领袖都以裹头装束为标志,除了裹住整个头顶外,还在右边垂下一条巾尾,人称“文学士裹头法”。[1]
款式
近代以来,缅甸男子已不再蓄发盘髻,再用头巾包头已不合适宜。但包头这个民族习惯又不愿丢失[2],便演变成了被称为maung kyetthayay(緬甸語:မောင့်ကျက်သရေ)的款式。它不再是一种头巾,确切地讲应为一种礼帽。[3]它是一种现成的“岗包”,由布匹包裹在藤条框架上,可以像帽子一样佩戴。[3]在殖民时期,毕业典礼上头戴被称为“文学士岗包”(B.A. gaung baung)的丝制头巾是一种流行的戴法。
老式的通常为4至5英尺(1.2至1.5米)长,8至12英寸(20至30厘米)宽。它以顺时针方式缠在头上,舌口在左侧。舌口是岗包的主要特征,在不同民族间的岗包中有所区别。
缅族和孟族岗包的舌口一般为圆形并向下倾斜,而若开人和掸族岗包的舌口是呈扇形展开的。
如今,即使在官方场合,大多数人也不戴“岗包”。“岗包”等大多数缅甸传统服饰已被简化。因此,大多数现成的和编织好的的“岗包”被包裹在藤条或柳条框架上。
材质
由于岗包是一种礼仪头饰,它总是起到美化的效果。根据穿戴者的财富和阶级,颜色和材质不尽相同。现代岗包多为素色,缅族与孟族通常穿戴丝制或棉制的黄色、白色、灰色或乳白色岗包,若开人通常穿戴粉红色的,而掸族人则穿戴乳白色、接近肤色的或黄褐色的岗包。掸族岗包通常用粗棉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