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宮城隍廟

台灣闔澎公廟,主祀城隍爺,光緒皇帝在清法戰爭後加封其為境主靈應侯

媽宮城隍廟臺灣話Má-king Sîng-hông-biō),俗稱「松廟臺灣話Siông-biō[a]台灣澎湖縣馬公市縣定古蹟廟宇,主祀城隍爺清法戰爭後被清德宗勅封「靈應侯」,闔澎公廟之一。[1]

媽宮城隍廟(松廟)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澎湖縣馬公市重慶里光明路20號
主神城隍尊神(勅封靈應侯)
例祭農曆
正月十五(臨水夫人)
三月二十(註生娘娘)
五月初五(建醮、普渡)
五月初六(境主靈應侯)
六月初六(補運)
七月初三(中元普渡)
十一月初七(七爺、八爺)
十二月十五(送神日)
廟格闔澎公廟
领导重要人物:蔣元樞、謝維祺、程邦基光緒皇帝一新社鄉紳、張木成、黃文華、黃良謝自南
遗产指定縣定古蹟
建筑详情
本殿構造五開間兩進落
開基 清朝謝維祺
建立时间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地圖
地图
汉语名称
汉语拼音 Mā-gōng Chéng-huáng-miào
台語羅馬字 Má-king Sîng-hông-biō
媽宮城隍廟
閤澎公廟、馬公城隍廟
城隍廟三川殿、天公爐、楹聯、門神彩繪 地图
坐标23°33′58″N 119°33′59″E / 23.566217°N 119.566284°E / 23.566217; 119.566284
材料磚、石混合、傳統大木構造及承重牆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公众参观參觀費用:免費
所有者財團法人澎湖馬公城隍廟
官方名称媽宮城隍廟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祠廟
评定时间1987年11月10日
詳細登錄資料

沿革

早期澎湖地區的廳署設在文澳,澎湖廳首任通判王仁遂於雍正八年(1730年)興建的文澳城隍廟[2],但文澳城隍廟緊鄰聚落中心,腹地較小,發展有限,當時便有人謂文澳城隍廟規模狹隘,不足展敬。[3]

澎湖海防糧補通判謝維祺遂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倡議另建,獲臺灣府知府蔣元樞鼎力支持,兩年後闢建媽宮城隍廟於今址,故形成澎湖一邑兩官祀城隍的情況;類似的情形在台灣亦發生於鳳山縣,但鳳山縣主因是先後有舊城新城建設之故。[2]

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法戰爭法軍進攻澎湖,媽宮城隍廟受兵燹之災而受損。但法軍攻澎戰役期間,曾傳出城隍爺神明顯靈庇佑澎湖人民、兵勇之神蹟,翌年(1886年)澎湖通判程邦基重啟修建城隍廟時,光緒皇帝因此加封文澳及媽宮城隍廟為「靈應侯」,以堪比府城城隍廟的規格修建。[4]

光緒十五年(1889年),澎湖廳署遷移至媽宮,媽宮城隍廟的官祀地位於焉鞏固。[5]

清水解煙毒

明治卅四年(1901年),為了協助澎湖居民戒除鴉片菸癮,由當地鄉紳籌組成的一新社成員集合在媽宮城隍廟中,祈求城隍爺襄助澎湖百姓。據聞澎境靈應侯(城隍爺)降詩曰:「鴉片煙毒害不輕,荒工廢事失經營;有心世道除民患,恩准開壇在此行」[6]:48,降壇指示六則卸除鴉片的條文,並敕賜神方與甘露水、百靈丹予上癮者服用,居然靈驗異常。[2]

大正十五年(1926年),媽宮城隍廟開辦鸞堂,結「宣講社」,堂號「誘善堂」,後又改名「從善堂」。[6]:47

建築

媽宮城隍廟為中華民國內政部訂定三級古蹟,廟內供許多清代遺存的匾額,數量頗多,極具歷史價值。

大正十一年(1922年)因應澎湖天后宮大整建工程,天后宮董事會特地從福建延攬一批宮廟匠師參與重修,連帶帶動起澎湖古廟整修風潮,因不少匠師因此留駐澎湖發展,後來也參與了城隍廟改建工程。[7]今日所見的媽宮城隍廟,風貌基礎奠定昭和八年(1933年)的改建。[8]

現今城隍廟為面闊五開間,縱深兩進落的合院式建築,廟面是採硬山式瓦屋面[7],與後方的合院坡屋相連。[8]當時參與媽宮城隍廟改建工程的師傅,包括石匠張木成(泉州惠安)、司職木雕和彩繪的黃文華(漳州東山島)[7]、鑿花匠師黃良(泉州)、泥水匠蔣銅[9](澎湖),皆為一時之選。三川殿、天井、四垂亭、拜殿、內殿及兩側護龍等,由大木匠師謝江、謝自南父子(澎湖後窟潭)設計[7][10],風格獨樹一幟,尤其以拜殿連結正殿前緣、川亭抱廈,配置上實為兩進落,卻順利營造出三進落的意象,可謂匠心獨運。[11]

三川殿

通判程邦基於光緒十二年所獻立之「悔者遲」、「你來了」匾額,以及「大算盤」。

在內埕往三川殿簷樑仰望,能在前後樑上首尾散見「國」、「泰」、「民」、「安」四個字。

拜亭

重簷歇山頂的拜亭。

正殿主廳

正殿神龕供奉城隍爺(靈應侯),左右分立文武判官。正殿左室供奉註生娘娘,右室供奉臨水夫人。左右壁面尚留有「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重修城隍廟碑記」等碑碣文物。城隍爺正上方「功存捍衛」匾乃由光緒皇帝御賜。

正殿兩側

正殿左右兩側,分別奉祀註生娘娘(東側)與臨水夫人(西側)

護龍

東西兩側前落有七爺(謝必安)、八爺(范無救)與文武班頭爺的塑像,廂房內祀有註錄司、陰陽司、褒善司、註壽司、速報司以及罰惡司等六司官。外牆有歷代流傳歷史故事的彩繪,為早期宮廟教化意義的表徵和遺存,乃澎湖宮廟彩繪大師黃友謙作品。

 
澎湖福德祠(善後祠)

土地公

位於馬公市仁德路福德祠(台灣銀行澎湖分行斜對面),其土地公像在清季原本安奉於媽宮城隍廟之中,後因城隍廟增祀六司官(陰陽司、速報司、註壽司、褒善司、罰惡司、註祿司),才移祀出去。[12]

祭祀

  • 每年農曆五月初六為媽宮境主靈應侯之例祭。
  • 澎湖地區農曆舉辦普渡時,往例由媽宮城隍廟六月初六先行開辦,繼而在澎湖觀音亭收尾,所以當地有「城隍廟放,觀音亭收」之俗諺。[13]
  • 根據民間五行學說,城隍爺乃鎮守北方幽冥之境的鬼王,五行屬水,八字喜用神為水者,可與之祈求用神庇佑,命格有轉上之效。[14]

碑文

澎湖改建城隍廟碑記

皇帝建元,四十有二年,祺分守澎湖。澎湖故有城隍神廟偏署之東,庳陋湫隘而囂塵。祺抵任之始,心擬捐俸改建而新之。戊戌夏,郡伯蔣公有聞焉,首捐清捧三百圓,以為之助醵金。澎人士各隨其心之願而力之稱。爰卜吉於媽宮之陽,宇重者三,高基者為奉神之殿,寬其中為整儀之庭,兩寮列舍以居香火之司。門敞其前,墻周其外,塗之、塈之、翬之、飛之。制有恢於前,飾毋侈于後;享祀允宜,妥侑畢備。噫嘻!明有禮樂,幽有鬼神,有陽以治明,即有陰以治幽。是人情固鮮克有終,實亦難慮於始。維澎湖自入版圖以來,祇以僻居海島,而於城隍神廟因陋就簡,廢焉不舉,于祀典為缺。祺也忝守斯土,不憚仔肩而經營之,刻日而成之,當亦幽明所共愜已!興事於戊戌十月,落成於己亥二月。其捐資以集事者,姓名臚具於匾以懸諸軒。
— 大清乾隆四十有四年歲次己亥十月吉旦 通判臺灣府澎湖事會稽謝維祺立 督視工程海澄縣監生郭志達

重修城隍廟碑記

乙酉秋,基蒞任籌善後。城隍為祀典正神,四民祈福。廟燬於兵,商之諸紳,以閤澎十三澳,公捐錢二千貫有奇。十月既望興工,重朔像、增前楹、製廟器,餘資建照墻;外市屋一所,取賃充廟費,舉紳輪值。丙戌春落成,具詳奏請封號,頒匾額以答神庥。廟西觀音亭為礮圮,並建之。董事者舉人郭鶚翔、生員黃濟時、徐癸山、蔡玉成、許晉纓、許廷芳。所需工料,各澳捐戶別榜廟堂,以示不朽。是為記。
— 光緒拾弍年夏月 署通判事江夏程邦基立

參考文獻

书籍
  • 黃柏芸 著,黃柏芸、黃丁盛 攝影:《台灣的城隍廟》(台北縣:遠足文化,2006年).
  •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 著:《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澎湖:澎湖縣文化局,2010年).
  • 李乾朗 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市:遠流,2003年).
  • 林豪 總纂:《澎湖廳志》(台北市:成文,1983年).
  • 澎湖采風學會 編撰:《開臺澎湖天后宮志》(澎湖:開臺澎湖天后宮管理委員會,2004年).
网页

相關條目

注釋

  1. ^ 民國五十年代(1960年代)以前出生的媽宮人多稱媽宮城隍廟為「松廟」,乃取自廟畔植滿榕樹之故。(榕樹的臺語字音為「松仔」)

參考資料

  1. ^ 黃, 有興. 《澎湖馬公城隍廟志》. 澎湖縣: 財團法人澎湖馬公城隍廟. 1999. ISBN 9579743398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黃, 柏芸. 《台灣的城隍廟》. 台北縣: 遠足文化. 2006: 108. ISBN 9867630718 (中文(臺灣)). 
  3. ^ 林, 豪. 《澎湖廳志.規制》. 台北市: 成文. 1983: 48–49 (中文(臺灣)). 
  4. ^ 媽宮城隍廟. [201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15). 
  5. ^ 存档副本. [2007-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1-22). 
  6. ^ 6.0 6.1 余, 光弘; 黃, 有興. 《續修澎湖縣志.卷十二.宗教志》. 澎湖縣: 澎湖縣政府. 2005. ISBN 9860015198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7.3 黃文華.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8-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2).  引用错误:带有name属性“:2”的<ref>标签用不同内容定义了多次
  8. ^ 8.0 8.1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文化局. 2010: 60–61. ISBN 9789860262797 (中文(臺灣)). 
  9. ^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3: 166. ISBN 957324957X (中文(臺灣)). 
  10. ^ 李, 乾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台北市: 遠流. 2003: 162. ISBN 957324957X. 
  11. ^ 陳英俊、高啟進、林文鎮、郭金龍. 《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澎湖縣: 澎湖縣文化局. 2010: 61–62 (中文(臺灣)). 
  12. ^ 林, 文鎮; 高, 錦煇.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二輯.馬公東甲:啟明里、重慶里》. 澎湖縣: 馬公市公所. 2006: 28–29 [2018-09-21]. ISBN 9789860038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1) (中文(臺灣)). 
  13. ^ 城隍廟.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19-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1) (中文(臺灣)). 
  14. ^ 太極易研舘. 八字喜用五行的開運法. 2012-04-17 [2019-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5)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