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英語:Metropolitan Avenue/Lorimer Street station)是美國紐約地鐵一個地下車站複合群,由BMT卡納西線IND跨城線共用,位於布魯克林威廉斯堡,設有G線(任何時候停站)及L線(任何時候停站)列車服務。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
Metropolitan Avenue/Lorimer Street
 "G" train"L" train
紐約地鐵車站複合群英语List of New York City Subway transfer stations
羅里默街樓梯
車站統計
地址紐約州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聯合大道間路段)
鎮區布魯克林
位於威廉斯堡
坐標40°42′46″N 73°57′05″W / 40.712752°N 73.951464°W / 40.712752; -73.951464
系統BMT/IND[1]
軌道路線BMT卡納西線
IND跨城線
服務路線   G all times (任何時候停站)​
   L all times (任何時候停站)
連接巴士 NYCT巴士:B24、B48、Q54、Q59
樓層2層
其他資訊
啟用1948年7月1日,​76年前​(1948-Jul-01
車站編號629[2]
無線網絡此站設有無線網絡和蜂窩服務[3]
運輸
乘客數量
(2016)
5,156,893(車站複合群)[4] 1.6%
排行90/422
位置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在紐約地鐵的位置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在纽约市的位置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在纽约州的位置
大都會大道/羅里默街車站
街道圖

地图

車站服務說明
標誌 說明
任何時候停站 任何時候停站

BMT卡納西線月台站名標示為「羅里默街」,位於IND跨城線月台上方,而IND跨城線月台站名標示為「大都會大道」。

車站結構

G 街道層 出入口
B1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北行    第八大道貝德福德大道
南行    卡納西-洛克威公園道格拉漢姆大道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B2 夾層 往出入口、車站詢問處、MetroCard自動售票機
B3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北行    法庭廣場納蘇大道
南行    教堂大道百老匯
側式月台,右側開門

L字型行人通道位於跨城線北端上方和卡納西線西端下方,同時服務跨城線下層的夾層。從跨城線夾層看過去,行人道分岔,右半以坡道通往卡納西方向月台;左半下穿軌道到第八大道方向月台。

起初,希望在卡納西和跨城線之間轉乘的乘客需要繳付額外的車資,因為布魯克林-曼哈頓運輸股份有限公司(卡納西線營運公司)與獨立地鐵系統(跨城線營運公司)是競爭對手公司。1948年7月1日,紐約三間地鐵公司合併成一個實體之後8年,轉乘通道改設於閘內,自此容許免費轉乘[1][5]

BMT卡納西線月台

 羅里默街
Lorimer Street
  
  紐約地鐵車站 (地鐵)
 
車站統計
系統B系統BMT
軌道路線BMT卡納西線
服務路線   L   (任何時候停站)
結構地下
月台2個側式月台
軌道2條
其他資訊
啟用1924年6月30日,​100年前​(1924-06-30
車站編號121[2]
無線網絡 [3]
服務
上一站   纽约地铁 下一站
貝德福德大道   格拉漢姆大道
軌道配置

 
 
   
     
     
     
 
 
 
車站服務說明
標誌 說明
  任何時候停站

BMT卡納西線的羅里默街車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和兩條軌道。1924年6月30日作為地下卡納西線的首段啟用。地下卡納西線是雙重合約英语Dual Contracts的產物,由曼哈頓第六大道蒙特羅斯大道[6][7]

羅里默街入口在車站上方設有夾層。聯合大道設有另一入口,可直接通往曼哈頓方向月台。往跨城線的轉乘通道近聯合大道一端,行人通道自各月台下降至聯合大道夾層。

圖片

IND跨城線月台

 大都會大道
Metropolitan Avenue
  
  紐約地鐵車站 (地鐵)
 
大都會及聯合大道東南角街梯
車站統計
系統B系統IND
軌道路線IND跨城線
服務路線   G   (任何時候停站)
結構地下
月台2個側式月台
軌道2條
其他資訊
啟用1937年7月1日,​87年前​(1937-Jul-01[8]
車站編號285[2]
無線網絡 [3]
舊有/其他名稱大都會大道-格蘭街
服務
上一站   纽约地铁 下一站
納蘇大道   百老匯
軌道配置

 
 
   
     
     
     
     
 
 
 
車站服務說明
標誌 說明
  任何時候停站

IND跨城線的大都會大道車站在1937年7月1日作為跨城線延長段啟用,由納蘇大道霍伊特-歇爾美角街[8]。此站設有兩個側式月台和兩條軌道[9]

圖片

參考資料

  1. ^ 1.0 1.1 Transfer Points Under Higher Fare: Board of Transportation Lists Stations and Intersections for Combined Rides. New York Times. June 30, 1948: 19 [May 5,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6). 
  2. ^ 2.0 2.1 2.2 Station Developers' Information. 大都會運輸署. [June 13, 2017]. 
  3. ^ 3.0 3.1 3.2 "NYC Subway Wireless – Active Stations". Transit Wireless Wifi. Retrieved 2016-05-18.
  4. ^ Facts and Figures: Annual Subway Ridership 2014–2019. 大都會運輸署. 2020 [May 26, 2020]. 
  5. ^ Sparberg, Andrew J. From a Nickel to a Token: The Journey from Board of Transportation to MTA.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October 1, 2014. ISBN 9780823261901 (英语). 
  6. ^ Subway Tunnel Through. The New York Times. August 8, 1919 [February 28,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7. ^ Celebrate Opening of Subway Link.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1, 1924 [February 13,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8. ^ 8.0 8.1 New Crosstown Subway Line Is Opened. Brooklyn Daily Eagle. July 1, 1937 [December 24,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0). 
  9. ^ Review of the G Line: Appendices (PDF).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July 10, 2013 [October 28, 201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1-2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