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景氣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3年5月17日) |
大戰景氣(日语:大戰景気/たいせんけいき Taisenkeiki */?)和大正泡沫(日语:大正バブル/だいしょうバブル Daisyobaburu */?)在日本的經濟史上,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日本本土雖然是參戰國(協約國)之一,但處於戰區之外,產品出口的快速增長帶來了空前的經濟繁榮。
這種繁榮始於1915年下半年(大正4年),一直持續到1920年3月(大正9年)戰後蕭條爆發,標誌著戰前日本經濟的重大轉折。[1] 工業生產的迅猛增長和重化工業化進程的推進,使日本城市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2]
背景
從日俄戰爭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約10年時間裡,已成為“五大強國”之一的日本經濟實現了穩定增長,但國際收支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令人擔憂財務省和日本銀行的材料。1914年4月(大正3年)成立的第二屆大隈內閣(首相大隈重信)收緊財政和貨幣政策,並採取“非債券政策”,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洲爆發時,匯率起初動盪不安,阻礙了以倫敦為中心的國際信用體系的運作,增加了海運產品的難度。難以獲取工業原料,造成一時恐慌,繭價格暴跌。大隈內閣著手救市,政府應全國絲綢廠商會的請願,出資500萬日元,成立帝國絲綢株式會社,收購積壓商品。不過,一度嚴重衰退的日本經濟,在1915年下半年(大正4年)開始出現好轉。[3][4]
英國和俄羅斯帝國等國家,轉向已經是主要工業化國家之一的日本,尋求供應短缺的軍事物資。此外,歐洲製造的產品退出亞洲市場後,對日本產品的需求增加,雖然是暫時的,但日本壟斷了亞洲和非洲的出口市場,導致空前的經濟繁榮。特別是採礦、造船和貿易作為明星產業蓬勃發展。 公司支付50%或70%的年度股息並不少見。[1]
結果,1914年至1918年(大正7年),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持有的硬幣(金幣、金條和金本位制度下的黃金兌換)約為3億4000萬日元(大正7年)15億9000萬日元,而日本在二戰前(1914年)是約11億日元的債務國,1920年(大正9年)對外債權超過27.7億日元。在產業結構方面,國家由農業國向工業國轉變,重化工業化也取得進展。工業生產猛增,工廠工人人數突破百萬。在被譽為“東方曼徹斯特”的工業城市大阪,曾有一段時間,由於勞動力短缺,還出現了「富錢工」。 在此過程中,工業動力由蒸汽動力轉變為電力。[2][1]
貿易的發展
出口貿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戰爭的繁榮。日本雖與美國一樣參戰,但並未受到以歐洲為主戰場的戰爭的直接傷害。因此,在美國經濟蓬勃發展的支撐下,對美國市場的生絲出口量大幅增加。隨著歐洲列強因戰爭從亞洲撤退,棉線、棉布、棉織物和雜貨對中國、印度、東南亞等亞洲市場以及非洲市場的出口增加。澳大利亞和南美等以前未開發的市場的出口貿易也蓬勃發展。此外,還有武器、軍需品、食品等出口到歐洲參戰國家。
從1914年(大正三年)到1919年(大正八年),進出口總額幾乎翻了兩番。此外,常規的進口過剩變成了出口過剩,整個戰爭期間過剩金額達14億日元。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的貿易額變化如下圖(以萬日元為單位)[5]。
夥伴國 | 中華民國 | 美国 | 總計 | 差引 | |||
---|---|---|---|---|---|---|---|
年次 | 輸出 | 輸入 | 輸出 | 輸入 | 輸出 | 輸入 | |
1912年 (明治45年/大正元年) |
11,482 | 5,481 | 16,871 | 12,702 | 52,698 | 61,899 | Δ9,201 |
1913年 (大正2年) | 15,466 | 6,122 | 18,447 | 12,241 | 63,246 | 72,943 | Δ9,697 |
1914年 (大正3年) | 16,237 | 5,831 | 19,654 | 9,677 | 59,110 | 59,574 | Δ464 |
1915年 (大正4年) | 14,112 | 8,585 | 20,414 | 10,253 | 70,831 | 53,245 | 17,586 |
1916年 (大正5年) | 19,271 | 10,864 | 34,025 | 20,408 | 112,747 | 75,643 | 37,104 |
1917年 (大正6年) | 31,838 | 13,327 | 47,854 | 35,971 | 160,301 | 103,581 | 56,720 |
1918年 (大正7年) | 35,915 | 28,171 | 53,013 | 62,603 | 196,210 | 166,814 | 29,396 |
1919年 (大正8年) | 44,705 | 32,210 | 82,810 | 76,638 | 209,887 | 217,346 | Δ7,459 |
1920年 (大正9年) | 41,027 | 21,809 | 56,502 | 87,318 | 194,840 | 233,618 | Δ38,778 |
1921年 (大正10年) | 28,723 | 19,168 | 49,622 | 57,440 | 125,284 | 161,416 | Δ36,132 |
戰爭初期銅、拉夏、鼠尾草、鞋、銻、豆類、茶葉、大米、棉布等出口增加,但戰爭中期出口生絲、輪船、黃銅、鋅等增加。豆類和棉布的出口值從戰爭開始就持續增長。
生產的快速發展
在出口貿易發展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空前繁榮。 特別是工業部門增幅顯著,工業部門產值佔總產值的比重,利潤率成倍增長。這一時期,輕工業中的棉紡業和重工業中的造船業得到顯著發展,以前大部分生產依賴進口的化學工業也建立起來。
從工業生產發展看,造船、航運、礦業在戰爭前半期發展,化學、金屬、機械、紡織等工業主要在戰爭後半期發展。至於電力和電力鐵路、新建和擴建主要在戰後流行起來。
社會的變化
財閥的逐漸確立
通過各行業的快速發展,資本的積累和集中進一步推進,壟斷得到加強。與此相應,銀行資本進一步集中,五大銀行(三井銀行、三菱銀行、住友銀行、安田銀行和第一銀行)的控制範圍擴大。與此相伴,促進了銀行資本的產業支配,在戰時及戰後圍繞四大財閥(三井財閥、三菱財閥、住友財閥、安田財閥)形成了壟斷資本主義。 古河財閥、大倉財閥、淺野財閥等也成立了控股公司,形成了龐大的企業集團。[6]
都市人口集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工廠工人人數為85萬人,到5年後的1919年,人數幾乎翻了一番,達到147萬人,男工人數急劇增加。商業和服務業發展顯著,人口向城市集聚現象突出。
都市的變化
在工業繁榮時期,資本家積極興建新工廠,革新設備。因此,勞動力短缺,也出現了富裕工匠,但沒有女僕或學徒,這些是城市地區的傳統職業,導致勞動力短缺。
此外,從明治末期攝津紡紗株式會社引進朝鮮女工開始,陸續輸入了工資相對於日本工人50%~80%的朝鮮女工,大阪是日本最大的一個韓國小鎮。
農村的變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和工業的發展,農業經歷了一場變革。蔬菜、果樹、畜產品等商品性農產品需求擴大,農業技術方面,脫粒機推廣、豆粕化肥使用量增加。但另一方面,地主繼續積累土地,出現了農村人口向城市外流、農產品與工業品價差擴大等新問題。
通貨膨脹
從1913年到1920年的七年間,實際經濟增長率才剛剛超過5%。總而言之,它與二戰後經濟快速增長時期(平均 10%)相去甚遠。然而,此時強烈的景氣感是由於通貨膨脹導致企業名義利潤迅速增加。二戰期間,批發價格和消費價格平均翻了一番以上。1920年的批發價格比1913年高出約2.6倍。[7]
夕陽丘女子高中(現大阪府立夕陽丘高中)使用 1914年和1916年的家庭帳簿進行的物價調查結果於1916年2月8日在大阪每日新聞的晚間版上刊登了。據此,石炭酸的價格在兩年內從25-30仙上漲至8日元,而Shomo(一種汞化合物的價格從1.20仙上漲至6.50仙。此外,羊毛製品增加了30%至50%,紙張增加了60%至70%,紙巾增加了4倍,汽水增加了6倍多,鍋和水壺增加了1.5倍,鋁增加了2倍、菜刀漲價50%等。一個鐵桶的價格從30仙漲到57仙。
物價飆升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全球戰時通脹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的重化工業仍處於低生產率水平,導致資本品短缺,需求持續過剩。
通貨膨脹使後來者處於明顯的劣勢。1920年開始的戰後蕭條中,許多倒閉的企業都是後來者,而先行者,包括財閥附屬企業,則獲得了有利條件,導致後來形成了壟斷體制。
参考来源
- ^ 1.0 1.1 1.2 大戦景気 (日本). Wikipedia. 2023-04-04 (日语).
- ^ 2.0 2.1 大戦景気 (日本). Wikipedia. 2023-04-04 (日语).
- ^ 今井(1974)pp.79-95.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橋本(1987)p.793.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明治大正国勢総覧』.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春日(1989)pp.68-73. [202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J.M. Keynes, 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 Macmillan Co LTD, 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