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尾村

大埔尾村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區白石角大埔尾,是一條客家原居民鄉村,與毗連的樟樹灘村同屬大埔七約中「樟樹灘約」的「樟樹灘鄉」。

歷史

大埔尾村由開村至今約200多年歷史,原居民均為原籍廣東省長樂縣何樹排(?五華錫坑?)的李姓族人。太公李仕映攜子芳遠祖移居東莞,三年後再遷移到寶安縣(今深圳市)第六都,其後芳遠祖舉家南遷大埔尾村開枝散葉。

宗祠

村內保留有一座李氏宗祠,建於清朝同治時期,曾於1983年重修,祠門有楹聯:「李唐世系;跨海家風」。香港淪陷日治時代,祠堂內的香案和文物盡失,戰後才由村民重新添置。宗祠門前設有禾堂,地面採用凹凸不平的石塊鋪砌,原來是涉及風水問題,後世子孫不可改變。

做社

大埔尾村的村民以往有做銀會的習慣,其中一種稱為「做社」。「社」在大埔尾又稱為「大王」,與「伯公」同屬土地神。大埔尾村除了「大王」壇之外,在壇側建有一個體積較小的「伯公」壇,同受大埔尾和樟樹灘二村村民所供奉,兩個土地同位於樟樹灘村村內,估計在1905年大埔尾分拆成村前已經存在。對兩村村民來說,伯公地位崇高,以往每逢有婦人嫁入這兩條鄉村,拜完祠堂後須先拜伯公,最後才到協天宮參拜。伯公的祭祀用作保護鄉村免受海水倒灌入村的威脅,在填海以前,伯公座落的位置就是村口的水口,針對這個功能,樟樹灘和大埔尾的伯公亦可稱為「水口伯公」。社或大王與伯公不同,代表全村百姓的福祉。在樟樹灘,雖然大王與伯公毗鄰而築,但在形制上,大王的壇比較大,上書尊貴的對聯「大德巍峨千古仰;王恩浩蕩萬民安」。而大埔尾村的銀會就是為著提供祭品給大王而組織的,故此稱為「做社」。對於村民來說,「做社」是每年重要的儀式,故此在正月內進行,而參加者只限於村內60歲以上的老人家,所籌集的金錢,除足夠購買祭品外,還能讓他們大吃一頓。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