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東十三家

夔東十三家(另稱川東十三家)是活躍於川、鄂、陝、豫諸省的反清武裝,主要成份為被滿清於北方擊敗後歸順南明大順大西流寇殘部。

夔東十三家大致分成兩派人馬:一派是大順餘部,他們在李自成死後,先是四處游擊,與南明永曆朝廷有過合作,終因各種原因先後落腳夔東;另一派是在大順餘部之前就已紮根本地夔東的反清武裝,王光興來自外地,三譚譚文譚詣譚弘屬本地豪強。雙方先後落腳夔東後互有往來,為了反清的理想共同出資成立了十三家集團,但優勢方當是兵力較多的大順餘部。大西餘部李定國孫可望劉文秀艾能奇白文選等將領有與夔東十三家聯合作戰過,但一如所有南明軍事勢力一樣僅為鬆散合作關係,一般不算入夔東十三家之中。

歷史

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攻陷夔州,建立「大西政權」,又與李自成的部下郝永忠劉體純等40余万人結合。順治三年(1646年),張獻忠戰死,郝永忠劉體純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白文選袁宗弟李來亨等聯合王光興譚文譚詣譚弘等地方武裝繼而歸順南明繼續反清,共16個營兵力。

顺治四年(1647年),李赤心高必正攻打荆州失利,转攻大昌、巫山。顺治五年(1648年)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李赤心高必正等同盟抗清,收复湖南大部份土地,但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又告失守,何腾蛟被俘殺,李赤心病死。顺治八年(1651年)高必正孙可望所杀。李来亨回到巴归,「颇以威信御众」,在湖北兴山县茅麓山建立基地,與南明将领王光兴會合,史稱「夔东十三家」,有兵二十余万[1]

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清廷组织大规模的围剿行動,由李國英董学礼王一正等執行三面夹击,战事異常慘烈[2]。康熙二年(1663年),清軍攻佔巫山城,郝永忠退至羊耳山(今奇峰鄉),激戰數日,雙方死傷甚眾,十二月,刘体纯自缢死,郝永忠袁宗弟被俘杀。康熙三年(1664年)清廷以二十萬大軍進攻夔東十三家,史稱「重慶之役」,清军追到铜锣峡口始返。重慶之役後,夔東十三家处境日漸困难,八月五日,李來亨於其據地茅麓山被圍城,糧盡,举家自焚死。至此,除王光兴谭宏谭诣降清外,其余将领均苦战到底而死[2]

將領

大顺军

其他势力

参考文献

  1. ^ 鄧凱求野錄》記劉文秀遺表:「我死,國事可預知。臣精兵三萬人皆在黎雅建越之間,嘗窖金二十萬,臣將郝承裔知之。臣死之后,若有倉猝,臣妻操盤匜以待,臣子御駕靮以備御。請駕幸蜀,以十三家之兵出營陝、洛,庶幾轉敗為功也。」
  2. ^ 2.0 2.1 「夔东十三家」抗清斗争. [2013-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1-04).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