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羅斯龍屬

塔羅斯龍屬學名Talos)是獸腳亞目傷齒龍科恐龍的一,是種外形類似鳥類肉食性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

塔罗斯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堊紀坎潘階, 75.95 Ma
桑氏塔羅斯龍的想像圖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科: 伤齿龙科 Troodontidae
属: 塔罗斯龙属 Talos
Zanno et al., 2011
模式種
桑氏塔羅斯龍
Talos sampsoni

Zanno et al., 2011

近年已在亞洲發現多樣化的傷齒龍科化石,而北美洲的傷齒龍科化石則較少發現。塔羅斯龍的發現,有助於研究北美洲的傷齒龍科生物多樣性,以及瞭解北美洲恐龍的地理分佈限制。

發現與命名

 
塔羅斯龍的已發現化石部位(紅色)

從2000年開始,猶他大學進行名為「Kaiparowits Basin Project」的挖掘計畫,在美國猶他州南部的大階梯-埃斯卡蘭特國家保護區進行挖掘活動。在2008年,M. J. Knell在一個灰黑色粉砂岩與細粒砂岩的露頭,發現一個小型獸腳類恐龍的化石,以及分類不明的小型恐龍蛋殼碎片。正模標本(編號UMNH VP 19479)是一個部分顱後身體骨骼,是個亞成年個體。化石包含:背椎薦椎尾椎、左尺骨、前肢的骨頭碎片、部分骨盆、以及大部分後肢。[1]

在2011年,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林賽·札諾(Lindsay E. Zanno)等人將這個化石進行敘述、命名,模式種桑普森氏塔羅斯龍T. sampsoni)。屬名有雙關意義,第一是來自於希臘神話的有翼青銅巨人塔羅斯(Talos),腳踝是他的最脆弱處;第二是轉變自英文裡的爪(Talon)。種名則是以古生物學家史考特·山普森(Scott D. Sampson)為名,他是猶他州自然史博物館的館長,該挖掘計畫的發起人,也參與《恐龍星球》(Dinosaur Planet)等恐龍科普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1]

體徵

 
塔羅斯龍的腳部化石

研究人列出塔羅斯龍的許多自衍徵或獨特特徵。自衍徵包含:距骨的髁間骨板發展不良好、距骨與上升突的近側溝寬,並呈V字形。其他特徵則包含:坐骨髖臼邊緣的背側有明顯凹處、距骨的側髁與上升突之間有個缺口、距骨骨髁的近端缺少溝痕、從上側方向,數個距骨骨髁的位置相當、第二蹠骨扁平,其主要部分的長度/寬度比例為38.8、第三蹠骨末端彎曲、第三蹠骨的近端至末端骨髁之間的背側邊,有圓形凸起部、第四蹠骨的側韌帶附著處,末端有小型結節、末端骨髁的伸肌側有圓形凹處[1]

根據估計,塔羅斯龍的完整身長約2公尺,體重估紀值約38公斤。塔羅斯龍具有鐮刀狀第二趾爪,在生前可能用來攻擊獵物[1]

根據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顯示塔羅斯龍的腳掌趾骨具有外傷之後癒合的痕跡。研究人員認為,這證據有助於恐爪龍類會用大型第二趾爪攻擊獵物、或是物種內打鬥的理論[1]

分類

研究人員命名塔羅斯龍時,將牠們歸類於傷齒龍科。根據親緣分支分類法分析,塔羅斯龍是進階型傷齒龍科,與拜倫龍蜥鳥龍扎納巴扎爾龍傷齒龍等進階型物種形成一個小型演化支[1]

生物地理學

塔羅斯龍的化石挖掘地點還發現小型頭足類雙殼綱化石,是生存於淡水環境的物種,顯示該地區過去可能是個決口扇沉積層。化石挖掘地點屬於Kaiparowits組地層,根據化石下方75公尺處的火山灰風化的膠狀黏土,顯示地質年代約7595萬年前,相當於白堊紀晚期的坎潘階晚期[1]

近年在Kaiparowits組地層的挖掘活動增多,並挖出至少10種未命名的新恐龍,其中部分化石已被進行敘述、命名,例如角龍科猶他角龍華麗角龍鴨嘴龍亞科紀念區格里芬龍G. monumentensis)、暴龍科怪獵龍偷蛋龍下目哈格里芬龍[1]

根據近年理論,在坎潘階晚期的西部內陸海道西側,恐龍的地理分佈有高度地域性。塔羅斯龍是種獨特的傷齒龍科恐龍,僅分佈於Kaiparowits組地層,符合上述高度地域性分佈的理論,並證實白堊紀晚期的北美洲傷齒龍科已具有多樣性[1]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Lindsay E. Zanno, David J. Varricchio, Patrick M. O'Connor, Alan L. Titus and Michael J. Knell. A new troodontid theropod, Talos sampsoni gen. et sp. nov.,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Western Interior Basin of North America. PLoS ONE. 2011, 9 (6): e24487 [2011-09-20]. doi:10.1371/journal.pone.00244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