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兹拉·庞德

埃兹拉·庞德(英語:Ezra Pound,1885年10月30日—1972年11月1日)是美国著名诗人文学家意象主義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

埃兹拉·庞德
出生1885年10月30日 编辑维基数据
黑利 编辑维基数据
逝世1972年11月1日 编辑维基数据 (87歲)
威尼斯 编辑维基数据
母校
职业诗人、文学评论家、作曲家翻译家、自传作者、作家经济学家新聞工作者廣播節目主持人、文学史家 编辑维基数据
配偶多萝西·莎士比亚 编辑维基数据
奖项博林根奖、Academy of American Poets Fellowship 编辑维基数据
艾兹拉·庞德1963年于威尼斯

生平

1885年,庞德出生于美国爱达荷州海莱市。21岁时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在早年,他自稱要“成為全世界最通達詩的人”。[1]

1909年前往伦敦,与当时在文坛上颇为活跃的T·E·休姆英语T. E. Hulme等人结识,庞德早期从事意象主義的写作便是受这些人的影响。1913年,F·S·福林特英语F. S. Flint发表著名的意象派三点纲领(Imagisme),在两年后的《意象派诗选英语Des Imagistes》的序言中,庞德又加了三条新原则:提倡用准确的日常语言,创造新的律以及自由选材。这些主张对现代自由体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也为庞德之后改写现代派诗作了准备。

1917年,庞德参与温德汉·路易斯英语Wyndham Lewis创办的《风暴》杂志中,以表现力量为目的,宣扬应该改革意象派创作上的弊陋,要求那些善于写作平淡和伤感性诗歌的诗人用有力的、有运动感的意象和节奏来创作。由于意见的相违,渐渐的庞德脱离出意象派,1917年之后他开始了现代派modernism英语Modernist poetry)的写作。除此之外,庞德还是一个热衷于介绍中国古典诗歌和哲学翻译家,他自稱為儒者[2]。经他改编并翻译了《神州集》、《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

艾兹拉·庞德后期转向法西斯主义,在二战爆发之前,庞德就来到意大利,在当地组织了一个反美广播电台,支持墨索里尼。他被以叛国罪逮捕。他在好友的劝说下,通过装精神病人,躲过了叛国罪的审判,被关押在华盛顿伊丽莎白医院13年。期间他的诗歌大放异彩,获得了国家文学奖。后被释放。释放后,他又回到意大利并死在威尼斯

著作

  • 《神州集》(1915年)
  • 《休·赛尔温·莫伯利》(1920年)
  • 《诗章》(1916-1968年)
  • 《漢字作為詩媒》(1935年,與歐内斯特·費諾羅薩合著)(The Chinese Written Character as a Medium for Poetry
  • 《美联储的秘密》揭露美国垄断金融势力的巨著,最后由他的好友尤斯塔斯·穆斯林完成出版

庞德与意象主义

1911年5月,希尔达·杜利特尔与诗人弗朗西斯·格雷格和格雷格的母亲一起从费城抵达伦敦。等到那年9月份他们再回来时,杜利特尔决定就此驻足。庞德把她介绍给了他的朋友,包括杜利特尔未来的丈夫诗人理查德奥尔丁顿。在他们结婚之前,三人住在肯辛顿(庞德住在 10号,Doolittle在 6号和Aldington在8号), 并且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工作。[3]

庞德定期与策展人兼诗人劳伦斯·宾扬在博物馆会面。宾扬向他介绍了东亚艺术和文学概念,并且以此启发了庞德后期的诗歌意象与技巧。博物馆的参观者书籍显示,1912年和1913年期间,庞德经常在印刷室检查日本浮世绘。这些浮世绘里,有的刻有日本的和歌,一种可能促成意象派构图技术的诗歌类型。[4][5]这期间,庞德正在创作Ripostes(1912),诗歌风格也渐渐脱离了他早期作品的影子。在翻译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翻译工作的难度并不是因为他对其他语言的了解程度不够,而在于他对英语的掌控能力不足:“我不是说要去使用一种语言来沟通,而是以一种语言思维来思考。”

1912年,住在Church Walk的庞德,奥尔丁顿和杜利特尔开始研究“语言的想法“。 一天下午,在大英博物馆的茶室裡,这三位学者决定发动一场名为意象主义的诗歌“运动”。 意象主义,庞德将在Riposte写到,“只关心语言和表达”。这个运动的目标是一种清晰感:而这目的恰好与抽象,浪漫主义,修辞,语序倒置以及过度使用形容词等手法产生不同。 他们就此制定了三个原则: 1.直接对待“事物”,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 2.绝对不要使用无助于表达的词。 3.关于节奏:按照乐句的顺序组成,而不是按照节拍器的顺序。[6]

多余的词语应当被避免使用,尤其是形容词。庞德写道,自然物体永远是“称职的象徵”。诗人不应该用平庸的诗句重新讲述散文中已经讲过的东西。[6]

这个想法的实际行动在庞德的“在地铁站”(1913)中可见一斑,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他在巴黎地下铁的一段经历。他花费了一整年的时间来打磨这首诗,最后终于将其精华浓缩于到日式俳句的风格之中。尽管庞德的意象主义作品的确是缘起日本文化,但他的创作目标是去重新制作 ——或者像庞德所说的,“创新”——— 以及融合不同的文化风格,而不是直接无情地复制。


相關人物

參考資料

  1. ^ Ezra Pound. Poetry Foundation. [2019-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6). 
  2. ^ 吉川幸次郎. 埃兹拉·庞德. 对中国文化的乡愁.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40. ISBN 7-309-04438-X. 
  3. ^ Keith Ridler. Poet's Idaho home is reborn. the Seattle Times. the Seattle Times. [2018-05-22]. [永久失效連結]
  4. ^ Rupert Richard Arrowsmith. Cosmopolitanism and Modernism. Vimeo.com.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5. ^ Rupert Richard Arrowsmith. Cosmopolitanism and Modernism. Vimeo.com. London University School of Advanced Study.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1). 
  6. ^ 6.0 6.1 Ezra Pound.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 New York: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1968: 3–5 [2018-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