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 (佛教)

(重定向自四面神

大梵天王梵語Mahābrahmā),又稱大梵天梵語Mahā-brahmā(-deva),义爲偉大的梵天;音译爲摩诃梵)、梵天主净天梵童子梵語Brahmā-sanaṃkumāra)、娑婆世界主梵語Brahmā sahāṃpati;音译爲梵摩三钵),在華語圈又稱為四面神四面佛。“梵”字实际爲音译,另有音译名帕剖樓麼、婆罗贺摩没罗含摩梵摩,常在佛教典籍中以侍立或请法的形象出现,留有若干陀罗尼咒。大梵天王居住在真如界或梵天界,稱為大梵天(或曰梵天),在佛教是色界天初禅天的顶层天。

佛教的梵天源自印度教中的同名神祗,和毗濕奴濕婆齊名,是印度教的主神之一。梵天神負責造創萬物,而且是充滿智慧的神靈,被視為一切的造創者,古時的婆罗门教相信梵文字母是由梵天神所發明的[1],故又称造书天

概论

佛教認為大梵天王為娑婆世界的統主,名为尸弃(梵語Śikhin,义爲顶髻),有时也号称世主梵語Prajāpati,义爲世間之主,本為因陀羅的稱號,源於形象更古老的神靈,普拉加帕特的稱號 生主 )、方广(见於《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祂身长为一又半由旬,寿命一又半。祂居住在真如界或梵天界的大梵天,所住之宫殿,称为梵天宫[2]。大梵天王被視為大梵,其地位被認為高於帝釋天的地位。

佛教認為在劫初時,大梵天王是最先從光音天降生的,而大梵天王即是外教神話中的明明上帝[3]

此外,在佛教神話中還有其他名號類似的天眾 如亣梵天王。亣梵天王比大梵天王強大且傲慢得多,在《中阿含經》中,釋尊瞿曇曾經在察覺到亣梵天王心中出現了錯誤的念頭之後,上升至天庭向亣梵天王傳法,後者宣稱自己的地位至高無上,並且聲稱自己是萬物的造創者,而魔王波旬則偽裝成侍立在宮殿內的眾多天眾之一,不斷教唆亣梵天王拒絕皈依佛門,並且恐嚇釋尊 如果他不停止他的行為,則會導致他自己墜入地府,但最後釋尊成功駁斥了魔王的說法並在辯論中打敗了亣梵天王,使之皈依佛門,並且向其展示了位於其住處上方的其他天層,令一眾天眾均讚頌釋尊偉大的舉動[4]

在佛教的天地觀中,大梵天王並不是唯一一位居於此位的天眾,在無數個世間中也有無數位像大梵天王那樣的梵王統治世間。

传说

在佛教典籍中,有很多天眾都被冠以「梵天」的名字。一些典籍聲稱這樣的天眾有十七位[5][6]或更多[7][8]

梵摩三缽

梵摩三缽是大梵摩當中最年長的一位[9],祂在上一輩子是阿那含,並且是上一位負責教化眾生的佛陀的弟子,但在尚未成為阿羅漢之前便已經去世,因而轉生至淨身天[10]

相傳釋尊瞿曇開悟伊始,感到佛法深奧微妙,難以用語言表達,不易使人們體會理解,此時魔王波旬暗中引誘釋尊放棄傳法,因此釋尊便想要進入湼槃,後經由梵摩三缽勸請,於是決定向世人傳播他所得到的解脫之道,正因為梵摩三缽作出這一舉動才使得魔王的詭計失敗[11]

大梵天王

大梵天王是大梵天的統掌者[12][13]

大乘佛教认为由於大梵天主自诞生起就独住天宫,再者娑婆世界存在的寿命和大梵天王的寿命相当,因此大梵天王误以为娑婆世界是由自己所造創的。在《大悲经》中,大梵天主自言自語地説自己是世間的造創者,此時釋尊瞿曇即將完寂,其光芒照亮了整個世間,大梵天王頓時感到十分驚訝,並且暫時對四周的一切失去興趣,祂很快便得知釋尊即將不久於人世一事,於是馬上前去釋尊的所在地,释尊見到大梵天王之後便質问道:“如果世界是由祢所造創,诸如世界的苦痛、醜惡、不如意处等等皆是祢所造創的吗?”大梵天王一一回答不是,最後承认世界非祂所造[14]

辟支梵摩都頭

辟支梵摩都頭是佛門弟子[15]

據傳辟支梵摩都頭已經得到釋迦牟尼佛的授記,證得了三果阿那含[16]

形象的異同

漢傳佛教

漢傳佛教的神話中,大梵天王被奉為十二天二十諸天二十四諸天之一的護法神

 
帝釋天(左)與梵天(右)

東南亞的梵天信仰

 
伊拉旺神壇,2006年
 
泰國梵天壇

泰國及中国雲南傣族地区,對梵天的崇拜極為流行,其形象爲四面各一个脑袋的神靈形像;據說能使世人變得富貴吉祥,在東南亞有非常多的「四面梵天」崇拜者。在泰國信仰中,祂是財富之神,也會保護信徒的平安。受到泰國的影響,在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港澳中國大陸,也有越來越多祠奉四面梵天的風氣。

伊拉旺神壇是位于泰国曼谷君悦酒店旁的一座四面梵天坛,是泰国香火最鼎盛的膜拜据点之一,也是曼谷著名的旅游观光胜地,每日都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前往参拜或祈祷。

這座四面梵天壇兴建于1956年。当年据说是在伊拉旺酒店(君悦酒店前身)兴建之时,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工安意外事故。业主请来星象家察看,他說因為他們借用了因陀羅所騎神象之名號「Erawan」,但是沒有徵求祂的同意。建議他們徵求一個更高級的神「大梵天」的保佑[17]。後来就在建筑工地附近建造这座神壇供奉四面梵天,保佑大众诸事顺逐。從那個時候起,施工就進行得很順利。酒店後來拆掉重建,神壇一直保留至今。

密教

密教将其列为十二天之一,守护上方;或為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之一。密教神話中的淨天形象有四面四臂,右手持莲花、念珠,左手执军持瓶,作(om)字印,乘七鹅车,戴髮髻冠。并有供养淨天之修法,称为“梵天供”。在藝術創作中的形象

神像的造型

各地四面梵天的造型不固定。从脸和手的数量来看,多数为四面八手。3—6世纪时,印度梵天的造型已经出现四面四手了,但中南半岛的古文物显示,直至6—11世纪的陀罗钵地时期,当地人信仰的梵天仍是一面二手,12—13世纪时才多为四面四手。

所以现在泰国的梵天神像除了四面八手的外,还能见到四面四手和一面二手的造型。偶尔也能见到五面八手的,这是采用印度传说中五面梵天的造型,其中的四面朝向四个方向,第五面仰天朝上还有一头。

印度教認為,梵天因為迷戀上自己創造出來的智慧女神,也名為莎塔如帕(Shatarupa)這位擁有無雙美貌的女神後,为了方便凝視莎塔如帕,原本一张脸的梵天遂长出五张脸来。而莎塔如帕觉得不妥,於是經常轉到梵天的左面、右面、後面甚至飛到上面,以避開梵天的目光。[18]

至於四面梵天手中的圣物,有这几种物件。各手分执不同的圣物,如令旗、经书、海螺、法轮、权杖、水壶、念珠等等。坐姿则基本半跏趺坐姿即单腿盘坐,通常盘右腿,偶尔也会看到盘左腿的。

四面佛手执法器与手印都有其意义:

  1. 令旗:代表万能法力
  2. 经书:代表佛法無處不在、智慧
  3. 海螺:代表歡恩、財富、快樂
  4. 法轮:代表消灾、降魔伏妖、灭烦恼
  5. 权杖:代表權力
  6. 寶瓶:代表有求必应
  7. 念珠:代表修行
  8. 手印:代表幸運和平安
  9. 寶鏡:代表反省眾生形相、自我檢討

常见误解

敬拜方法

四面梵天掌管人間的所有事情,故此其四面所求都不相同。四面分別代表事業、感情、財富及健康。正面求事業、生意,左面求姻緣,右面求健康,後面求財。另一方面,梵天的四面亦代表慈、悲、喜、捨。凡是信眾祈求升天必須勤修這四種功德。

据说四面梵天喜欢鮮花,如有萬壽菊蘭花、故泰國通常用萬壽菊花、蘭花去敬拜,記得不能用有帶刺的花去拜神,有刺的花去參拜和許願,代表就算事成,過程都會荆棘满途。大多以顺时针次序祭拜该神四面。還願方式可承諾以七色花、還願舞、還願舞人偶、木雕大象(依願望大小)等答謝四面梵天,而信众许下的还神的诺言,一定要清楚仔细,言出必行,意志就一定要坚定。

  • 正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功名:學業、事業、仕途等)
  • 第二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姻緣、人緣、桃花、婚姻等)
  • 第三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財富、財運、偏財、正財等)
  • 第四面祈求(有求必應、創造、健康:疾病、安全、親友健康等)

拜四面梵天要點︰

  • 因四面梵天是慈祥的,所以許下的願望必須是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要點,靈驗與否除要信任及誠心外,更要根據本人的因果福報,而不能無中生有。超出個人福報範圍的願望是很難如願的
  • 所以除誠心拜祭之外,也必須對任何人抱持愛心,持續多做善事,救急扶危,孝順父母,才得以最終善有福報
  • 許下願望後,必須作出具體行動才會成功,坐著等是不會如願的
  • 一般拜祭時必須以順時針方向,反時針方向只適合個別偏門行業的人士,一般人應盡量避免反時針方向
 
埃洛拉石窟的三相神: 梵天毗濕奴濕婆(从左到右)

藝術創作

在著名神魔題材小説《西遊記》的靈感來源之一《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大梵天王經常作為天外救星出現在故事當中,例如在主角等人呼求大梵天王的助佑時馬上出手替他們解決問題。此外,在其中一段情節中,猴行者曾經背着唐三藏大師升上天庭,在那𥚃大梵天王請求唐三藏大師講解《法華經》,後者答應並開始弘法,給大梵天王等眾多天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西遊記》中,大梵天王角色的位置被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取代[20]

霹靂布袋戲》的主角之一 一頁書 也被稱為梵天。

此一人物亦出現在日本動畫《南無阿彌陀佛!-蓮台 UTENA-》。

 
Lingodbhava murti

相關條目

註釋

  1. ^ 《大唐西域記》卷第二(三國): 詳其文字,梵天所製,原始垂則,四十七言(47个字母)也。寓物合成,隨事轉用。流演枝派,其源浸廣,因地隨人,微有改變,語其大較,未異本源。
  2. ^ 《大智度论》卷十,《大毗婆沙论》卷九十八,《大日经疏》卷五,《中论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记》卷四
  3. ^ 佛學概要十四講表─第六講表 宇宙有情概況. [2020-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6). 
  4. ^ Brahma-nimantanika Sutta: The Brahma Invitation. www.accesstoinsight.org. [2022-1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4). 
  5.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Krishan1996p120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6. ^ John Myrdhin Reynolds. The Golden Letters: The Tibetan Teachings of Garab Dorje, First Dzogchen Master. Snow Lion. 1996: 107–109. ISBN 978-1-55939-868-8. 
  7. ^ Lewis Hodous; William E. Soothill.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With Sanskrit and English Equivalents and a Sanskrit-Pali Index. Routledge. 2003: 180. ISBN 978-1-135-79122-3. 
  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edkins224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9. ^ Jr, Robert E. Buswell; Jr, Donald S. Lopez. The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DXN2AAAAQBAJ. 2013-11-24. ISBN 978-1-4008-4805-8 (英语).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10. ^ Susan Elbaum Jootla: "Teacher of the Devas", The Wheel Publication No. 414/416, Kandy: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7
  11. ^ 《增一阿含經》卷10〈勸請品〉:「一時,佛在摩竭國道場樹下。爾時,世尊得道未久,便生是念:『我今甚深之法難曉難了,難可覺知,不可思惟,休息微妙,智者所覺知,能分別義理,習之不厭,即得歡喜。設吾與人說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者,唐有其勞,則有所損。我今宜可默然,何須說法!』 爾時,梵天在梵天上,遙知如來所念,猶如士夫屈伸臂頃,從梵天上沒不現,來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住。爾時,梵天白世尊曰:『此閻浮提必當壞敗,三界喪目。如來、至真、等正覺出現於世,應演法寶,然今復不暢演法味,唯願如來普為眾生廣說深法!』」
  12. ^ Richard K. Payne; Taigen Dan Leighton.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Medieval Japanese Buddhism. Routledge. 2006: 57–58. ISBN 978-1-134-24210-8. 
  13. ^ Joseph Edkins. Chinese Buddhism: A Volume of Sketches, Historical, Descriptive and Critical. Trübner. 1880: 224–225. 
  14. ^ 《大悲经》:尔时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到佛所已头面作礼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教敕于我。云何而住云何修行。作是语已。如来即问大梵王言。梵天。汝今实作如是念言。我是大梵天我能胜他他不如我我是智者。我是三千大千世界中大自在主。我造作众生化作众生。我造作世界化作世界不。大梵天言。如是婆伽婆。如是修伽陀。佛言。梵天。汝复为谁所作为谁所化。时彼梵天默然而住。佛见梵天默然住故。而复问言。梵天有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劫火焚烧炎炽洞然。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耶。时大梵天而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如此大地依水聚住。水依风住。风依虚空。如是大地。厚六百八十万由旬。不裂不散。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日月流转之时。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化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有时日月天子不在宫殿。宫殿空虚。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如是春秋冬夏时节。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如是水镜苏油摩尼颇梨。及余净器现诸色像。所谓大地山河树林园苑。宫殿舍宅聚落城邑。驼驴象马獐鹿鸟兽。日月星宿。声闻缘觉菩萨如来。释梵护世人非人等种种色像。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如是山崖深谷。大小诸鼓歌舞等戏。獐鹿鸟兽人非人等所出音声。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如诸众生于其梦中。见种种色闻种种声。嗅种种香尝种种味。觉种种触知种种法。作种种戏种种啼哭呻号怖畏苦乐等受。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如四姓人端正丑陋。贫穷巨富福德多少。善戒恶戒善慧恶慧。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一切众生所有怖畏苦切恼害。所谓。水火刀风崖岸毒药。恶兽怨仇人非人畏。及以种种加害。于他常有怖畏。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有种种疾病。所谓风冷热病及诸杂病。时节代谢四大相违。若他所作若先业报。所谓眼耳鼻舌身病。若复众生种种心意热恼等苦。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有旷野崄贼水灾等难。或复中劫刀兵疫病及以饥馑。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有爱别离苦。所谓父母兄弟姊妹宗亲善友离别之苦。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作种种恶业。所谓贩卖生口酒麴紫矿押油之具。若入大海旷野崄处游行诸方。若诸仙方术及余种种断事之法。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作种种业道。以是业因。受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之报。众生所有若身口意善行恶行。及世间所有十恶业道。于诸众生都无慈愍。作诸苦恼不利益事堕恶道因缘。所谓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邪见。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有种种苦事。所谓斩首截其手足。刵劓耳鼻。节节支解。热油所灌。火灸熬煮。刀剑鉾槊斫刺鞭打。系闭牢狱斗诤言讼。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作淫欲邪行。或淫母女姊妹净持戒者。及余恶业。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有种种杀害。厌虫起尸咒术方药鬼魅所著。及余种种恶业方便断命因缘。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世间所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无常法尽法变易法。于四姓人无所忌难。能令一切所爱无厌。种种之物败坏离散。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众生所有贪嗔痴障。结使缠缚及余种种苦恼所缚。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坚着嗔怒迷惑心故。造作无量种种业行。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所有三恶趣地狱畜生饿鬼。其处众生为种种事受诸苦恼。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一切所有若种子生无种子生。树木药草。若水陆生华果香树。种种胜味甘苦碱辛酸涩之味。随诸众生所喜不喜作损益者。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世尊。佛言。梵天。五道流转生死成坏。所有众生无明覆盖与爱结相应。驰走流转始终难知。及未来生死流转不断其处。人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此等世间如乱丝缠缚。常驰流转彼此往来。此诸众生于流转中不知求出。梵天。于意云何。是汝所作是汝所化是汝所加耶。梵天言。不也婆伽婆。佛言。梵天。汝从何因作是念言。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是我所加。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是我所加耶。梵天言。世尊。我以无智邪见未断颠倒心故。常于如来所说正法不听受故。我本曾作如是恶见如是恶说。此诸众生。是我所作是我所化。所有世界。是我所作是我所化。世尊。我今还复问佛此义。所有世界。是谁所作。是谁所化。一切众生。是谁所作。是谁所化。是谁所加。是谁力生。佛言。梵天。所有世界是業所作。是業所化。一切眾生。是業所作。是業所化。業力所生。何以故。梵天。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故有如是大苦聚集。
  15. ^ “汝莫非依世尊記別為不還者耶?”[P.136] 第六 梵天相應\第一 梵天品\〔九〕第九 都頭梵天. [202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8). 
  16. ^ 《別譯雜阿含經》卷5第一百○六篇記載:「瞿迦梨即問之言:『汝為是誰?』答曰:『我是梵主天。』瞿迦梨言。:『佛記汝得阿那含耶?』梵主答言:『實爾。』」
  17. ^ 馬穎生. 大梵天之研究. [2023-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4). 
  18. ^ 唐卡中的梵天頭及白描圖[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桂林千古情景区. [2024-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8-02). 
  20. ^ 梵天在西方世界裡是個什麼地位?比如來還高嗎 - 歷史記事 - 歷史趣聞網. m.lsqww.com.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8)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