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迪布爾
包迪布爾(卑南語:Pawtipel/Pautibur),是台灣卑南族南王部落神話中的人物,為阿拉西斯氏族(Arasis)的始祖,曾和南王部落的領導氏族巴沙拉阿特(Pasara'at)爭執領地並因此而死。
身世
包迪布爾出生在巴拿巴拿樣(Panapanayan,位於知本部落南方、今太麻里鄉三和村南迴公路旁的海岸地),出生於創造神奴努勞(Nunur)在當地插下的竹子,是阿拉西斯氏族傳說中的竹生始祖之一,他還有一個姊妹兼妻子阿瑪娜(Amana)以及一個弟弟達基烏(Takyu/Takio/Patakil),並且育有固拉杜(Kuladuy,男)、雅姆蓋(Yamugay,女)一對子女。在起源地生下孩子後,他便帶著家人遷到貓山(位於今台東縣台東市,卑南溪南岸的小丘)居住,建立了阿拉西斯氏族,而他們在當地種植的小米則是從南王部落的瑟訥訥那裡取得的[1][2]。
傳說
衝突
在包迪布爾還在世時,阿拉西斯氏族還沒加入南王部落,且因為他們的聚居地位於麥達帶(maydatar,南王部落舊址,位於今臺東縣臺東市,台東車站附近)東方,南王部落的人每當要前往海邊時,都會經過他們的領地。其中,來自南王部落巴沙拉阿特氏族的包迪魯(Pautilun)因為經常經過他們的領地去Kawasan(位於今台東縣台東市猴仔山)採貝,但卻從來沒有知會過阿拉西斯氏族,這讓他們很不開心,包迪布爾因此向他提出決鬥,一開始包迪魯因為不想跟近鄰起衝突而拒絕,但包迪布爾執意要分勝負,兩人因此約定日期決鬥[1][2]。
死亡
決鬥的結果是兩敗俱傷,包迪魯當場死亡、包迪布爾則身受重傷,他在勉強回到家後吩咐弟弟達基烏,要他在自己死後把自己的長矛立在貓山的東方山脊上,這樣南王部落的人就會以為自己還活著而不敢進犯,不久後便傷重而死[1][2]。
和解
在他死後過了一段時間,南王部落派出了杜巴(Touba)、包蘇勞(Pausulau)、姆蘇勞(Musulau)、烏瓦拉外(Owalawai)、蘇馬達(Sumata)、谷幸(Gushin)和達谷利(Tagulib)七位使者拜訪阿拉西斯氏族,提出雙方和平相處、並且讓他們遷移到南王部落的提議,因為他們的態度很誠懇,達基烏和阿瑪娜便決定同意他們的提議,阿拉西斯氏族移居麥達帶,正式加入部落,而部落眾氏族將他們的領地劃分為南北兩部分,並把南部歸為他們的領地,而阿拉西斯氏族也開始定時像他們繳交一定的穀物納貢、並且開始在南王部落裡舉辦小米的祭典(在這之前南王部落只有稻米祭)[1][2]。
現代研究
研究者認為,包迪布爾的傳說印證了在祖先離開起源地後,卑南族各氏族在台東平原上各自建立部落、形成以母系氏族為基礎的政治與軍事組織,並且佔領地盤和劃分勢力範圍的發展過程,在這段時間內,原本的遊獵方式已經無法繼續下去,而是改以農耕或漁撈為主,且除非有婚姻的關係、或像阿拉西斯氏族這種小氏族為了尋求保護而加入大部落的情況,不然各部落的人是不能隨意進入其他勢力範圍內的。而在包迪布爾生活或與其傳說對應的年代時,南王部落很有可能已經形成了以巴沙拉阿特、巴拉哪都(Valangato/Palangato)、沙巴彥(Sapayan)等三大(北部落)氏族為首的初期部落:東東安.巴依灣部落(Tongtongan Paiwan),並且隨著阿拉西斯氏族的加入而將其勢力往東擴展、形成南北部落的雛形,並且化解了來自東方的威脅[1]。
參見
參考資料
- ^ 1.0 1.1 1.2 1.3 1.4 宋龍生. 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1998-12-01 [2021-03-18]. ISBN 97895702314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6).
- ^ 2.0 2.1 2.2 2.3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3-10-01 [2021-03-18]. ISBN 97895767173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