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風暴行動

(重定向自八月风暴行动

八月風暴行動(俄语:Августовская буря羅馬化Avgustovskaya bury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蘇日戰爭的一部分,是二戰期間根據《雅爾塔協議》,為配合太平洋戰爭,蘇聯於1945年8月9日開始對日本控制下的滿洲國發動大規模進攻,擊潰了日本關東軍,與盟國一道迫使日本在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八月風暴行動
Маньчжур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
蘇日戰爭的一部分

蘇軍進攻路線
日期1945年8月9日 - 20日
地点
结果

蘇聯勝利

参战方
 苏联
蒙古国 蒙古人民共和國
 大日本帝国
 滿洲國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指挥官与领导者
苏联 亞歷山大·華西列夫斯基
苏联 羅季翁·馬利諾夫斯基
苏联 基里爾·梅列茨科夫
苏联 馬克西姆·普爾卡耶夫
霍爾洛·喬巴山
大日本帝国 山田乙三(被俘)
大日本帝国 喜多誠一(被俘)
大日本帝国 後宮淳(被俘)
滿洲國 溥儀(被俘)
德穆楚克棟魯普
兵力
 苏联
1,577,725人
27,086門火炮
1,152架火箭發射器
5,556輛坦克及自走炮
3,721架飛機
蒙古国 蒙古人民共和國
16,000人
 大日本帝国
713,729人
5,360門火炮
1,155輛坦克
1,215輛裝甲車
1,800架飛機
 滿洲國
170,000人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44,000人
伤亡与损失
 苏联
12,031陣亡
24,425受傷
300+輛坦克被摧毀
蒙古国 蒙古人民共和國
72人陣亡
125人受傷
 大日本帝国
日本數據
21,389人陣亡
~20,000人受傷
大量裝備毀損
蘇聯數據
83,737人陣亡
594,000-609,000被俘
 滿洲國
日本數據
大部分軍隊事先撤退
蒙疆聯合自治政府
日本數據
大部分軍隊事先撤退

背景

1945年2月在雅爾塔會議上,蘇聯向盟軍承諾在德國戰敗之後的三個月之内對日本宣戰。

1945年5月德國宣佈投降之後,蘇聯便著手對日本作戰的準備,將大量軍隊以及裝備運送和部署到遠東地區 [1]。1945年8月3日,蘇聯遠東方面軍最高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向斯大林報告,軍事部署完畢,隨時可發動進攻。8月8日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照會日本駐蘇聯大使佐藤尚武,正式宣佈兩國進入戰爭狀態。

蘇日雙方軍力部署

日本方面

日本在滿洲地區和朝鮮半島的軍力部署如下:

駐扎滿洲及朝鮮半島的關東軍縂兵力在鼎盛時期達到90萬人,擁有坦克數量400輛、飛機2000架。但是隨著太平洋戰場的吃緊,許多精銳部隊和物資調往南方戰場,因而導致關東軍的實際戰力大大削弱。對此,戰後蘇聯出版的《偉大衛國戰爭史》(История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1941-1945 годов)(日文版第五卷第548-549頁:「大祖国戦争の歴史」)中寫道 :

在関東軍部隊中,短射機關槍、反坦克炮、火箭炮完全沒有,大口徑炮的配備也幾乎爲零(步兵師和炮兵團也幾乎只有75毫米口徑的火炮)

蘇聯方面

蘇聯方面以華西列夫斯基為總指揮,由三個方面軍組成,分別從三個方向發起進攻。西路方面由馬利諾夫斯基元帥指揮的外貝加爾方面軍發起攻擊,東路方面由梅列茨科夫元帥指揮的遠東第1方面軍發起攻擊,北路則由普爾卡耶夫大將指揮的遠東第2方面軍向滿洲中部發起進攻。

外貝加爾方面軍從西面形成半包圍圈,穿過内蒙古沙漠地帶跨越大興安嶺,最先攻占奉天(瀋陽),接著與進攻新京長春)的遠東第1方面軍會師,完成戰略包圍目的。貝加爾第6近衛坦克軍擁有10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其目標是在戰役發起之後,五天之内抵達滿洲縱深350公里処[2]。第36軍則在哈爾濱齊齊哈爾與遠東第2方面軍會師。

遠東第1方面軍從東側形成版包圍圈。第1紅旗集團軍、第5集團軍、第10機械化集團軍組成的集團軍首先對牡丹江方向發起進攻,占領牡丹江之後再向哈爾濱和長春方面進軍,最終在長春和吉林市與外貝加爾方面軍會師。其次,遠東第1方面軍的目的還在於阻斷日軍退往朝鮮半島的去路,並進而向38度綫以北的朝鮮半島發起進攻。這個任務由第25集團軍來完成,第35集團軍負責占領勃利县密山市

遠東第2方面軍的任務是作爲進攻的支援而展開。目的在於占領哈爾濱與齊齊哈爾,截斷日軍撤往滿州南部的退路,並攻占遼東半島旅順。其先頭部隊是1940年在蘇聯境内由中國人和朝鮮人組建的獨立第88步兵旅。這隻部隊原本負責破壞和偵察的任務而參戰,後來認爲這支部隊不適合投入戰場,因此轉爲負責維持蘇軍占領下的地方政府和治安方面的工作。隊伍中包括了後來成爲北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

戰役過程

歷史影響

在經濟方面,蘇軍拆除了日本在滿洲設置的工業設施,將拆除的工廠設備盡量搬回蘇聯,不能帶的就當場破壞。據統計,蘇聯在滿洲所造成的破壞,導致直接經濟損失9.5億美元(一說為13.6億美元,相當於抗日戰爭時經濟損失的十分之一),而且上述統計,不含沒有折價的白金32401.55克、白銀1866549.69克、鑽石741.0662克[3]

蘇軍在日本投降後,未依照《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於三個月之內撤出滿洲[4],而是間接地介入了即將爆發的國共内戰,按照蘇聯與中華民國的協議,蘇聯應將該將滿洲地區所有的資源移交給中華民國政府,蘇聯表面將滿洲各大城市移交給了國民政府,但是卻將日本遺留的大量武器裝備提供給了中共方面,從而增强了中共在滿洲地區的軍事力量。

參見

外部連結

參考文獻

  1. ^ "When Titans Clashed: How the Red Army Stopped Hitler. Kansas by Glantz, David M. (1995).P.278.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9). 
  2. ^ LTC David M. Glantz, "August Storm: The Soviet 1945 Strategic Offensive in Manchuria". Leavenworth Papers No. 7, Combat Studies Institute, February 1983, Fort Leavenworth Kansas
  3. ^ 二戰後 蘇聯從東北運走了多少財富?. 大紀元. 2009-07-03 [2019-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 (中文). 
  4. ^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9-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