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卷楼
历史
創于其祖父丁國典時,以其遠祖宋代丁𫖮曾藏書八千卷得名。所藏多為歷代古籍善本。丁丙增辟書室藏新收書,稱“後八千卷樓”、“善本書室”、“小八千卷樓”,總稱“嘉惠堂”。1860年杭州文瀾閣四庫全書散佚,丁丙多方搜集、補鈔。丁丙撰有《善本書室藏書志》,其子丁立中輯有《八千卷樓書目》。
据《杭州丁氏八千卷楼书事新考》:丁申、丁丙去世后,其后代丁立诚、丁立中经营不当,导致背上巨额债务,丁立中遭到羁押,丁家不得不将藏书卖掉以求渡过难关。端方得知此事后,命缪荃孙、陈庆年赴杭州接洽。光绪三十三年(1907)十月十一日,在多次书信来往后,缪荃孙、陈庆年抵达杭州,经多次议价,以七万三千元购得所有的丁氏藏书。同年十二月,六十余万卷藏书分三批运往南京,通过端方协调,丁立中获释,藏书入藏江南图书馆。[2]
评价
《首都志》说它为“明清两朝藏书家之结晶”、“江苏之有大规模公开图书馆,实自是始”。“其书之可贵者,犹有数种:一为‘四库’修书底本,如李杞《周易详解》、俞汝言《春秋平义》之类;一为名人精写稿本,如厉鹗《东城杂记》《武林石刻记》之类;又有日本、高丽各地刊印之本;而近代名臣、大儒、校勘家、收藏家所藏之书,尤指不胜数”。[2]
参考文献
- ^ 黃濬 <花隨人聖盦摭憶>(下) P435
- ^ 2.0 2.1 每本书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八千卷楼”藏书露真容. 杭州网. 2019-04-28 [2022-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