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在地化
全球在地化(英語:Glocalisation / Glocalization)。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與在地化(localization)兩字的結合。全球在地化意指個人、團體、公司、組織、單位與社群同時擁有「思考全球化,行動在地化」的意願與能力。這個詞被使用來展示人類連結不同尺度規模(從地方到全球)的能力,並幫助人們征服中尺度(meso-scale)、有界限的「小盒子」(little-box)的思考。
「localization」的各地常用譯名 | |
---|---|
中国大陸 | 本地化、本土化 |
臺灣 | 在地化、本地化 |
港澳 | 本地化、本土化、在地化 |
用法
- 個人、家庭和組織保持着包含本地和長距離互動的人際交往網絡。[1]
- 將特定的地方(小鎮、城市或國家)宣佈為世界領域,在世界範圍內具有責任和權利。這一過程始於1950年的法國 ,最初被稱為“mondialisation”。
案例
在不同脈絡的使用下,全球在地化的意義組成也有差異:
- 結合囊括在地、區域與全球,或是「微型─中型─巨型」這種單一向度:如Manfred Lange[2]在1989年籌備「全球轉變」(Global Change)展覽時,曾使用德語“glokal”(=英語glocal)一詞描述Heiner Benking的展品「Blackbox Nature」。[3]
- 使用電子通訊技術如網際網路,在全球或跨區域基礎上提供在地服務:如Craigslist與Meetup即是以網站應用程式建立全球在地化途逕的例子。
沃爾瑪與家樂福,在近些年相繼退出日本、韓國市場,究其原因,就是不懂得「入境隨俗」。一些分析師認為,沃爾瑪不夠了解韓國消費者的行為。「貨架即倉庫」是這類大型折扣店的顯著特徵,但是韓國消費者仍希望擁有在百貨公司購物的感覺。
而家樂福在日本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未根據當地的商業文化與消費習慣做調整。雖然遠離市區的家樂福門市擁有價格低廉的優勢,但是目標消費者講究食材的新鮮度,購買大量商品放在家裡慢慢吃並不符她們的需求。
除了零售業,網際網路業者也犯了同樣的錯。多年來eBay堅持以百分之百移植全球平台,做為擴展海外市場的策略;然而這樣的方式在亞洲市場幾乎行不通,本地化的彈性顯然不足。雖說「網路無國界」,但仍須考量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而不是只進行語言的轉換。以上例子證明了全球品牌如果沒有加入在地化的精神,絕對難以得到當地人的支持。在全球化已成趨勢之後,許多人對品牌的四處擴充已逐漸產生反感,開始拒絕成為全球品牌的殖民地。
全球在地化的品牌精神
「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的觀念應運而生,意指「全球性的在地化」(global localization),強調全球化必須與在地化緊密結合。
全球在地化策略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全球化,一端是在地化,企業必須明確區隔全球化與在地化的意義,並且在全球市場的架構下,找出一個最適切的點切入,發展出適應本土市場的策略。
很多企業並不了解全球化的意義,當某項商品在某個市場上銷售長紅,便認為在別的市場一定也會成功;他們更天真地認為,只要使用當地語言架設好網站,再佐以同樣的廣告與促銷活動,消費者就會蜂擁而來。但事實絕非如此。
全球在地化主張企業必須因應各地的特殊文化。原則上,帶著愈多文化意義與感情,或欲強調個性化的商品,需要愈多的在地化,才能使消費者接受。
全球在地化的主要內容
了解當地文化
許多企業經理人忘了,「文化差異」才是國與國之間的最大障礙。例如豐田汽車(Toyota)在波多黎各推出Fiera車款時踢到鐵板,原來該字在當地意指「又醜又老的女人」。又如1980年代由日本研發出的能量飲料「寶礦力水得」,堪稱亞洲文化圈的國民飲品之一。然而,它在被引入西方市場時,卻引起一陣不小的騷動,因為其英文名稱Pocari Sweat中的Sweat,在英文意指「汗」,使得這一瓶又一瓶白濁色的「汗」,一推出便嚇跑了許多以英文為母語的消費者。[4]
避免完全橫向移植
MTV台當年進軍印度市場時,主打的音樂以西方的饒舌音樂、熱門音樂、搖滾樂為主,但是營運一段時間後終於發現,還是必須兼顧印度人最常聽的班格拉舞曲(bhangra)。
即使是世界知名企業如麥當勞(McDonald's)與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也必須在不同市場研發迎合當地口味的餐點。
保留被併購企業的核心價值
很多企業並不了解欲購併的品牌之核心精神,以致在購併之後,因為操作手法違背該品牌原本的形象,反而損害了品牌價值。全球化已成趨勢,但是世界各地的風俗、消費習慣與味蕾,永遠不可能統一。企業在進行全球市場擴張之際,也須因應地方的特殊文化,進行在地化。如果不能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與習慣,即使口袋再深、資本再雄厚,仍難以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参见
參考文獻
- ^ Barry Wellman, "Little Boxes, Glocalization, and Networked Individualism." Pp. 11-25 in Digital Cities II, edited by Makoto Tanabe, Peter van den Besselaar, and Toru Ishida.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2.
- ^ Prof. Dr. rer. nat. habil. Manfred Lange. [2011-07-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 ^ Section: System Earth from the exhibition GLOBAL CHANGE: Challenges to Science and Politics - Welt im Wandel - Herausforderungen für Wissenschaft und Politik. [200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16).
- ^ 重視語言背後微妙的文化差異. 優譯堂. 2016-03-09 [2019-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May, 1990), and the poster on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which a year later was the title for the "Local and Global Change" exhibition (1991)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Glocalisation of Bulgarian fashion in 2005 by Lubomir Stoykov
- Article on OECD repor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al-Mart: a Glocalized compan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proces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The glocal strategy of McDonald’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