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斯·冯·克利青

克劳斯·冯·克利青(德語:Klaus von Klitzing,1943年6月28日),是一位德国物理学家。他因于1980年2月5日在格勒诺布尔高强度磁场实验室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3]

克劳斯·冯·克利青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Klaus von Klitzing
出生 (1943-06-28) 1943年6月28日81歲)
 納粹德國瓦爾特蘭帝國大區施羅達(現波蘭
国籍 德国
知名于量子霍爾效應[1]
奖项 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5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物理學

家庭

冯·克利青是出生于一个相当古老的勃兰登堡贵族家庭。这个贵族家庭最早于1265年就在文献上有提及。克劳斯·冯·克利青的父亲是一位资深林业管理员。他的祖父曾是普鲁士波森省的农业局局长和普鲁士上院的成员。

生平

1943年生於德國瓦爾特蘭帝國大區施羅達(今波蘭希羅達),1945年德國戰敗後,波蘭驅逐了境內的德意志人,冯·克利青随家逃到下萨克森州费希塔县路滕Lutten)。从1948年至1951年他们住在奥尔登堡,在这里1949年克劳斯·冯·克利青进入小学。1951年他家迁往克洛彭堡县埃森,至1968年他们住在市政府的楼上。1962年2月克劳斯·冯·克利青在奥斯纳布吕克县夸肯布吕克Quakenbrück)中学毕业。

此后冯·克利青在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学物理。1969年3月他大学毕业。

至1980年11月他在维尔茨堡大学研究,在此期间他于1972年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为《在强磁场中的电磁特性》。1978年他获得在大学任教的学术地位。

在他在维尔茨堡期间冯·克利青也获得了在国外进行研究的机会,1975年至1978年他在牛津,1979年至1980年在格勒诺布尔进行研究工作。在格勒诺布尔他也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

1980年慕尼黑工业大学聘请冯·克利青任凝聚态物理学教授。1985年春冯·克利青移居斯图加特,成为马克斯·普朗克凝聚态研究所所长团的成员。同年斯图加特大学授予他荣誉教授。

冯·克利青是德国未来奖和德国经济界颁发的创新奖的评审员。此外他是由奥尔登堡大学参与颁发的以他命名的克劳斯·冯·克利青奖的评审员。该奖授予在自然科学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

冯·克利青强烈宣传基础研究,他始终试图在公众中唤起对物理学的好奇心和热情。他是多个国家科学院的成员。六个国家的不同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诺贝尔奖

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因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发现决定性的试验是在1980年2月5日晚上进行的。这个发现证实了电阻是量子性的,其最小单位由两个物理常数决定:普朗克常数h电子电荷e。因此它本身也是一个物理常数。通过量子霍尔效应今天可以对电阻进行绝对的和极精确的测量。从1990年开始电阻的单位欧姆的定义是根据量子霍尔效应确定的。量子霍尔效应也是纳米电子工程的出发点。通过它可以研究比今天的微电子学小得多的半导体元件的物理特性。

参考资料

  1. ^ Klitzing, K. v. and Dorda, G. and Pepper, M. New Method for High-Accuracy Determination of the Fine-Structure Constant Based on Quantized Hall Resistan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1980, 45 (6): 494–497. Bibcode:1980PhRvL..45..494K. doi:10.1103/PhysRevLett.45.494. 
  2.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5. Nobel Media AB 2014.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9).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5 was awarded to Klaus von Klitzing "for the discovery of the quantized Hall effect". 
  3. ^ Klaus von Klitzing. www.nobel-winners.com. 2003 [2018-04-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6).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