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连集数列表

維基媒體列表條目

兄弟连》(Band of Brothers)是改編自历史学家传记作家英语biographer史蒂芬·安布罗斯的同名著作的10集二战電視連續劇史蒂芬·史匹柏湯姆·漢克在联手拍摄完二战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后紧接着为《兄弟连》聯合製片。[1]2001年剧集在HBO首映,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的电视网络中播放。[2]

全劇主要談論二戰時期,美軍101空降師506步兵團英语506th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第二營E連士兵的故事。剧集叙述了士兵们在佐治亞州托科阿的基础训练、诺曼底登陆市场花园行动突出部之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

剧情主要来自于阿姆布鲁斯的研究以及对E连老兵的访谈。剧集为艺术效果改编了部分内容,其他参考资料列出真实历史与电视剧的差别。[註1]所有的角色来自于真实的人物;并且在每一集前会放映一些老兵的采访录像作为引子(他们的身份在剧集结尾才交代)。之后史蒂芬·史匹柏和湯姆·漢克又制作了姊妹剧集《太平洋》,于2010年3月首映。[3]

集數列表

# 标题 導演 编剧 主演 首播日期
1孤膽并肩[4]
Currahee
菲爾·奧爾登·羅賓森英语Phil Alden Robinson埃里克·詹卓森英语Erik Jendresen湯姆·漢克斯理查德·溫特斯赫伯特·索贝尔英语Herbert Sobel2001年9月9日 (2001-09-09)
506团第二营E连原本是由索柏上尉负责管理,在艰苦的训练中,索柏与他的部下产生冲突,其中包括了他的值星官英语Duty OfficerX.O.)理查德·温特斯,之后他们派赴英格兰淮备D日的作战。索柏最终被調至跳伞学校训练医护人员和随军(跳伞)牧师。
2作戰行動日
Day of Days
理查德·隆克莱因英语Richard Loncraine约翰·奥尔洛夫英语John Orloff理查德·溫特斯2001年9月9日 (2001-09-09)
這天是D日,E連空降諾曼第,但是他们分散在各个地区,而且远离一開始预定的降落地点。原E连连长托马斯・米汉三世法语Thomas Meehan III中尉因为所乘的飞机被德軍击中坠毁而阵亡,故中尉理查德·温特斯必须担当起指挥重任。他带着一小批人,並摧毁了一组位于布列库英语Brécourt Manor Assault的德军炮位,并且获得了同连士官兵们对他的认同。本集中也简要介绍了史比尔中尉(時任D連排長)的登場。
3卡靈頓
Carentan
米卡尔·萨洛蒙英语Mikael SalomonE·马克斯·弗莱英语E. Max Frye阿爾伯特·柏萊斯英语Albert Blithe[註2]2001年9月16日 (2001-09-16)
E連受命前往卡朗唐攻占法国村庄英语Battle of Carentan,战斗激烈,上几名士兵阵亡。传闻称史比尔中尉杀死了一群战俘。这一集以与炮弹休克症抗争的列兵阿尔伯特·柏萊斯为视角展开。他最终获得勇气参与温特斯领导的抵抗德军反攻英语Battle of Bloody Gulch。雖然柏萊斯战胜了恐惧,但几天后他就在巡逻中自愿担任尖兵而被德军狙击手射中颈部身亡(此處劇情與史實有異,請參見原條目說明)。
4補充兵員
Replacements
戴维·纳特格雷厄姆·约斯特英语Graham Yost布鲁斯·C·麦肯纳英语Bruce C. McKenna丹佛·“公牛”兰德曼荷兰语Denver Randleman2001年9月23日 (2001-09-23)
補充兵加入了E连,他们期望着能被参与過诺曼底登陆的老兵所认可。连队伞降至荷蘭參與市場花園行動,他们在那儿攻占了艾恩德霍芬。在尼嫩的战斗中,他们被老兵所认可接受,但是连队奉命撤退。这集以下士“公牛”兰德曼的视角拍攝,因為他是补充兵们的直屬长官。在退路切断后,他不得不留在尼嫩,躲避德军。經歷一晚漫漫長夜,直到黎明敌军离开后,他才終於能够獨自歸隊,而受到士兵們的歡迎。
5十字路口
Crossroads
湯姆·漢克斯埃里克·詹卓森理查德·溫特斯2001年9月30日 (2001-09-30)
理查德·溫特斯正写着关于意外遭遇德军的报告,他在一次突擊中因为目擊並必須射杀一个德军青年士兵而感到忧伤;这个闪回的片段多次出现在这一集中。還有这一集也描绘了飞马行动英语Operation PegasusE連在夜間掩護英軍第一空降師"紅魔鬼"渡河撤退。隨後,E连奉命增援,並被部署至巴斯托涅以击退德军的突然反攻。最后,溫特斯上尉临危受命指挥全营。
6巴斯托涅
Bastogne
大卫·利兰英语David Leland布鲁斯·C·麦肯纳尤金·“医生”·罗伊英语Eugene Roe2001年10月7日 (2001-10-07)
E连经历着突出部之役,在巴斯托涅附近坚守阵地,同时缺少弹药和其他补给。这集以医务兵尤金·“医生”·罗伊的视角拍攝,他尽其所能的救助战士,同时讨要医疗用品,这是因为全连的医疗用品都极少。他也和在巴斯托涅尽力救助美军伤兵的比利时女护士成为朋友,然而她却不幸死于之后的德军轰炸。
7突圍點
The Breaking Point
大卫·法兰科格雷厄姆·约斯特卡伍德·李普頓2001年10月14日 (2001-10-14)
E連在比利時富瓦的森林作戰,失去了许多同袍。胡伯勒在一次行動中擊斃獨自騎馬巡邏的德軍軍官,繳獲一直很嚮往的魯格手槍,卻在同日因手槍在褲子裡走火而死。这集质疑了E连連長诺曼·戴克中尉(Norman Staunton Dike, Jr)的行为,常常不見人影,且不願做出重要決定。他最终因在戰鬥指揮失當而由史比尔中尉接替。中尉史比尔成为了E连的新連長。在靠近富瓦的森林中,连队遭受不断的炮击并损失人员,作为士官长的卡伍德·李普顿试图振奋士气,并最终因其優異的领导能力获得战场升迁英语Battlefield Promotion至少尉。
8最後一巡
The Last Patrol
東尼·杜英语Tony To埃里克·博克、布鲁斯·C·麦肯纳大卫·韦伯斯特英语David Kenyon Webster2001年10月21日 (2001-10-21)
E连在阿格诺执行一个極為危險的任務,与此同时大卫·韦伯斯特从医院返回,与新任軍官琼斯少尉作为补充人員回到E连。因为他没有能夠參與在巴斯托涅作战的共同经历,而使连队中的其他人和韦伯斯特的關係变得生疏,然而他經由參與此次任務重獲認同,並重新被接納回到团体中。在这集最后,温特斯上尉昇任少校,而李普頓正式昇任少尉。
9為何而戰
Why We Fight
大卫·法兰科约翰·奥尔洛夫刘易斯·尼克松英语Lewis Nixon III2001年10月28日 (2001-10-28)
尼克松上尉苦於他酗酒的毛病,而此时E连进入德国。在巡逻中,连队发现了莱希河畔兰茨贝格郊外的集中營。眼前纳粹所作的恶行让许多战士感到震惊和恶心。这集根据位于胡尔拉赫考弗灵集中营改编。
10終點
Points
邁克爾·塞羅蒙埃里克·詹卓森、埃里克·博克英语Erik Bork理查德·溫特斯2001年11月4日 (2001-11-04)
E连佔领在贝希特斯加登希特勒鹰巢,也发现了赫尔曼·戈林的住宅。在公告了欧战结束后,连队留在了奥地利。那些拥有足够点数英语Advanced Service Rating Score的人回家了,剩下的E连战士留下来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

註釋

  1. 註1^ :特别是大卫·韦伯斯特英语David Kenyon Webster的自传Biggest Brother: The Life of Dick WintersParachute Infantry101空降师历史学家马克·班多创建的网站(英文)Trigger Time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详细讨论了历史事实和电视剧的差别。
  2. 註2^ :中文譯名來自1961年柏萊斯於台灣服役期間的中華民國陸軍《傘兵跳傘紀念章證書》,原文如下[5]

参考来源

  1. ^ 1.0 1.1 BBC – Drama – Band of Brothers. BBC.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英语). 
  2. ^ Snead, Elizabeth. Tom Hanks Jumps on Bandwagon. TVGuide.com. 2001-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27) (英语). 
  3. ^ Exclusive: Tom Hanks On Toy Story 3. EmpireOnline.com. 2009-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6) (英语). 
  4. ^ Langer, Andrew. We Stand Alone, Together. 国家评论. 2011-01-10 [2019-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7) (英语). That regiment trained at Camp Toccoa, Georgia, and the unit took its motto from the mountain every member was forced to run and hike: Currahee, which in Cherokee means, "We Stand Alone, Together." 
  5. ^ MSG Albert Blithe US 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Army Section, Taiwan 1960-1962. The 506th Airborne Infantry Regiment Association. 2011-09-27 [2020-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2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