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伦娜级防护巡洋舰
伊伦娜级防护巡洋舰(德語:Irene-Klasse)是1880年代后期由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防护巡洋舰舰级。该舰级由首舰伊伦娜号和末舰威廉王妃号[註 1]所共同组成。她们是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批防护巡洋舰。在建造初期,两舰装备14门150毫米(5.9英寸)主炮,最高航速为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两舰都在1899年至1905年间进行现代化改装,武器装备得到升级,尤其是装备新的速射炮。
全速行进中的伊伦娜号
| |
概况 | |
---|---|
建造者 | |
使用者 | 德意志帝國海軍 |
次级 | 奥古斯塔皇后号 |
建造期 | 1886–1889年 |
运行期 | 1888–1922年 |
完成数 | 2 |
退役数 | 2 |
技术数据 | |
船型 | 防护巡洋舰(小巡洋舰) |
排水量 | 5,027公噸(4,948長噸) |
船長 | 103.70米(340英尺3英寸) |
型宽 | 14.20米(46英尺7英寸) |
吃水 | 6.74米(22英尺1英寸) |
動力來源 |
|
船速 | 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 |
續航力 | 以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航速可行驶2,490海里(4,610公里;2,870英里) |
乘員 |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20毫米(0.79英寸) |
两舰都曾在东亚分舰队服役,威廉王妃号在1897年11月夺取胶州湾租借地基地的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两舰在20世纪之交返回德国,并一直停留在欧洲水域,直到1914年被除籍。后来,她们被降低到次要角色,并继续服役,直到1920年代早期,分别被作为废品出售。
设计
整体特征
作为德国海军第一批完全废除船帆的军舰,本级舰只水线长98.90米(324英尺6英寸),总长103.70米(340英尺3英寸),舷宽14.20米(46英尺7英寸),吃水深6.74米(22英尺1英寸)。她们的设计排水量为4,271公噸(4,204長噸),满载作战排水量为5,027公噸(4,948長噸)[1],横向稳心高度则为0.69至0.72米(2英尺3英寸至2英尺4英寸)[2]。船体由横向和纵向肋骨结构的钢框架构成,外壳由木板构成,上面覆盖着孟茨铜板以防污。船艏下部为青铜,上部则由铁制成。船体被分成10个水密隔间,船体长度的49%采用双重底设计。[3]
本级舰顺风行驶良好,而且操控方便。急转弯时降速较小,并且舰身只会有中等程度的滚动和倾斜。因为两舰的前甲板都存在结构缺陷,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两舰的速度只能达到全速的一半。两舰上原本配置28名军官和337名水兵,经过世纪之交的现代化改造后,舰员配置改为17名军官和357名水兵。本级舰只随舰配置有许多小型的船只,包括两艘哨船、一艘大舢板、两艘快艇式帆船、一艘轻便帆船和两艘小艇。探照灯平台设置在前桅水线上13米(42英尺8英寸)的位置。[2]
机械装置
伊伦娜号的推进系统包括两台卧式伍尔夫歇双缸双胀往复式蒸汽机,由四座燃煤的圆柱形双锅炉提供动力。威廉王妃号的发动机则是由日耳曼尼亚生产的。伊伦娜号配备一对直径4.50米(14英尺9英寸)的三叶螺旋桨。威廉王妃号配备的则是稍大一点的4.70米(15英尺5英寸)四叶螺旋桨。两舰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8,000匹指示馬力(6,000千瓦特)[註 2],最高航速为18節(33公里每小時;21英里每小時)[註 3],在9節(17公里每小時;10英里每小時)的速度下行程约为2,490海里(4,610公里;2,870英里)。两舰还配备一对发电机,以67伏特的电压产生23千瓦特(31匹馬力)的电能。威廉王妃号后来配备三台联合输出33千瓦特(44匹馬力)110伏特的发电机。而转向则由单具舵操控。[3]
武器及装甲
两舰都装备4门150毫米RK L/30型的单座速射炮,随舰携带400发弹药,射程可达8,500米(9,300碼)。除此之外还装载10门150毫米RK L/22型的短管速射炮,射程仅有5,400米(5,900碼)[2]。舰炮装备被六门37毫米转轮式机关炮包围[4]。随舰还配备三具350毫米(14英寸)鱼雷发射管,携带有八枚鱼雷,其中两具发射器安装在甲板上,第三具发射器位于船头吃水线以下[2]。1899年至1905年间,两舰在威廉港进行现代化改造[5],舰载武器装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四门L/30型速射炮被150毫米SK L/35型速射炮[註 4]替换,射程增加到10,000米(11,000碼);8门105毫米SK L/35型速射炮替换L/22型速射炮,并增加6门50毫米SK L/40型速射炮[2]。
两舰由复合钢铁装甲保护。装甲甲板厚度为20毫米(0.79英寸)到30毫米(1.2英寸)[註 5],斜坡厚度为20毫米(0.79英寸)。200毫米(7.9英寸)柚木围板厚度为120毫米(4.7英寸)。指挥塔侧面装甲厚50毫米(2.0英寸),顶面装甲厚20毫米(0.79英寸)。两艘舰上都装设有软木围堰。[3]
服役历史
伊伦娜号是德国海军建造的第一艘防护巡洋舰[4]。她是以“伊丽莎白号代舰”的合同名义订购的[註 6][1],1886年在斯德丁的伏尔铿造船厂开建[5]。1887年7月23日下水,随后开始舾装工作。1888年5月25日,入役德国海军[2]。威廉王妃号是以“阿里阿德涅号代舰”[註 7]的名义订购的[1],并于1886年在基尔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安放龙骨[5],于1887年9月22日下水,之后开始舾装工作。1889年11月13日竣工并加入德国海军舰列[2]。
两舰都曾在德国本土舰队服役。伊伦娜号经常陪同威廉二世的游艇在欧洲各地巡航[9]。1894年,伊伦娜号被派往东亚水域,第二年威廉王妃号也加入她们的舰队[2]。1897年11月,海军上将奧托·馮·迪德里希率领威廉王妃号等3艘军舰参与对胶州湾据点的攻占[10]。当时伊伦娜号正在码头进行引擎维护,因此她没有出现在行动中[11]。夺取胶州湾后,巡洋舰中队被重组为东亚分舰队[12]。在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和西班牙海军分舰队之间的马尼拉湾海战刚刚结束后,两舰都出现在菲律宾[13]。她们希望利用这次危机来夺取该地区的另一个海军基地,然而并没有成功。[14]
威廉王妃号于1899年回到德国本土,并于1899年至1903年间进行现代化改装。1901年,伊伦娜号紧随其姊妹舰也回到德国,1903年至1905年间进行类似的升级改造。这两艘军舰一直服役到1914年初,之后她们就从一线除籍,用于执行次要任务。伊伦娜号被改装成一艘潜水艇母舰。直到1921年,她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22年被当作废品卖掉并拆解。威廉王妃号于1914年2月被改为水雷废船,最终于1922年被拆解。[2]
脚注
注释
- ^ 译名参考自《德国巡洋舰史》。[1]
- ^ 另有来源指两舰功率各有不同,伊伦娜号为8,223匹指示馬力(6,132千瓦特),威廉王妃号为9,732匹指示馬力(7,257千瓦特)[1]
- ^ 另有来源记指两舰最高航速各有不同,伊伦娜号为18.1節(33.5公里每小時;20.8英里每小時),威廉王妃号为18.5節(34.3公里每小時;21.3英里每小時)[1]
- ^ 根据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命名法,该炮的官方名称为15 cm SK L/35。其中SK(Schnelladekanone)表示“速射炮”,而L/35表示炮管长度,即35倍径。[6]
- ^ 另有来源指甲板装甲最厚达75毫米。[1]
- ^ 所有德国舰船在订购时都会被赋予临时代号;其中新增编入舰队的使用字母代号,而用于替换旧舰的则使用“(旧舰名)代舰”[7]。
- ^ 译名参考自《德国海军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权》。[8]
引文
- ^ 1.0 1.1 1.2 1.3 1.4 1.5 1.6 日本海人社,第21頁.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Gröner,第95頁.
- ^ 3.0 3.1 3.2 Gröner,第94–95頁.
- ^ 4.0 4.1 Gardiner,第253頁.
- ^ 5.0 5.1 5.2 Gröner,第94頁.
- ^ Grießmer,第177頁.
- ^ Gröner,第56頁.
- ^ 劳伦斯,第84頁
- ^ Sondhaus,第179, 192頁.
- ^ Gottschall,第161–162頁.
- ^ Gottschall,第157頁.
- ^ Gottschall,第165頁.
- ^ Cooling,第95–96頁.
- ^ Gottschall,第181頁.
参考资料
- Cooling, Benjamin Franklin. USS Olympia: Herald of Empire.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7. ISBN 978-1-59114-126-6 (英语).
- Gardiner, Robert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Greenwich: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79. ISBN 978-0-8317-0302-8 (英语).
- Gottschall, Terrell D. By Order of the Kaiser, Otto von Diedrichs and the Rise of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65–1902. Annapolis, M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3. ISBN 1-55750-309-5 (英语).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OCLC 22101769 (英语).
- Sondhaus, Lawrence. Preparing for Weltpolitik: German Sea Power Before the Tirpitz Era.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7. ISBN 1-55750-745-7 (英语).
- Grießmer, Axel. Die Linienschiffe der Kaiserlichen Marine. Bonn: Bernard & Graefe Verlag. 1999. ISBN 978-3-7637-5985-9 (德语).
- 日本海人社 (编). 德国巡洋舰史. 世界舰船.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06 [2020-01-25]. ISBN 9787543664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5) (中文(中国大陆)).
- 劳伦斯·桑德豪斯 著,NAVAL+工作室 译. 德国海军的崛起 走向海上霸权. 北京: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2013-01 [2020-04-15]. ISBN 978-7-89429-177-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6)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