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佐[1],谓佐天行德的五星,五星又为五行之精,是上古五帝的属神(辅佐神)。[2][3]

五佐神

典籍記載

禮記·月令》

孟春、仲春、季春,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
孟夏、仲夏、季夏,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
孟秋、仲秋、季秋,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
孟冬、仲冬、季冬,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 [4]


《孔子家语·五帝》记载:

季康子问于孔子曰:“旧闻五帝之名,而不知其实,请问何谓五帝?”
孔子曰:“昔丘也闻诸老聃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时化育,以成万物,其神谓之五帝。’古之王者,易代而改号,取法五行,五行更王,终始相生,亦象其义。故其为明王者,而死配五行。是以太皞配木,炎帝配火,黄帝配土,少皞配金,颛顼配水。”

康子曰:“太皞氏其始之木何如?”
孔子曰:“五行用事,先起于木。木、东方。万物之初皆出焉。是故王者则之,而首以木德王天下。其次则以所生之行、转相承也。”

康子曰:“吾闻勾芒为木正,祝融为火正,蓐收为金正,玄冥为水正,后土为土正。此则五行之主而不乱。称曰帝者何也?”
孔子曰:“凡五正者,五行之官名。五行佐成上帝,而称五帝,太皞之属配焉。亦云帝,从其号。昔少皞氏之子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勾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颛顼氏之子曰黎,为祝融。龚工氏之子曰勾龙,为后土。此五者各以其所能业为官职,生为上公,死为贵神,别称五祀,不得同帝。”[5]


淮南子·天文训》記載:

何謂五星?
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
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
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執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
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
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6]

《古今图书集成》記載:

春,其帝太皥,其神句芒。此蒼精之君,木官之臣。 (注:句芒,少皥氏之子,曰重,為木官。)
夏,其帝炎帝,其神祝融。此赤精之君,火官之臣。 (注:祝融,顓頊氏之子,曰犁,為火官。)
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此黃精之君,土官之臣。 (注:后土,亦顓頊氏之子,曰犁,兼為土官。)
秋,其帝少皥,其神蓐收。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 (注:蓐收,少皥氏之子,曰該,為金官。)
冬,其帝顓頊,其神玄冥。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 (注:玄冥,少皥氏之子,曰修,曰熙,為水官。)[7][8]

《與猶堂全書》記載:

五帝者。上古之神圣也。伏羲曰太昊(配于春)。神农曰炎帝(配于夏)。轩辕曰黄帝(配中央)。金天曰少昊(配于秋)。高阳曰颛顼(配于冬)。此之谓五帝也。五帝之目。见月令。
五佐者。上古之贤臣也。句芒司春(少昊之子重)。祝融司夏(颛贫(一作顼)之子黎)。后土居中(共工句龍)。蓐收司秋(少昊之子该)。玄冥司冬(少昊之子熙)。此之谓五佐也。五佐之目。见月令。[9]

備註

  1. ^ 並非是道教的女神后土,而是顓頊氏之子(另一說是共工氏之子句龍),黃帝的属神。

参考来源

  1. ^ 司馬遷. 巻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史記》.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1). 水、火、金、木、塡星,此五星者,天之五佐〈【正義】言水、火、金、木、土五星佐天行德也〉。 
  2. ^ 李昉. 卷五百二十九〈禮儀部八〉. 《太平御覽》.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漢書》議曰:祠五祀,謂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木正曰勾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皆古賢能治成五行有功者也,主其神祀之。 
  3. ^ 紀昀陆锡熊孫士毅. 卷五十九. 《欽定禮記義疏》.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春曰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夏曰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中央曰其帝黄帝。其神后土。秋曰其帝少皞。其神蓐収。冬曰其帝顓頊。其神玄冥。 
  4. ^ 〈月令〉. 《礼记》. [202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2). 
  5. ^ 〈五帝〉. 《孔子家语》. [2023-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2). 
  6. ^ 刘安. 卷三〈天文訓〉. 《淮南子》.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9). 
  7. ^ 陳夢雷. 神異典 博物彙編 第十五卷〈五星五行之神部彙考二〉.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8. ^ 马端临. 卷七十八. 《文獻通考》.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9. ^ 丁若镛. 第一集杂纂集第二十五卷. 《與猶堂全書》. [2022-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9). 

相關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