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山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山势雄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有“东南第一山”之称。
九华山 | |
---|---|
最高点 | |
海拔 | 主峰1342米 |
坐标 | 30°28′56″N 117°48′16″E / 30.48222°N 117.80444°E |
地理 | |
位置 | 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 |
地质 | |
山脈類型 | 花岗岩质 |
历史
九华山汉时称陵阳山,南朝时梁陈间,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唐天宝 (唐朝)年间诗仙李白数游九华山后,睹此山秀异,九峰如莲花,触景生情,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因此“九子山”改为“九华山”。
唐开元年间(719年),新罗国(韩国)王族金地藏,後人附會本名金喬覺,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年,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九华山由此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明清时达到鼎盛。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全山寺庙遭到毁灭性破坏,寺庙中佛像菩萨像被砸、法器文物被毁,僧尼被迫改装蓄发,甚至遭到批斗[1][2][3]。此外,九华山有十几尊肉身,文革时毁了很多,有些则被埋藏在地下土窖中保护、文革后才重新取出[2][4][5]。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
文化
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学家,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书法家,留下了关于九华山很多作品。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写下了数十首赞美九华山的诗篇,“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被誉为九华山的“定名篇”。
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包括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
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
寺庙
九华山在鼎盛时期盛时有寺庙300余座,现在开放寺庙有93座,其中国家重点寺庙9座,省级重点寺庙30座,佛像万余尊,文物2000余件,僧尼700余人。
景观
九华山间,处处有景,人移景换,清代时概括有“九华十景”。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
参见
参考资料
- ^ 刚晓法师 . 一人对抗十年文革:唯一不脱僧装比丘尼(图). 凤凰网. 2014-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8) (中文).
- ^ 2.0 2.1 百花洲: 文學叢刊.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6年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中文).
- ^ 5A景區-安徽池州市九華山風景區. 亚洲旅游交流中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中文).
- ^ 九华山地藏王菩萨的不可思议(二). 九华山心安寺. 2023-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中文).
- ^ 灵气九华山僧尼逝后身不腐 造化十四尊肉身菩萨. 新浪. 中国新闻网. 2006-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中文).
延伸阅读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