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头棒术

上山头棒术,又称沙门棒术,是一套发源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区的棒術,因后来传播到台州玉环沙门镇上山头村一带而得名。传说上山头棒术是在嘉靖年间,戚继光和沿海居民为抵御倭寇而发明的。现在上山头棒术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保护和传承,也有强身健体的效果。有多支学习上山头棒术的队伍在武術比赛中获奖。

历史

外部视频链接
  沙门上山头棒术展示视频(来源:环视界-视听玉环·玉环网络广播电视台

上山头棒术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时有三户分别姓卢、陈、蔡的武艺高强的武师,会棒术等武术,后辗转来到浙江沿海一带。当时沿海倭寇猖獗,为使老百姓安全,三人便向当地老百姓传授武术[1]。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在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沿海一带常有倭寇侵犯,而百姓手上没有兵器,为抵御外敌,驻守在浙江沿海的戚继光和他的将领们,发明了这套棒术。选用棒做武器,是因为棍棒可以就地取材,比较方便。这套棒术除延续了传统的棍术外,还融合了戚家军的大刀术、枪术,既有长兵器的威猛、刚劲,也有短兵器的灵活。19世纪,有来自温州乐清的武术先师,游历到习武之风甚盛的沙门上山头,传授了这套棒术。经过不断传承和改进,如今的上山头棒术更加简洁、直接、实用而不乏凌厉,除实战外也有利于强身健体。[2][3]

特点

上山头棒术使用的圆棒长度一般高出头顶一拳,以带有韧性之木制成。其套路和结构,以抡、劈、扫、拨、舞花配合各种步法构成,快速、勇猛、刚劲有力。目前流传的棒术单练套路有“梅花三剑棒”“独蛇游四门”“永青梅花棒”“大四门”和“小四门”等,对练套路则有“戳头戳脚”“落地对子”等。[2][3]

传承与荣誉

在上山头村,50岁以上的男性几乎人人都会几招棒术,别村也有爱好者学习。2009年,在台州市第五届武林大会,上山头村的林庆福获得男C组传统器械第一名[2]。2017年8月,在第十二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上,沙门镇中心小学武术队凭借上山头棒术,获得7枚金牌及“集体项目冠军”“最佳运动队”等多项荣誉[4]

目前,上山头棒术的传承人为卢水灵[4]、卢鸿阳[5]等人。上山头棒术被安排入中小学生的兴趣课程,如沙门镇中心小学于2015年9月成立了棒术社团,由卢水灵教练执教[6][1]。他受该校校长赵福明之邀,到该校给学生教授棒术[4]。2014年7月,上山头棒术入选台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3][7]。2020年6月5日,玉环市沙门镇岳鑫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被玉环市文广旅体局公布为“玉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相关项目为上山头棒术[8]

参考来源

  1. ^ 1.0 1.1 俞力. 上山头村:棒术进校园 代代得传承. 今日玉环·榴岛周末. 2016-12-30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2. ^ 2.0 2.1 2.2 李枝霞编著. 沙门棒术. 榴岛风华 玉环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 (杭州: 西泠印社出版社). 2016-01: 189–190. ISBN 978-7-5508-1424-0. 
  3. ^ 3.0 3.1 3.2 汪小倩编著. 上山头棒术. 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通俗读本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2016-12: 352. ISBN 978-7-5178-1842-7. 
  4. ^ 4.0 4.1 4.2 曹思思. 第十二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 玉环沙门娃的“上山头棒术”摘金夺冠. 浙江在线-玉环新闻网. 2017-08-28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8). 
  5. ^ 环视界 | 这一套沙门上山头棒术如行云流水,好酷!. 视听玉环·玉环网络广播电视台 (玉环市传媒中心). 2020-04-24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6. ^ 陈微斐 董西青. 沙门上山头村传统武术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棒术和南拳世代传承. 今日玉环. 2016-05-17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7. ^ 吴睿娟. 我县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第五批市级保护名录. 今日玉环. 2014-07-09 [2020-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2). 
  8. ^ 玉环市文广旅体局. 关于公布第二批玉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的通知. 玉环市人民政府网站. 2020-06-05 [202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