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岛
地理环境
三平岛位于田横镇周戈庄村东侧栲栳湾海域,栲栳岛、土埠岛以南,车岛、田横岛以北。与陆地最近距离约2.3公里,总面积约0.18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约2.28公里[2]。该岛属中生代侏罗纪地层,表层为棕壤。岛屿周围水深1米至5米不等 ,多为泥沙底质,藻类丛生,鱼类主要为乌贼鱼、黄姑鱼,也有黑鲷、黄鲷、鲈鱼、白鳗等,还有刺参分布。高潮时该岛屿呈现为三个岛屿,自西向东分别为大岛、二岛和三岛[3][4]。
大岛位于36°29′17″N 120°59′10″E / 36.48806°N 120.98611°E,是三平岛的主岛,呈三角形,面积0.1535平方公里,东部为高地,最高点海拔25.9米,海岸线长1.65公里,周围水深1至4米。岛上植被覆盖率90%,西部为农作物,东部多为豆科植物,东端有少量黑松、刺槐[3][4]。
二岛位于36°29′19″N 120°59′33″E / 36.48861°N 120.99250°E,呈四边形,面积0.0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6米,海岸线长0.59公里,南北两侧水深1至5米,西侧与大岛之间有一条宽约80米的潮沟,沟底为沙砾滩,高潮时水深2.5米。岛上植被覆盖率约90%,多豆科植物,西部有黑松稀疏分布[3][4]。
三岛位于36°29′17″N 120°59′47″E / 36.48806°N 120.99639°E,呈椭圆形,面积0.003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8.2米,海岸线长0.29公里,周围水深约2至5米,西侧与二岛隔有一条宽约100至150米的潮沟,高潮时水深3米。岛上植被覆盖率约50%,植被多为山草,有少量黑松、刺槐[3][4]。
历史沿革
三平岛初名“青岛”。明代即墨县令许铤于万历七年(1579年)所著《地方事宜议》中提到:“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唯岛屿罗崎其间。岛之可居人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曰香花、曰田横、曰颜武。”[3][5]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王士性所著《广志绎·卷三 江北四省》提到:“...其间田横岛、青岛、黄岛...其馀小岛尚不可数计...”这两份文献中所提到的“青岛”曾被认为是青岛湾内的小青岛,但实际上,“青岛”之名直至清代乾隆年间的地方文献中才转变为今天“小青岛”的名称[6]。有史料记载光绪年间,周戈庄刘仕东曾携全家进岛耕作[3]。部分资料称该岛后来曾改名为“小青岛”[1]。1984年海岛普查时,正式定名为“三平岛”,而周边居民仍习惯于称之为“青岛子”[1]。
人类活动
该岛虽被列入无居民海岛名录,实际有居民8户14人,岛上居民以种植、捕鱼、海水养殖为生。海岸边有海参养殖池。岛上无靠岸码头,不通水电,仅大岛有水井一口,同时设有风力发电机。大岛上有一处废弃的瞭望塔,一处面积极小的文君庙[1][3]。
参考资料
- ^ 1.0 1.1 1.2 1.3 陆金星 王猛. 记者探访即墨三平岛 这座岛上仅14位居民. 半岛都市报. 2011-10-14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1-20).
- ^ 即墨县志·自然环境·海域·岛屿. 即墨区情网. 2011-10-11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 ^ 3.0 3.1 3.2 3.3 3.4 3.5 3.6 即墨市海洋与海岛志·无居民岛屿. 即墨区情网. 2016-01-25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 ^ 4.0 4.1 4.2 4.3 即墨市志·自然环境·海域 温泉. 即墨区情网. 2015-12-18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 ^ 许铤最早书面提及"青岛" 海禁让即墨发展倒退. 半岛网. 2014-08-05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18).
- ^ 李玉尚. 湮没在史书中的小青岛.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2008-07-16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