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要可供查證,不要真理
本頁簡而言之:任何被加入到维基百科的语句必须由可靠来源支撑。即编者不能因为仅仅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将他们加入到维基百科中,也不能因为不同意某件事就将其从页面中移除,除非有可靠来源支撑。 |
维基百科对于来源的方针之一,可供查证,之前曾被笼统的称为维基百科“要可供查證,不要真理”。可供查证或者说可查证性在这里是指维基百科中引用的材料必须来自可靠来源。编者不能因为仅仅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将他们加入到维基百科中,也不能因为不同意某件事就将其从页面中移除。
“要可供查證,不要真理”实际上更多的是指,可供查证应该是维基百科中对来源要求的必要条件或者说是最低标准,但应当注意单纯的可供查证达不到充分条件的标准。事实上,在维基百科中对材料的引用应当精确,谨慎,紧贴主题并且维持中立。
维基百科的条目旨在对相关领域内的现有知识进行智能总结和反思,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概述。可供查证方针也常常与中立的观点方针一同被人使用,人们认为条目应该包含一个主题所有的重要观点,谨慎的选取参考文献,对于有冲突的观点给予读者自行思考的机会(见下面的有关论述)。
2012年,英文维基百科重写了可供查证方针,重写之后的方针进一步阐述了相关规则,并且指出“维基百科的内容来自先前发布的信息,而非其编辑者的信念或经验。即使编者确定某件事是真实的,也必须先查到这件事的可靠来源,然后才能在条目中加入这些内容”。请注意,我们有可供查证的原则并不意味我们不尊重真理和准确性,这就像法院对证据规则的依赖并不意味着法院不尊重真理,而是说,我们要求这些真理能够被别人查询到。事实上,与其他的一些百科全书不同,维基百科并不试图把真理强加给读者,也不会强迫读者在粗略的读了条目之后就相信条目中写的一切。我们赋予读者相信与否的权力,我们不要他们盲目信任。
我们深知,即便是最权威的来源有时也会犯错,但我们并不一定会去找那些对的的简陋替代品——就像道格拉斯·亚当斯在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中以诙谐的语调写的那般:
一旦在哪个问题上它[译注 1]是不准确的,那么,在那个问题上,它至少是“最权威地”不准确。在出现重大分歧的情况下,最终只可能是现实本身的哪里出了错。
定义
2012年前,英文维基百科中的对应方针为“维基百科的门槛是可供查证,不是真理”:
- 门槛(Threshold):这个词有许多意思,与这条方针最接近的意思应该是“触发动作的范围的下限”。这意味着维基百科的“绝对的最低标准”是可供查证。在当时,如果这个消息不可查证,那么你就不能把它放进维基百科,不管怎样都不能放进维基百科。满足最低门槛并不代表你的信息就能长期在维基百科中存在了——还有Wikipedia:中立的观点、Wikipedia:侵犯著作权、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Wikipedia:生者傳記以及其他编者对你的信息出现在这个位置是否合适的判断在等着你。
- 可供查证性(Verifiability):目前维基百科的共识是,若一条语句由至少一条发表过的可靠来源所支撑时,就可称其为是可供查证的。可供查证并不依赖于内文引用。
- 非真理(Not truth):维基百科不满足于仅仅是真的信息,维基百科更不满足于你(更有可能是错误地)相信了这些信息是真的。的确,维基百科与准确为友,但它更爱可供查证性——更确切地说,它要求可供查证性。维基百科允许并鼓励你加入可供查证的并且是正确的内容,但不允许你加入任何不可查证的内容——即便那是正确的™。
英文维基百科的可供查证方针于2012年7月被重写,以进一步阐明这些原则,但核心不变:任何被加入到维基百科的语句必须由可靠来源支撑,编者不能因为仅仅相信某件事是对的就将他们加入到维基百科中,也不能因为仅是不同意某件事就将其从页面中移除。
事实,真理与“真理”
真理这个词的真实涵义其实有两种:事实,或是被接受为正确的事实或者信仰[译注 2]。事实的主体建立在探寻(inquiry)和对足够精确的陈述的验证(verifiably accurate statement)的过程中——事实上,这也是科学建立起来的方法。关于事实的两种定义中的后者常见于宗教和哲学中,也因此客观来说地球的确有45亿年历史,但是对于一个年轻地球创造论信徒来说,地球是神在6000年前用6天创造的就是“真理”[译注 3]。
事實一词的现代含义是:与亲身经验的现实一致,或是由证据证明正确的陈述。这个定义其实是相对较新颖的。因为事实(fact)这个词来源自拉丁词factum一词,后者的意思是已经被做了的事。法律中,事实一词则源自犯罪,也因此幫助犯(accessory after the fact)最早是指在犯罪行为之后协助犯罪的人。这些东西之后演化成了他们的现代含义的一部分——仅是事实,女士。自16世纪中期,事实这个词开始被定义为“一件可验证为真的事”,这个定义与科学方法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联。科学革命以教學論取代了永恒的“真理”——在教学论下,实验可验证性被皇家学会的一句格言所概括:“(未经验证)不随他人之言”。也因此,许多曾经的“真理”——如重的物体总是下落的比轻的物体快,这样已经由亚里士多德等人传唱了超过一千年的“真理”在几十年里就被实验所否定,被科学所抛弃。
许多又臭又长的编辑战正是真理与“真理”之争。维基百科的方针授权我们描述“真理”,但更要反映真理。因此,我们应当从客观上认同地球已有45亿年历史的角度写条目,但同时也要在相关段落描述我们过去的信仰。后真理政治的时代其实是前真理时代的复兴或者说重演。编者有一种可供查证和客观的真理的同时,可能还有许多种主观的“真理”。谁的“真理”在这里能获胜?宗教狂热者也许会就这类问题举行大圣战,但我们不允许在这类问题上进行编辑战。我们一般先描述事实,然后描述后面那些信仰中比较重要的几种。请记住:科学战胜了宗教。
为什么要自找麻烦呢?
因为真理往往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精确无误。在许多情形下,尤其是社会科学方面的问题,事实上不存在真理而更多的是观点和假设。例如下面这些问题:“最好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个或者那个政府好不好?”对于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对这些术语的严格定义和共识(比如:在精确到客观标准的前提下,政府的好是具体在指什么?),那么也就不存在对这些问题的严谨回答。取而代之的,我们只有一些事实,观点,有关事实的观点,有关观点的事实,有关观点的观点。我们不能把事实作为观点抛出,或者是把观点作为事实抛出,或者是其他对应情况。
另外,一般来说,真理仅在某些特定领域的文本中才是一个布尔值(100%真或100%假):比如数学或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其他领域中,除了真理和谎言之外还有半真理、缺乏描述的内容、多义词、歧义、逻辑谬误、通过春秋笔法引导读者得到预定结论的内容、对他人谎言的无意重复和对他人说法的误解。一份陈述即便不是谎言,可能也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充分表达它想表达的内容。
甚至,精确这个词本身也是值得商议的:一个特定的问题可能有一个没人知道答案的确切答案。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让人们得到各种各样的答案。比如外星人是否存在和木卫二上是否存在生命这两个问题的答案要么为真要么为假,绝对是有一个符合事实的答案(要么有外星人,要么没有),但是没人敢对任何一个答案打包票。
“但是我‘确定’这是真理!”
你确定吗?[译注 2]在历史上,不止一次地发生过某人与其他所有人的意见都有分歧,当你觉得是“其他人都错了”但事情与你想的并不太一样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更可能发现了一个边缘学说而不是真理。维基百科在这类事上的处理方式就是避免给予少数派的观点不合理的比重,保持目前对某个话题的认知状态。如果学者间也有分歧,最好的处理方法是不要涉足进去,仅作介绍。如果一个观点几乎被所有人[译注 2]接受了,但极少数人接受了另外一种观点,那么应该将前一种观点作为事实描述。
但是应当注意,主流观点并不意味着正确,所有人都错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曾一再发生。例如,巴斯德之前所有人都认为生物是自然發生的。因此,如果维基百科出现在巴斯德之前的时代,那么恐怕也会将自然发生学说视为正确——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相关领域的专家都认为这是正确的。
在上述假设的情境中,如果巴斯德在维基百科中自行编辑了相关条目,证明了自然发生是错误的呢?那么他就是在进行原创研究,这最终会导致维基百科变成一个一手来源,然而维基百科不能容忍这种行为。维基百科不应该知道,也没有资格去验证一个理论对还是不对,也不能将一个未发表但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与一个普通的边缘理论区分开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一般更多的依赖可供查证,而不是真理。巴斯德应该先在科学界内解释他的理论,由同行检查和评审,最后才能用到维基百科中。维基百科应只有有来源的内容,没有仅是编者认为是正确的事。
“如果它被人写进书里了,那它肯定是对的!”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某事在可靠来源中出现了,那么可以在维基百科中对应的地方使用它,但是应注意可靠来源并非绝对可靠。在下面这些例子中,维基百科不应该完全采用来源材料中的结论,因为在这些例子中来源往往只是想表达一种观点而非事实,而且也未必准确:
- 大多数的材料都没有将自己的观点标记为观点,而是把他们标记为事实:比如我们在小报上能找到的往往是“催眠这项活动十分强大”而非“我们认为催眠这项活动十分强大,但也有许多人不同意我们的观点”。因此,维基百科编者应当将这些观点标记为观点,而不是将他们标记成事实并写到对应的条目下。这也是为什么维基百科应当保持中立的原因之一,而保持中立又能描述争议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第三手来源中的内容来描述争议,并且将其引用为参考文献。三手来源也能帮助编者确定争议的存在,而非一个新的边缘学说在挑战主流观点。
- 不要玩弄春秋笔法。原始材料的内容应当被公正、合理、准确的概括后,按照合适的比重加入到维基百科中。
- 特殊情况下,可靠来源中的著作也不一定效力足够,一方面这些著作中的理论可能已经过时,另一方面这些理论可能被其他来源中的内容所质疑。比如巴斯德之前的书籍会认为自然发生理论是一个事实,而且这些著作依然是解释自然发生理论的可靠来源,但并不是描述今日相关理论的可靠来源。不过,也有一批不朽但十分稀少的著作,其中的理论往往今日依然适用。现今,即便是短短几年前出版的书籍中也可能会与时代脱节[1]。事实上,由于出版物普遍需要编辑和印刷,在一些十分稀少的情况下,原始书籍中的内容经过了这些工序后可能其中的理论早已过时。
- 可靠来源中的内容可能仅仅对某些内容表示了猜测,或者是关于一件重要事的一些细枝末节。在这类情况下,除了方针中描述的标准之外,编者应该引入新的标准。
- 即使是最可靠的来源也会犯错误,大部分是些十分微小的错误——比如拼错了单词或者弄错了一些细节。这类微小的错误应该忽略,而不是上纲上线至一些本不存在的争议。如果想要知道在这类问题上到底是作者犯了个小错还是这里确实存有争议,应当去鉴别作者是否精于相关领域(而不是精于另一个领域的作者在粗略的总结相关领域的内容),或是鉴别这类文本是否是打破主流知识的或者周围是否有注释。例如:乔治·华盛顿生于1732年,但是假设有一天你听到有个导游说:“华盛顿特区是美国的首都,其名来自于美国开国元勋乔治·华盛顿,他生于1722年,死于1799年”,那么很明显这是导游的口误,但是如果我们某天读到一篇由知名历史学家写的论文中写到“新的考古证据显示乔治·华盛顿生于1722年而非1732年”,那么这就是值得写的东西了——不论这最后被证实了还是被证伪了。
- 有时候可靠来源中的内容可能看起来是错了,但实际上并没有错。比如许多旧材料会说乔治·华盛顿生于1732年2月11日,但更现代的材料则会说他生于1732年2月22日(当然,还有两种都说的)。这两个日期事实上都是100%正确的,只不过第一种说法采用了儒略曆而第二种说法采用了格里曆。由于格里历推广时美国还是英国的十三殖民地,而华盛顿这时还是一个年轻人,所以自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想要了解如何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可以去读英文维基百科乔治华盛顿条目的第一句话。
- 有关真实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虚构作品不应当作为历史事实的可靠参考来源,不论这部作品有多么贴合史实。虚构作品需要开头,一系列的事件,结尾,演技良好的演员等等东西,但是现实很少能满足这些条件,更别说虚构作品为了吸引眼球常常修改史实或者加入一些历史上不存在的东西。所以,如果你想参与伊娃·裴隆条目的编辑,不要直接把电影贝隆夫人中的东西当作可靠文献,如果你想要参与温泉关战役条目的编辑,不要直接用《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中的东西作为可靠文献。不过,如果我们要描述有关贝隆夫人或者温泉关战役的虚构作品,你可以把它们当作一手文献使用。
维基百科编者不是真理探寻者
维基百科不会逐字复制来源。一般来说,它概括了可靠来源中的内容后将概括之后的内容以可供查證的文本形式加入到维基百科的对应条目中。与其说这个过程中的编者找到了真理,倒不如说他们找到了那些正在宣称自己找到真理的其他人的理论。如果编者找到了不只一套对事实的合理解释,维基百科也有对应的方针指引来处理这个问题。
维基百科的编者并非漠视真理,但维基百科作为一个主要由业余爱好者编篡的百科全书,并不是每一个编者都有能力判断某句话是对是错,但是编者可以通过查询可靠的来源和对应的方针与指引来判断条目中的内容是否合适。
关于真理在不同学科下的定义
数学与逻辑学
数学基本上是建立在逻辑学上的。在存在某些公理一致性假设下,大多数,但非全部的数学运算的结果可以被判定为真、假或不可知。例如,皮亚诺公理体系下 2 + 2 = 4 和28 = 256 这些叙述均为真,但2 + 2 = 5在该体系下为假,求柴廷常數Ω的具体值则是不可判定问题。
包含大多数的形式科學和物理科學在内的许多其他科学学科建立在对数学的应用之上。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这些学科,“只要它还依赖基础数学”,超出日常计算的部分,比如提出假说这类行为必须仔细描述,引用文献并添加其他相关的内容。
自然科学
自然科学在这里的定义是指地质学、解剖学和物理学相关的科学。在自然科学中,存在一些的难以辩驳的事实,但更多的是笼罩在争议下的事实。除了事实之外,自然科学还具有惯例、习俗、推测和见解。因此,需要对来源进行一些判断和比较以确定可靠的来源:可靠来源尊重事实,不尊重事实的来源一般不可靠。不过有的来源可能比起其他来源来说要更可靠或者更不可靠。对来源的评估和争议有助于识别可靠来源,编者们应该多参与这方面的探讨。不过应当注意,真理和可靠来源本不应该冲突过大。可靠来源与真理应该重合——或至少在某种程度上重合,而这种重合也正是维基百科编辑者应当去探求的。维基百科应当避开那些并非真理的东西,即使它们出现在了可靠来源上,但也应当记住只有可靠来源记载的内容才应当出现在维基百科上。
社会科学
比起自然科学和逻辑学来说,社会科学中的普适理论少得可怜——在某些领域中甚至几乎一条都没有。历史学中的普适理论比社会学中多一点,心理学则比政治科学多一点。不论如何,正如我们之前说的那样,我们必须区分好事实,观点,有关事实的观点,有关观点的事实和有关观点的观点。只有各类事实(包括有关观点的事实,但不包含观点本身)才有真值,不过即便是这样,社会科学中事实的真值看起来也要比数学和逻辑学中的真值要模糊。比如,“某个总统府打出了一条标语‘抵抗是徒劳的’”,这件事是一个事实。但是这里还有许多人们不太清楚的事情:是指什么抵抗是徒劳的?谁支持这条标语?谁反对这条标语?社会上的反应是怎样的?是什么事导致了这一切?结果又是什么?忽略此类上下文可以使某些事情看起来比实际更好或更坏。
由于历史是关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它完全是由事实构成的,但其实并不是。今天的历史是昨天的政治,就像今天的政治是明天的历史一样。尽管确实存在历史事实(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过,这就是一个事实),但有关亚伯拉罕·林肯、理查德·尼克松、乔治·W·布什和贝拉克·奥巴马的观点和看法就如同颜色表一样复杂——而且这些也是历史的一部分。
虚构相关
有关各类虚构作品,主要要考虑两方面:首先,现实世界中作品创作和受众的方面:在这方面不能省略的一点就是有关这些东西的真理与社会科学的真理紧密相连。我们在这里有一些事实,比如作品的出版日期;观点,比如在这部作品中的某句话影射了什么,这部作品的主旨是什么;有关观点的事实:比如有人相信了这部作品的主旨是某某;有关观点的观点:比如某人就这部作品的主旨是某某发展出了一种信仰或信念。
其次是情节。现今,比较复杂的科幻作品已经不再满足虚构人物,它们开始创造虚构的宇宙、虚构的技术、虚构的古代遗物甚至虚构的科学定律(比如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对于除了直接描述作品内容之外的任何信息,比如粉丝从各种角度看待角色,建立作品中事物的联系,得出关于作品中某件事的结论,这些东西事实上都属于原创研究——因为一个粉丝得到了某种结论并将它们发到了自己的个人博客上,另外一位粉丝就可以从其他角度得到与之完全相反的结论。于是,像“浩克和神奇四侠中的石头人谁更强”这种问题的标准答案统统是十分明确但无趣的“作品的作者想让谁赢谁就会赢”。
在同一个题材下发生的不同故事也许有着良好的故事间的连贯性。但是,应当记住这些连贯性是制作组的刻意为之,而非自然产生的事物。如果长篇小说或者电影出现了前后矛盾且无法解释的地方,那么这其中的真理可能只是制作组自己没考虑周全产生了不连贯性,编造一套看起来合理的解释来替制作组圆场并不是什么好做法,因为制作组随时可能推翻你的解释。
本论述在英文维基百科经历的争议
这个短语(要可供查证,不要真理)最早于2005年3月在英文维基百科Wikipedia:非原创研究中作为对可供查证方针的总结出现。2004年12月8日在一个时长数月的,有关非原创研究的探讨中再次被人提出。之后相关论述又被收入进2005年8月时的可供查证方针。之后在两个方针里呆到了2012年7月,之后又经历了一个月的讨论被移出了两个方针,但依然作为英文维基百科Wikipedia:可供查證方针中的脚注出现。
译注
另见
参考资料
- ^ In Context Toolbox. (2017 March 20). Gale: A Cengage Company. Retrieved from http://assets.cengage.com/training/HS_01_Judge_Info.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