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

(重定向自CV-9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USS Essex CV-9)是一艘隸屬於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為艾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首艦。它是美軍第四艘以艾塞克斯為名的軍艦,紀念1799年麻薩諸塞州艾塞克斯县居民捐贈第一艘艾塞克斯艦給美國政府。[2]由於在二戰表現出色,艦上水兵稱之為海軍最善戰之軍艦(The Fightingest Ship in the Navy)[3]

艾塞克斯
USS Essex CV-9
艾塞克斯號在進行適航測試。攝於1943年2月1日。
概觀
艦種航空母艦
艦級艾塞克斯級(1號艦)
製造廠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
動工1941年4月28日
下水1942年7月31日
服役1942年12月31日
1951年1月15日
退役1947年1月9日
1969年6月30日
結局1975年6月1日出售拆解
除籍1973年6月1日
技术数据
標準排水量一般:27,500噸
作戰:33,400噸
滿載排水量36,380噸
全長整體:872呎
水線:820呎
全寬整體:147呎6吋
水線:93呎
吃水戰時:近26呎
滿載:近27.5呎
鍋爐8座鍋爐
4座1,250千瓦蒸汽輪機
2座250千瓦柴油輪機
4軸
功率150,000軸馬力
試航:154,054軸馬力
最高速度33節
試航:32.93節
續航距離20,000海哩/15節
服役:15,440海哩/15節
乘員268名軍官
2,363名水兵
武器裝備4門2聯裝5吋/38火炮
4門單管5吋/38火炮
8門4聯裝40毫米高射砲
46挺20毫米機炮
裝甲機庫:2.5吋
防護甲板:1.5吋
裝甲帶:2.5-4吋
防水壁:4吋
指揮塔:1-1.5吋
舵機:2.5吋
艦載機36架F6F
37架SB2C
18架TBF
其它3座升降台
2座彈射器
模版參考來源:[1]

艾塞克斯號於1941年開始建造;數月後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艾塞克斯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艾塞克斯號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戰後艾塞克斯號退役停放,並在稍後進行代號SCB-27A現代化改建[註 1]。1951年艾塞克斯號完成改建後再次服役,並進行了兩次韓戰巡航;期間艾塞克斯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9。韓戰後艾塞克斯號進行代號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並在稍後調往大西洋艦隊。1960年艾塞克斯號重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9。除大型戰爭外,艾塞克斯號也介入了多場冷戰危機,包括豬灣事件古巴導彈危機;亦有份參與美國的太空計畫,回收了太陽神7號的指揮艙。

艾塞克斯號在1969年退役;於1973年除籍;最終在1975年出售拆解。

建造與早年服役

艾塞克斯號的龍骨在1941年4月28日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置放;同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艾塞克斯號加快興建,到1942年7月31日下水,於12月31日正式服役。1943年1月起,艾塞克斯號在切薩皮克灣試航,並搭載第九航母航空聯隊(Air Group 9,今第九航母航空大隊英语Carrier Air Wing Nine),於2月17日首次起降飛機。3月15日,艾塞克斯號到千里達西班牙港一帶海域繼續試航,於4月9日返抵漢普頓錨地諾福克船廠[4]

5月10日,艾塞克斯號離開美國東岸,於17日經巴拿馬運河,在31日抵達珍珠港,隨即日以繼夜訓練艦上官兵,以準備參與太平洋戰爭。[4]

第二次世界大戰

馬紹爾群島戰事

 
1943年5月,艾塞克斯號航向夏威夷,預備參與太平洋戰爭。

1943年8月23日,艾塞克斯號、約克鎮號及輕型航母獨立號等組成第15特遣艦隊(Task Force 15),於9月1日空襲南鳥島。三艦於當日共作六波攻擊,飛機出擊數達275架次;[5]但此時美軍未有計畫派軍登陸。空襲過後,艾塞克斯號與約克鎮號於10日返回三藩市補給。

艾塞克斯號於9月20日再次前往西太平洋,並在稍後擔任第14特遣艦隊(Task Force 14)旗艦,前往攻擊威克島;同行的尚有約克鎮號、列星頓號、獨立號、貝勞森林號科本斯號。艦隊分別於10月5日及6日發動六波攻擊,出擊數達738架次;[5]而空襲後日軍殺害島上98名美國俘虜;[6]艦隊則於11日返回珍珠港休整。

空襲拉包爾

此時美軍正預備登陸吉爾伯特群島。海軍為此編組了第52及53特遣艦隊(Task Force 52 and 53),前者由珍珠港出發,登陸北面的馬金島(Makin);後者則由新赫布里底群島聖靈島出發,登陸南面的塔拉瓦環礁;同時,海軍亦將第50特遣艦隊(Task Force 50)編為快速航空母艦艦隊(Fast Carrier Forces),以支援陸戰隊登陸兩島;艦隊分成四分隊,由艾塞克斯號擔任第三分隊(Task Group 50.3)旗艦,與碉堡山號及獨立號同行。分隊會先攻擊拉包爾,在空襲後返回聖靈島補給,並等待珍珠港的護航舰隻前來會合,最後則支援陸戰隊登陸塔拉瓦。[7]

11月初,分隊準備前往拉包爾。但不久前布干維爾島戰役爆發,海軍將第三分隊大半的巡洋艦及驅逐艦,調往布干維爾島東南角;分隊因此滯留聖靈島,等待護航艦隻返回,到8日才起程出發;[8]薩拉托加號普林斯頓號為首的第四分隊,在11月5日先空襲了拉包爾。11日早上,艾塞克斯號等艦在拉包爾東南160英里(260公里)派出空襲機隊;第17戰鬥機隊(VF-17)的F4U及第33戰鬥機隊(VF-33)的F6F則分別由安東加機場(Ondonga)及薩基點機場(Segi Point)起飛,為航空母艦提供空中掩護。日軍偵察機在6時45分發現了美軍機群,隨即派出68架零式戰鬥機前往攔截;8時30分雙方在聖喬治角(Cape St. George)遭遇,但部分美軍的轟炸機成功擺脫,並在厚雲掩護下繼續前進。9時5分,艾塞克斯號的機隊率先轟炸港口;碉堡山號及獨立號的機隊則緊隨其後;由於能見度低,美軍無從得知攻擊成果,要到空襲後截取日軍無線電通訊,方知擊沉了涼波號英语Japanese destroyer Suzunami (1943);重創長波號英语Japanese destroyer Naganami;並擊傷阿賀野號夕張號浦風號英语Japanese destroyer Urakaze (1940)海風號英语Japanese destroyer Umikaze (1936)僅受輕傷;而港口設施則輕微受損。[9]

此時艦隊準備第二次空襲,而第17戰鬥機隊及第33戰鬥機隊則分別降落到三艘航空母艦加油(巧合的是,第17戰鬥機隊成立之初,曾在碉堡山號上服役),然後再次升空。不久日軍偵察機發現了艦隊位置,派出67架零式、27架九九式轟炸機及14架九七式轟炸機攻擊美軍艦隊。下午1時13分,艦隊雷達發現日軍飛機於119英里(192公里)外接近,但艦隊指揮蒙哥馬利(Alfred E. Montgomery)少將未有派出截擊機,並在25分派出第二波空襲的轟炸機。51分,擔任掩護的第17戰鬥機隊及第33戰鬥機隊在艦隊40英里(64公里)外遭遇日機。雖然兩機隊的燃油短缺,但仍擊落多架戰機,稍後更在航空母艦附近低空與日機交戰;而艾塞克斯號等三艘航空母艦則集中編隊,與驅逐艦組成嚴密防空火網。54分時艦隊防空炮開始開火。[10]縱使美軍艦隊缺乏戰機防守,日機卻無法突破美軍防空火網,多被擊落,未能有效攻擊。下午2時12分,蒙哥馬利取消第二波空襲,並命轟炸機返航,協助艦隊防守。30分日本魚雷轟炸機試圖攻擊碉堡山號,但魚雷無一命中。40分空戰結束,美軍艦隊毫髮無損,僅十人受傷,並損失11架飛機;而日軍則損失超過39架飛機。當晚艦隊撤返,於13日抵達聖靈島。[11]

塔拉瓦與馬金島

 
1944年4月15日,艾塞克斯號即將離開三藩市,再次參與太平洋戰爭。艾塞克斯號此前改建了艦島及雷達,並增建了彈射器;艦體亦漆上了新的迷彩。飛行甲板上泊滿了新成立的第十五航空聯隊飛機。此部隊將在太平洋戰爭中大放異彩。

11月14日艾塞克斯號再次離港,前往支援美軍登陸塔拉瓦;19日美軍開始登陸馬金島英语Battle of Makin,並在24日佔據環礁;而艾塞克斯號等則在18至19日空襲塔拉瓦,並摧毀兩座海防炮及三輛坦克[12]20日早上艾塞克斯號;當晚分隊遭日軍16架魚雷轟炸機攻擊,獨立號被一枚魚雷擊中受創,而艾塞克斯號則未有受損。[13]陸戰隊在空襲後登陸塔拉瓦,但遭到日軍頑抗,至23日才佔領塔拉瓦。陸戰隊共有980人陣亡;而海軍的護航航空母艦利斯康灣號(USS Liscome Bay, CVE-56)則被潛艇擊沉,導致687人死亡;而島上近5,000名日軍及韓國勞工只有146人生還。由於死傷慘重,登陸塔拉瓦在美國一度引起輿論爭議。

戰鬥結束後,海軍重編第50特遣艦隊;艾塞克斯號仍舊擔任第三分隊旗艦,由蒙哥馬利指揮,同行航空母艦則改為企業號及貝勞森林號;而第一分隊則由旗艦約克鎮號、列星頓號及科本斯號組成;艦隊由鮑奈(Charles A. Pownall)少將指揮。[14]兩分隊被派往空襲瓜加林環礁

瓜加林與特魯克

12月1日,第三與第一分隊在海上會合,然後繞道前往瓜加林。4日早上,艦隊派機隊空襲瓜加林,但被日軍發現,並派戰機攔截,雙方爆發空戰。艾塞克斯號及列星頓號的轟炸機隊試圖轟炸機場及礁湖內的軍艦,但因情報失準,效果不彰;兩艦的41架SBD及36架TBF,只擊傷五十鈴號朝風丸;F6F則摧毀地面16架戰鬥機及3架轟炸機;[15]另一方面,企業號與約克鎮號集中攻擊環礁南端的軍港,擊沉三艘補給艦,並擊傷長良號,摧毀18架水上飛機。整場空襲,美軍只損失五架飛機。[16]

空襲後鮑奈取消第二波攻擊,撤出瓜加林海域。[16]10時至11時,艾塞克斯號等艦開始回收飛機;正午約克鎮號則派29架飛機攻擊沃特傑環礁,以削弱日軍空中力量,減低航母受襲風險;僅四分鐘後,日軍15架九七式轟炸機由海平面低飛而至,避開雷達偵測,並分別以魚雷攻擊列星頓號及約克鎮號,但無一命中,攻擊的飛機則多半被美軍擊落。下午3時約克鎮號回收攻擊機隊,艦隊加速撤離,以避免日機夜襲;然而海面大浪,延緩艦隊速度,至傍晚艦隊仍未離開日軍轟炸機的作戰半徑。[17]入黑後日機開始在艦隊上空盤旋,並斷續攻擊艦隊;將近半夜,列星頓號被一枚魚雷擊中,舵機一度卡死,但美軍迅即搶修,艦體損傷輕微。[18]5日東京玫瑰在電台宣告日軍已擊沉列星頓號;美軍艦隊在6日於外海補油,到9日返抵珍珠港休整。[19]

1944年1月6日,第58特遣艦隊(Task Force 58,第五艦隊下的快速航空母艦艦隊)編成,由密茲契少將指揮;艾塞克斯號編入蒙哥馬利指揮的第二分隊(Task Group 58.2),並擔任旗艦;同行的航空母艦尚有無畏號卡伯特號[20]16日艦隊離開珍珠港,支援即將登陸瓜加林的美軍。[6]29日早上,艾塞克斯號空襲瓜加林北部的萊島(Roi island),摧毀該處的機場,同時擊毀爪加林所有的日軍戰機;當晚分隊的戰艦南達科他號北卡羅來納號阿拉巴馬號炮擊了萊島;而艾塞克斯號則在30日再作空襲。[21]

1月31日,美軍開始登陸瓜加林,同時佔領無人防守的馬久羅瓜加林戰役爆發;當日艾塞克斯號掩護陸戰隊登陸,並作空中支援,直到2月3日美軍完全佔領環礁為止。4日艾塞克斯號前往馬久羅稍作休整,[22] 在12日則往空襲特魯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特魯克島建立海軍基地,儼如美國之珍珠港。武藏號大和號長門號均於此下錨;但環礁內的日艦,大多在美軍空襲前撤返日本。2月17日美軍艦隊開始攻擊;密茲契在日出前先派F6F奪取制空權,再命後至的18架TBF攻擊跑道上的飛機;第一波攻擊後,日軍空中力量大受打擊,環礁上的365架飛機,只有約100架未有受損;[23]清晨美軍艦隊的輕型航空母艦又派轟炸機攻擊島上設施及礁湖軍艦。

傍晚7時,六架裝有雷達的九七式轟炸機發現美軍艦隊,並伺機攻擊;約克鎮號曾在9時派夜戰F6F前往攔截,但失敗告終;這使無畏號在10時11分被魚雷擊中,被迫撤回珍珠港維修;而艦隊在18日再空襲特魯克島兩次,於中午撤走。兩日空襲,美軍擊沉了三艘輕巡洋艦、四艘驅逐艦及若干艘運輸艦。[24]艦隊稍後前往埃尼威托克島(Eniwetok),協助美軍登陸;由於登陸順利,20日艾塞克斯號所屬的第二分隊,與第三分隊改往攻擊塞班島天寧島關島;此行約克鎮號替補無畏號於第二分隊之空缺。[6][25]22日及23日,艾塞克斯號等艦共派五波飛機空襲三島,同時作攝影偵察,然後撤回馬久羅休整。[25]

艾塞克斯號於3月4日返回珍珠港,預備返國維修。6日艾塞克斯號前往三藩市,並在10日進入乾船塢;[6]期間艾塞克斯號改建艦島、換上新式SK雷達及在飛行甲板安裝兩座彈射器。

馬里亞納群島與小笠原群島

 
1944年5月27日,艾塞克斯號、聖哈辛托號(後方)及胡蜂號(背景)剛於日前空襲威克島,正返回馬久羅。三艦此時正轉向迎風,預備派出飛機執勤。返回馬久羅後,艾塞克斯號將往空襲小笠原群島,然後參與菲律賓海海戰。

4月16日,艾塞克斯號離開三藩市,並於20日抵達珍珠港。24日至28日,美軍新成立的第十五航母航空聯隊(Air Group 15,今第十五航母航空大隊英语15th Carrier Air Group)在艾塞克斯號上訓練;該聯隊由日後的海軍第一王牌飛行員麥坎貝爾(David McCampbell)領軍。[26]訓練結束後,聯隊被派駐艾塞克斯號。5月3日,艾塞克斯號、胡蜂號聖哈辛托號及一應護航艦隻前往馬久羅,於8日抵達。[27]第五艦隊的其他航空母艦尚未全數返回,亦需時休整。為善用時間,胡蜂號、艾塞克斯號及聖哈辛托號臨時組成第六分隊(Task Group 58.6),由第二分隊的蒙哥馬利少將指揮,前往空襲南鳥島威克島。19及20日,艾塞克斯號等空襲了南鳥島;又於26日空襲威克島。31日,艦隊進行夜間戰鬥演習,在6月1日返回馬久羅。[27]

此時美軍正籌劃進攻菲律賓;美國陸軍航空軍分別於6月3日及9日空襲帛琉沃萊艾島(Woleai)及雅浦島。6日第58特遣艦隊前往空襲馬里亞納群島,以削弱日軍空中力量;艾塞克斯號編入赫利爾(William K. Harrill's)少將指揮的第四分隊(Task Group 58.4),並擔任旗艦;分隊尚有蘭利號及科本斯號兩艘輕型航母。[28]11日四支分隊空襲了關島天寧島塞班島;12日克拉克的第一分隊調往空襲關島,而艾塞克斯號等三支分隊則繼續轟炸天寧島與塞班島;當日艾塞克斯號的偵察機發現日軍補給船隊撤離塞班島,返航日本,分隊隨即發動攻擊,並擊沉一艘魚雷艇、三艘驅潛艇(Subchaser)、十艘運輸艦及多艘漁船。[29]13日各分隊繼續轟炸諸島,為即將登陸美軍清場。14日晚艾塞克斯號所屬的第四分隊與第一分隊調往北方,空襲小笠原群島[30]而美軍陸戰隊則在15日開始登陸塞班島。

6月15日兩分隊抵達小笠原群島外海。斯普魯恩斯上將命克拉克於16日發動一波空襲,然後撤返,以預備與日本艦隊交戰;但艦隊既已離目標不遠,克拉克下令在15日下午先攻擊硫磺島父島母島,再於16日發動另一波空襲。下午2時30分,艾塞克斯號、約克鎮號與大黃蜂號等派戰機攻擊硫磺島機場;在半小時後又空襲了父島及母島,共擊落20架零戰,摧毀地面七架飛機。[31]晚上海面天氣轉差,颳起狂風大浪,16日早上克拉克取消空襲父島,自領第一分隊空襲較南的硫磺島,然後在海上加油,再撤返馬里亞納海;艾塞克斯號的第四分隊則先往南航行,在17日空襲了帕甘島(Pagan Island)的小機場。18日艾塞克斯號原定在海上補油,但此時斯普魯恩斯發現日本艦隊離開菲律賓,前來支援馬里亞納,故命北上的兩支分隊即時返回會合,以迎擊日本艦隊。四支分隊在當日正午於塞班島以西海域會合,並開始搜索日軍的第一機動艦隊[32]由於第四分隊只有艾塞克斯號為大型航空母艦,故密茲契將之留在第一分隊後方,主力為艦隊防空。

菲律賓海海戰

 
1944年5月,艾塞克斯號正在停泊,並即將空襲小笠原群島。一個月後菲律賓海海戰爆發。

6月18日下午,日軍偵察機發現美軍第58特遣艦隊。小澤治三郎欲善用日機較遠的續航距離,命艦隊避開美軍攻擊範圍,留待19日與關島的日機一舉進攻;而此時斯普魯恩斯仍未得悉日軍艦隊確實位置。密茲契於半夜提議艦隊向西前進,使航空母艦可趕及在19日早上進入作戰半徑,派飛機攻擊日軍艦隊,但斯普魯恩斯以掩護塞班島登陸部隊為先,命艦隊於晚上繼續向東撤,待日出後才再向西推進,以免遭遇日軍埋伏。日出前,日軍偵察機多次發現美軍艦隊,但美軍仍未掌握日軍動向。[33]次日菲律賓海海戰爆發。

19日早上5時30分,蒙特利號一架F6F發現兩架日機,並擊落一架,海戰正式展開。[34]6時30分,貝勞森林號在關島發現日機,稍後美軍派飛機空襲當地。[35]7時30分,日軍偵察機發現部分第四分隊艦隻,但後續偵察機被艾塞克斯號及蘭利號等擊落。小澤稍後在8時30分、56分、10時及11時派出四波攻擊,每波攻擊的出擊架次分別為69架、128架、47架及82架(大鳳號翔鶴號均於早上出擊後被潛艇攻擊,下午沉沒)。[36]

第一波攻擊由西面直指美軍艦隊,於10時被威利斯·李中將的戰艦雷達發現;23分艦隊開始派戰機攔截。此時日機離艦隊只有72英里(116公里),但卻因浪費過多時間重整陣形,令美軍戰機得以及時爬升攔截。[33]艾塞克斯號的第15戰鬥機隊(VF-15)迅即擊落17架;企業號、列星頓號、碉堡山號、科本斯號及普林斯頓號等戰機亦出動攔截,驅逐大半來犯日機;[37]最終日軍只有一架轟炸機成功突圍,在49分投彈命中南達科他號;這也是整場海戰中日軍僅有的一次直接命中;而日機第一波攻擊只有27架成功返航。[38]

日軍第二波攻擊在11時7分為美軍雷達所發現;半小時後麥坎貝爾率領的12架F6F率先攻擊日機,其他航艦的F6F則在稍後加入;最後美軍擊落最少70架飛機,其中麥坎貝爾自己亦擊落了五架;日機則只有31架飛機成功返航,攻擊無一命中。[39]

第三波攻擊由北面進攻,在下午近1時為美軍發現。此次美軍戰機未能有效攔截,只擊落七架飛機;幾架日軍轟炸機更突破防守,向艾塞克斯號投彈,但無一命中。[40]此時列星頓號的一架SBD轟炸機在關島脫隊飛行,發現機場已泊有近30架日機,但轟炸機的穿甲彈無法有效攻擊機場。第二分隊指揮蒙哥馬利隨即命碉堡山號的飛機前往協助;艾塞克斯號的部分機隊亦在稍後加入攻擊。[41]

第四波攻擊於下午2時由南面進攻,33架往北攻擊美艦,另外49架則留在關島西南海面索敵;此時美軍戰機正降落補油,攔截再次失效,部分日軍轟炸機得以切入美軍艦隊;稍後日機先後投彈轟炸胡蜂號及碉堡山號,但無一命中。23分麥坎貝爾與另外六架F6F再由艾塞克斯號起飛,與科本斯號及大黃蜂號的飛機攻擊關島;此時艾塞克斯號的雷達發現餘下的日機,正前往關島降落,美機隨即追擊,並擊落30架飛機;麥坎貝爾個人則再擊落兩架;成功降落的19架日機亦受重傷,最終只有九架飛機可繼續使用。[42]

整日戰鬥,日軍損失接近315架飛機,其一面倒之戰況,使美軍戲稱當日戰鬥為「馬里亞納射火雞大賽」[註 2];當日艾塞克斯號的戰機共擊落了63架飛機,而所屬的第四分隊共擊落82架。[43]

6月20日艾塞克斯號被派往攻擊關島一帶的日軍據點,[43]而另外三支分隊則往西追擊日軍艦隊,擊沉了飛鷹號,並擊傷多艘艦隻。海戰結束後,日軍第一機動艦隊只剩下35架飛機可用。[44]艾塞克斯號與第二及第三分隊於23日往埃尼威托克休整,於24日抵達。稍後艾塞克斯號的第四分隊再往空襲馬里亞納群島至7月4日,於6日再返抵埃尼威托克休整。[45]9日美軍佔領塞班島。

7月14日艾塞克斯號離開埃尼威托克,與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前往馬里亞納,轟炸關島與天寧島的日軍據點,協助美軍登陸兩地。21日及24日美軍分別登陸關島北部及天寧島,並於8月10日及2日佔據兩島。美軍重奪關島後,艾塞克斯號停止攻擊,返回埃尼威托克休整,於13日抵達。[45][46]

菲律賓

 
1944年11月25日,一架神風自殺飛機撞上艾塞克斯號甲板,造成艦上多人死傷。

8月24日,艾塞克斯號離港,前往空襲帛琉,預備支援美軍登陸。[46]26日,海爾賽接替斯普魯恩斯,指揮美軍艦隊。由於海爾賽為第三艦隊司令,故快速航空母艦編隊亦更名為第38特遣艦隊(TF 38)。此時艾塞克斯號被編入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少將的第三分隊(Task Group 38.3),同行航空母艦有列星頓號(照舊為第38特遣艦隊旗艦)、蘭利號及普林斯頓號。[47]

艾塞克斯號於9月6日至8日轟炸了帛琉;再於9日至14日往返攻擊宿霧外海、中菲律賓與棉蘭老島等地。15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登陸帛琉,艾塞克斯號於當日在外海補油,並巡弋至18日。21日至24日,艾塞克斯號改為空襲呂宋,摧毀多架戰機,並攻擊了日軍補給艦;而美軍則於23日佔領無人防守的烏利西環礁(Ulithi Atoll)。25日艾塞克斯號前往帛琉港補給,於27日抵達;其時美軍尚未佔領帛琉,艦隊僅在日間補給,於晚間出海,以免被日軍夜襲。[48]

臺灣空戰

10月1日,艾塞克斯號前往烏利西休整;但在兩日後,當地受颱風吹襲,艾塞克斯號只好出海避風,在4日再入港下錨。7日艾塞克斯號離港,於外海與另外三支分隊會合,前往空襲沖繩島。10日艦隊大舉攻擊沖繩,出擊架次高達1,396架,重創沖繩港口。此時豊田副武估計美軍將空襲臺灣,命在台的福留繁預備迎戰;此時日軍駐臺戰機約有230架。[49]

一如日軍所料,12日美軍艦隊往南空襲臺灣。海爾賽派第一分隊空襲台灣南部;第二分隊空襲台灣北部;艾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空襲臺灣中部;第四分隊則集中攻擊高雄。清晨各艦派戰機作第一波攻擊;福留繁則派戰機攔截,同時派轟炸機攻擊美軍航母,臺灣空戰爆發。美軍在空戰明顯佔優,第一波攻擊後,日軍只剩下60架戰機可用;第二波攻擊後更全被摧毀,沒有戰機可迎戰第三波攻擊;福留繁的指揮部亦在空襲後夷為平地。傍晚日軍魚雷機發現美軍艦隊,陸續展開攻擊,但無一成功,更損失42架。美軍當日出擊數達1,378架次,只損失48架飛機。[50]

13日艦隊再次空襲台灣,出擊數下降至974架。傍晚美艦隊被日軍攻擊;富蘭克林號輕微受損,無人傷亡;而坎培拉號則被魚雷重創,要由拖船協助離開戰場。14日艦隊派146架戰機及100架轟炸機再次攻擊臺灣,順道掩護坎培拉號撤退;陸軍航空軍則在中國大陸派109架B-29轟炸高雄。當晚日軍魚雷機再次夜襲,侯斯頓號被魚雷重創,一度下令棄船;由於兩艘受創巡洋艦離台灣及先島群島僅90英里(140公里),海爾賽於15日命三艘巡洋艦及八艘驅逐艦組成拯救小隊,協助兩艦拖行;又派科本斯號及卡伯特號作空中支援。艦隊則緩緩向西南撤走。[51]

15日第四分隊往空襲呂宋;日軍則於當日及16日再次空襲拯救小隊;侯斯頓號於16日再被一枚魚雷擊中,入水超過6,300噸,艦長一度決定棄船,但同行驅逐艦決定繼續拖行。此時東京電台稱美軍第三艦隊已受重創。海爾賽得悉後,認為日軍誤判拯救小隊為第三艦隊,索性順水推舟,以拯救小隊作餌,引誘日軍攻擊;而艾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則掩護小隊以北,伏擊由日本以來的飛機。16日早上,日軍命那智號足柄號等由瀨戶內海出發,往南追擊,卻在沖繩外海被碉堡山號兩架飛機攻擊。此時福留繁得悉美軍航空母艦未有受損,命巡洋艦隊即時撤退。美軍埋伏雖然失敗,兩艘重創軍艦仍得而撤走,在27日終於抵達烏利西。[52]

17日艾塞克斯號往南行駛,以支援美軍重奪菲律賓;[53]而小澤治三郎則命艦隊阻止美軍登陸,並以自身航空母艦為餌,引開美軍艦隊,由栗田健男第二艦隊到雷伊泰攻擊美軍登陸部隊;稍後因此引發雷伊泰灣海戰。美軍在20日開始登陸獨魯萬市,而麥克阿瑟則在當日下午登上灘頭,宣告自己重返菲律賓。

雷伊泰灣海戰

 
1945年2月10日,第五艦隊魚貫離開烏利西,前往空襲日本。這是美國海軍繼空襲東京後首次進攻日本本土。相片由第三分隊的碉堡山號拍攝,前方為分隊的輕型航母科本斯號,及旗艦艾塞克斯號。六日後第三分隊的飛機將率先進攻東京灣;而三個月後,碉堡山號將因自殺飛機襲擊而重創。

10月21日,艾塞克斯號派戰機空襲民都洛的日軍機場。[53]23日,美軍潛艇發現日軍艦隊,並擊沉愛宕號摩耶號,重創高雄號。此時海戰近在眉睫,但美軍未有投入全部航空母艦;第一分隊在22日前往烏利西補給,要到24日才調返菲律賓。[54]艾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在波利略島(Polillo Islands)以東巡航;第二分隊在聖貝納迪諾海峽(San Benardino Strait)以東;第四分隊則在雷伊泰灣東面海域。[29]

24日早上,美軍三支航空母艦分隊繼續索敵。8時12分,無畏號一架偵察機發現栗田健男的中央艦隊,包括大和號及武藏號等艦,正進入錫布延海;僅15分鐘後,海爾賽越過密茲契的航艦指揮權,命各分隊即時派飛機攻擊日艦(第二分隊最接近日本艦隊,第三及第四分隊分別在其北面及南面),同時將第一分隊調返菲律賓。[29]

此時大西瀧治郎派出近60架飛機,由菲律賓飛往空襲第三分隊,為艾塞克斯號雷達發現;日機先遭遇麥坎貝爾等七架F6F由艾塞克斯號緊急起飛攔截,而普林斯頓號的F6F緊隨其後,日軍機團最終潰散。麥坎貝爾在這場空戰擊落九架日機,為美國海軍機師在太平洋戰爭之最;僚機羅西(Ensign Roy Rushing)少尉擊落六架;其餘五架F6F各擊落至少兩架;[55]然而,一架日軍彗星式轟炸機成功避過攻擊,並在厚雲下埋伏待機;9時38分,該機從雲團飛出,突襲第三分隊,並投彈攻擊普林斯頓號,使之爆炸焚燒;大火迅即波及艦上汽油,並引爆艙內六架TBF的魚雷。襲擊半小時後(10時10分),普林斯頓號的艦長下令棄船,僅留下滅火隊在艦上。此時小澤治三郎從航空母艦派飛機作第二波攻擊,於正午12時12分抵達;艾塞克斯號、列星頓號及蘭利號先後派F6F攔截;雖然有六至八架彗星成功突破投彈,不過無一命中。[56]普林斯頓號最終因受損嚴重,由美軍以魚雷自沉,於傍晚5時50分沉沒(諷刺的是,美軍首六發魚雷毫無作用,更有兩枚調頭,幾乎擊中發射魚雷的驅逐艦)。[57]

日軍派出第二波攻擊之際,艾塞克斯號及列星頓號於10時50分派少量轟炸機到錫布延海,攻擊日軍艦隊。無畏號及卡伯特號的第二分隊,分別於10時26分、12時45分及下午3時50分發動三波攻擊;艾塞克斯號及列星頓號的機隊於下午1時30分轟炸日艦;第四分隊則於2時15分作最後攻擊。當日美軍共出動259架次飛機攻擊中央艦隊,並擊沉武藏號,擊傷大和號、長門號及妙高號。[58]

栗田的中央艦隊在下午撤退,先避開美軍攻擊,稍後再嘗試進入雷伊泰灣。這使西村祥治的南方艦隊獨自進入雷伊泰灣,並在25日於蘇里高海峽遭美軍戰艦伏擊慘敗;[59]而艾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忙於救援普林斯頓號及攻擊中央艦隊,故此未有發現小澤的北方艦隊。最終小澤由第四分隊的偵察機,於24日下午3時40分及4時40分發現。[60]整日艾塞克斯號的機隊共擊落67架飛機。

24日晚上10時,海爾賽召集北面三支航空母艦分隊,以及李駐守於聖貝納迪諾海峽的戰艦北上,追擊北方艦隊的日軍航空母艦。各分隊於11時45分會合,海爾賽則將航空母艦隊交由密茲契指揮;而前往烏利西的第一分隊則在加速趕回菲律賓。至此小澤的誘敵計畫成功,粟田的中央艦隊在毫無抵抗下駛入雷伊泰灣。[61]

25日凌晨,美軍偵察機發現小澤艦隊大約位置;清晨密茲契命列星頓號先派偵察機前往索敵,並在發現日艦前命航空母艦派飛機升空,以爭取時間。7時10分偵察機發現日艦,第三分隊己升空的轟炸機率先攻擊,麥坎貝爾則負責在空中指揮攻擊。小澤雖早在7時便發現美機,但因艦載機折損過多,最終只能派出15架戰機防守。為使誘敵成功,小澤命瑞鳳號離隊吸引美軍攻擊。8時美軍第一波空襲抵達;艾塞克斯號及列星頓號的魚雷轟炸機開始攻擊瑞鳳號,但無一命中;無畏號的轟炸機則先後命中瑞鳳號及千歲號,擊沉後者;聖哈辛托號(或無畏號)的魚雷轟炸機亦命中旗艦瑞鶴號,迫使小澤將指揮轉移至大淀號秋月號亦在稍後被擊沉。[62]

8時22分,金凱德中將的第七艦隊被粟田的中央艦隊攻擊,以明碼向海爾賽求救;但海爾賽未有調動北上的艦隊,只命第一分隊加緊前往菲律賓;[63]10時尼米茲在珍珠港發電報給海爾賽,詢問第三艦隊何在,卻因解密問題而激怒海爾賽;要到11時15分海爾賽才命第二分隊及李的戰艦南下。此時兩分隊最快要到26日半夜才可抵達聖貝納迪諾海峽,且分隊必須在中途補油方可繼續前進,不可能追上粟田艦隊;[64]艦隊其他航空母艦則繼續攻擊小澤。美軍第二波空襲在9時45分開始,重創千代田號,並擊傷其他艦隻;下午1時10分美軍第三波空襲抵達,艾塞克斯號集中攻擊瑞鳳號,而列星頓號則集中攻擊瑞鶴號;前者中彈後加速逃離,而後者則逐漸失速傾側;第四分隊近兩波各40架轟炸機緊隨其後,並先後追擊瑞鳳號,終於將之重創;而瑞鶴號則在2時14分沉沒。45分美軍第四波攻擊抵達;由於伊勢號的防空火力密集,且中瀬泝大佐指揮得宜,迴避了美軍所有攻擊,美軍僅擊沉了重創的瑞鳳號。下午5時10分,美軍最後一波攻擊抵達,再次攻擊伊勢號;中瀬泝再次迴避,使美軍34次投彈,均無一命中;富蘭克林號發現日向號後亦發動攻擊,同樣無一命中。[62]此時航空母艦預備撤退,由巡洋艦追擊日軍艦隊;下午千代田號及初月號,分別於4時25分及11時被美軍炮火擊沉。[65]海戰於當日結束。整日美軍航空母艦出擊數達527架次(201架為戰機),但多波空襲僅擊沉了三艘航空母艦及一艘驅逐艦。[62]

26日艦隊望南前往菲律賓。27日艾塞克斯號空襲馬尼拉灣的日軍補給艦隊,並擊沉了藤波號[66]次日艾塞克斯號為首的第三分隊與第一分隊前往烏利西休整,分別在30日及29日抵達;[53]提康德羅加號於30日加入第三分隊;而麥凱恩中將則於同日接替密茲契,指揮快速航空母艦。[67]

雷伊泰島與呂宋

 
艾塞克斯號攻擊沖繩期間,日軍一顆空投炸彈在艦側外落水爆炸,艦體幸免於難。攝於1945年3月19日。

11月2日,第三分隊與第一分隊離開烏利西,前往雷伊泰,以進一步削弱日軍空中力量,並接替受神風特攻隊重創的第四分隊。[68]次日第三分隊被日軍潛艇攻擊,雷諾號重創,被迫折返烏利西;而艾塞克斯號等未有損傷,繼續前往菲律賓,在5日在波利略外海與第二分隊會合。[69]

三支分隊會合後,分別攻擊仁牙因灣、北錫布延海及馬尼拉灣三地的日軍機場及補給艦隻,並擊沉了那智號,摧毀地面多架飛機。下午艦隊旗艦列星頓號被自殺飛機擊中,多人死傷,麥凱恩被迫將旗艦由列星頓號轉至胡蜂號;而列星頓號在搶修後繼續作戰。6日艦隊再次空襲三地,麥坎貝爾於當日再擊落兩架飛機,總擊落數增至32架。傍晚艦隊到外海補油,第二分隊與受創的列星頓號返回烏利西休整修理,並由第四分隊接替;而麥凱恩則乘胡蜂號到關島搭載新聯隊,由薛曼在艾塞克斯號上暫時指揮艦隊,直至13日。[70]8日艦隊迴避颱風,於9日暫時到關島海域。[67]

此時日軍步兵多次乘運輸艦增援歐墨克市(Ormac),艦隊於10日取消補油,趕回菲律賓轟炸運輸艦,並先後擊沉了濱波號長波號島風號若月號及所有運輸艦。[71]13及14日,艾塞克斯號等集中攻擊日軍艦隻,以阻止日軍增援,又擊沉了木曽號曙號秋霜號沖波號初春號及十多艘運輸艦,並擊傷潮號,摧毀地面多架飛機。[67]15日艾塞克斯號與第三分隊返回烏利西休整,於17日抵達,其位置由第二分隊接替;艦上著名的第15聯隊亦離艦返國,由第四航空聯隊接替;同日麥凱恩改以第二分隊的漢考克號為艦隊旗艦。[72][73]

22日艾塞克斯號離港,再往空襲菲律賓,並接替第一分隊。25日各航空母艦轟炸呂宋等地的日軍艦隻,提康德羅加號擊沉了熊野號;艾塞克斯號與蘭利號亦擊沉多艘運輸艦。日軍再次以自殺飛機還擊,其中一擊撞入艾塞克斯號甲板,引起大火,並殺死15人,傷44人。[74]損管人員成功撲滅大火,30分鐘後艾塞克斯號已可再起降飛機。同日無畏號亦被自殺飛機擊中,要返回美國修理;漢考克號與卡伯特號則輕微受損。此時麥克阿瑟推遲登陸民都洛到12月15日,第三分隊在12月3日返抵烏利西修理休整。[67]

12月11日,艾塞克斯號等離開烏利西,前往呂宋。此時艦隊再次重編,艾塞克斯號繼續任第三分隊旗艦,與提康德羅加號、蘭利號及聖哈辛托號同行,指揮官仍為薛曼。[75]12日至16日,艦隊集中派戰機封鎖日軍機場,保護美軍登陸艦免受攻擊。日軍升空的飛機多被攔截及擊落。[76]

海爾賽颱風

17日艦隊在外海補油,但海面颳起強風,海面波濤洶湧,令艦隊作業困難,無法補油。惡劣天氣由艦隊以東的熱帶擾動引起;該熱帶擾動在烏利西以北形成,向西北偏西移動,並快速增強,亦即後來的颱風眼鏡蛇。由於海浪走向與冬季的東北風一致,海爾賽並未察覺颱風迫近。[77]

18日海面風浪加劇,但艦隊的天氣預報仍然錯誤,且氣壓於日出前一直穩定,海面繼續吹北風,故海爾賽命艦隊再次補油。此時風浪開始使艦隻脫隊;各艦匯報的天氣資料迥異,又造成更多混亂。上午10時,氣壓開始急降,風向同時呈逆時針,海面翻起巨浪;胡蜂號的雷達甚至拍到風眼,颱風顯然就在附近。海爾賽即時命艦隊往西南迴避;然而脫隊及較慢軍艦已無法脫離,甚至有驅逐艦通過風眼。最終美軍三艘驅逐艦沉沒;蒙特利號及科本斯號機庫起火,前者更要撤返珍珠港維修;相對之下,艾塞克斯號等大型艦隻損傷輕微,僅入水過多。[78]

傍晚4時,艦隊終於駛出風暴。6時天氣轉為明朗,艦隊開始搜救落海官兵。其時海爾賽尚未得悉有驅逐艦沉沒,直到次日凌晨方得知三艘驅逐艦失去聯絡。搜救後艦隊撤返烏利西,於24日抵達。[79][80]28日尼米茲批准艦隊在美軍登陸仁牙因灣後,進入南海;而艾塞克斯號亦在此時將兩個F6F戰機小隊換成F4U。[81]

12月30日,艦隊離開烏利西,並先後於1945年1月3日及4日空襲台灣及呂宋的日軍機場,卻因天氣惡劣,效果不彰。7日艦隊集中攻擊呂宋,再受惡劣天氣阻礙。9日美軍開始登陸仁牙因灣,幾乎沒有遭遇抵抗;而艦隊則往北空襲台灣及琉球群島,但惡劣天氣仍舊困擾艦隊,無法有效攻擊。[82]

南中國海

 
1945年5月,沖繩戰役期間,兩架SB2C俯衝轟炸機飛越第三分隊。下方為艾塞克斯號;中央為華盛頓號戰艦;背景為一艘長艦體艾塞克斯級及獨立級航空母艦。沖繩戰役時美軍經常受神風自殺飛機襲擊,航空母艦往往因受損而要撤返修理,分隊的編組亦無常制,整體以兩至三艘艾塞克斯級配上一艘獨立級。

1月10日,艾塞克斯號等快速航空母艦穿過巴斯海峽,前往空襲法屬印度支那的日軍補給。海爾賽認為伊勢號、日向號及部分日軍戰艦,在雷伊泰灣海戰後撤到越南,故先攻擊金蘭灣[83][84]

12日艦隊抵達越南外海。凌晨3時30分,第五分隊的夜戰航空母艦先派飛機偵察。早上6時40分,戰艦及巡洋艦等往炮轟金蘭灣的戰艦。到7時30分,第一、二及三分隊的航空母艦開始派飛機空襲。[85]整日艦隊出擊數達1,465架次,部分飛機更沿海岸搜索目標轟炸,攻擊範圍遍佈越南南部。艾塞克斯號為首的第三分隊,分別空襲了歸仁西貢,並擊沉了香椎號、兩艘護航驅逐艦、九艘滿載的運輸艦及一艘油船;被日軍俘虜的法國巡洋艦拉莫特-皮凱號(La Motte-Piquet)亦在金蘭灣被擊沉。最終美軍共擊沉45艘日軍軍艦及商船,並摧毀多艘油船。由於港內沒有日軍戰艦,美軍的炮艦在早上8時已經撤返。晚間艦隊撤往東面補油,並迴避颱風。海面大浪使艦隊到14日才完成補油。[86]

15日上午艦隊空襲了高雄及左營港,並擊沉了旗風號松號。低能見度使空襲成效欠佳。[87]下午艦隊再次西進,並於16日空襲了香港廣州海南。惡劣天氣及密集防空火炮雖令空襲多有阻滯,但美軍仍擊沉多艘運輸艦。17日東北季候風加強,迫使艦隊撤回呂宋西面海域補油,然後再次空襲台灣。[88]

21日早上,艦隊開始派飛機攻擊台灣各地機場及海港。中午日軍的自殺飛機發現第三分隊,隨即展開攻擊;蘭利號先於12時6分被兩枚小炸彈擊中,受損輕微;8分提康德羅加號被自殺飛機擊中,引發大火,艦長亦身受重傷,迫使薛曼改變分隊航向,以配合滅火;此時第二分隊亦遇襲,未有受損;50分第三分隊再遭遇自殺飛機,提康德羅加號被第二架自殺飛機擊中,但火勢在下午受控;而馬多克斯號(USS Maddox, DD-731)亦因自殺飛機攻擊受損;[89]漢考克號於同日因飛機降落意外而爆炸起火,但損毀不大。傍晚提康德羅加號撤返烏利西,而艾塞克斯號等則往北航行,預備空襲沖繩島硫磺島

22日,艦隊空襲了沖繩,並作詳細攝影偵察,搜集情報,以作日後登陸之用。晚上艦隊撤走,於26日返抵烏利西休整修理。[90][91]同日斯普魯恩斯接替海爾賽指揮美軍艦隊,編制上改為第五艦隊,而快速航空母艦編隊亦再次易名,為第58特遣艦隊(TF 58),由密茲契指揮。[92]

沖繩島、硫磺島與日本

 
1945年5月20日,沖繩戰役期間,艾塞克斯號正在海上航行。飛行甲板上停泊了F6F及F4U--此行亦是F4U首次在美國航空母艦上應用。長期作戰使艦上官兵疲憊不堪,不久後艾塞克斯號為首的第三分隊,將撤返雷伊泰休整。

2月10日,第五艦隊魚貫離開烏利西,前往空襲日本本土。此時快速航空母艦編隊再有調動:艾塞克斯號續任第三分隊旗艦,同行的航空母艦有碉堡山號(第58特遣艦隊旗艦,15日與艦隊會合)及科本斯號;薛曼繼續指揮分隊;而斯普魯恩斯則以第三分隊的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為旗艦。[93]艦隊先往東北,於12日在天寧島與陸戰隊作演習,然後加速往北前進,準備空襲東京

2月16日,艦隊先派五波戰機,掃蕩東京灣一帶的機場。第三分隊的戰機率先抵達東京上空,又攻擊了港口設施;而第二分隊雖遭遇近百架日機攔截,但擊落近40架。[94]中午密茲契派轟炸機空襲東京大田區等地的工廠;傍晚則派夜間戰鬥機攻擊機場。17日艦隊前往硫磺島,預備支援即將登陸的美軍。第四分隊於當日攻擊了父島及母島;第二及第三分隊則到硫磺島以西,將直接支援搶灘的陸戰隊;其他分隊則往南補油。[95]18日艾塞克斯號等艦再次空襲父島,然後待命;美軍戰艦則連日炮擊岸上設施。[96]

2月19日,美國陸戰隊開始登陸硫磺島,硫磺島戰役爆發。艾塞克斯號等主要為艦隊及登陸部隊防空,偶爾亦轟炸艦炮不可及之日軍據點。由於艦載機的凝固汽油彈大多未有爆炸,故效果不佳。日機整日斷續侵擾艦隊,但多次攻擊均告失敗。[97]21日兩分隊空襲父島及母島;而第五分隊則加入日間戰鬥,支援灘頭部隊。薩拉托加號甫進入執勤海域,即遇襲受創,被迫撤返美國維修,自此未再參與戰鬥;俾斯麥海號更被自殺飛機擊沉,企業號因此要獨自擔任夜戰航空母艦,並連續174小時派出及回收飛機,直至3月2日。23日艦隊到外海補給,然後改道北上,再次空襲日本本土。[98]

25日早上,艦隊派機隊空襲東京,卻因天氣惡劣,幾乎無功而返。下午密茲契中止所有飛行作業,欲改於次日空襲名古屋,然而海面天氣進一步惡化,翻起大浪,使艦隊無法及時進入攻擊範圍。26日早上,密茲契取消攻擊,命艦隊於次日補油,然後攻擊沖繩島;第四分隊則在補油後到烏利西休整。3月1日,艾塞克斯號等空襲沖繩島,並作詳細攝影偵察。當晚艦隊撤回烏利西休整,於4日抵達。[99]12日第四聯隊離開艾塞克斯號,調返美國,由第83聯隊接替。

3月14日,艦隊離開烏利西,前往支援沖繩戰役,並先空襲九州,削弱該處的日軍空中力量。此時艦隊編制再稍有調動;卡伯特號加入第三分隊。[100]

3月18日上午,艦隊開始派出機隊,空襲九州各地機場,但宇垣纏在美軍攻擊前,已派出僅餘的飛機升空,正前往攻擊第四分隊,故美軍收獲不大。企業號先於早上被日軍炸彈擊中,但未有引爆;無畏號成功攔截自殺攻擊,艦體輕微受損;下午約克鎮號被炸彈擊中,艦體爆炸,在搶修後繼續作戰。

同日,美軍偵察了神戶吳市,發現日軍於港內的大批軍艦,故密茲契於19日命艦隊空襲瀨戶內海,最終擊傷大和號、日向號、榛名號、生駒號葛城號龍鳳號天城號鳳翔號海鷹號、利根號及大淀號;但美軍亦遭日機反擊,胡蜂號被炸彈擊中爆炸,造成多人死傷,在搶修後繼續作戰;而富蘭克林號則身中兩枚炸彈,起火爆炸,一度失速,更幾近沉沒。戴維森在離艦後,將旗艦轉到第三分隊的漢考克號(後者臨時加入第二分隊),並建議艦長棄船,但為艦長拒絕。最終富蘭克林號在多艘艦隻協助下,緩緩撤走。企業號及部分第四分隊軍艦調往第二分隊,以掩護其撤退。[101]艾塞克斯號與碉堡山號於當日也多次遇襲,但未有受損。[102]

3月20日艦隊往南撤退,但繼續派飛機轟炸九州南部機場;下午第二分隊再遭遇自殺飛機攻擊,一艘驅逐艦受損,而企業號的甲板則被友軍防空炮擊中。21日第一分隊遭到MXY-7櫻花特別攻擊機襲擊,將之悉數擊落。傍晚胡蜂號轉到第二分隊,而聖哈辛托號則加入第一分隊。各艦於22日到外海補油,而企業號、胡蜂號及富蘭克林號等艦則分別撤返烏利西及美國修理;第二分隊要到4月才重返戰場。[103]23日起,艦隊開始日復日空襲沖繩島,偶而亦空襲硫磺島,各分隊則輪流在海上補油。4月1日,美軍開始登陸沖繩島,艦隊繼續提供空中支援。[104]5日企業號返回,並加入第四分隊;6日日軍派出355架自殺飛機及341架轟炸機,攻擊美軍登陸區的艦隻,並擊傷多艘;而美軍艦隊則勉強守住攻擊。當日艦隊估計己方擊落249架,而艾塞克斯號則估計擊落約70架戰機,佔第三分隊大半。[105]晚上美軍潛艇發現大和號及其他軍艦離開豐後水道,密茲契召集所有航空母艦北進迎擊。[106]

坊之岬海戰

4月7日上午8時23分,艾塞克斯號的偵察機發現大和號。[107]斯普魯恩斯曾打算命戰艦迎擊,但為免登陸部隊遇襲,將任務交給航空母艦。9時15分密茲契先派16架戰機再作偵察,並命第一及第三分隊預備攻擊。此時第四分隊仍忙於掩護沖繩,要到45分才進入作戰距離。[107]10時起各艦開始派飛機前往攻擊,並持續至下午2時。[108]大和號接連中彈,快速向左舷傾側,最終在23分爆炸沈沒;日軍亦損失了矢矧號濱風號磯風號朝霜號霞號,另外冬月號涼月號雪風號初霜號亦受損。美軍整日亦受自殺飛機侵擾;漢考克號於中午被一枚炸彈及飛機擊中,引發大火,到下午才恢復飛行作業。[109]

沖繩島、神風自殺飛機與日本投降

 
二次大戰後,不少艾塞克斯級成為多餘軍艦,成為所謂的封存艦隊(Mothball Fleet)。由前景數起為艾塞克斯號、提康德羅加號、約克鎮號、列星頓號、碉堡山號及好人理查號。攝於1948年4月23日布雷默頓普吉灣。

4月8日艦隊返回南方,支援沖繩作戰。同日蘭道夫號與艦隊會合,戴維森重建第二分隊,並以企業號為旗艦,同行艦尚有獨立號;9日漢考克號及卡伯特號則撤返烏利西修理。[110]由於日軍俘虜稱將在11日發動大規模自殺飛機攻擊,密茲契加緊戰機警備。11日日軍一如所料,在下午1時30分起大舉進攻;密蘇里號先於2時43分被一架自殺飛機擊中,受損不大;企業號於2時10分亦被自殺飛機擊中,爆炸起火,使甲板飛行作業停止48小時,再次撤返烏利西修理;艾塞克斯號在下午3時7分幾乎被擊中,炸彈在艦外落水爆炸,艦體輕微受損。整日日軍共派出近185架自殺飛機。[111]12日日軍集中空襲沖繩島的登陸艦隊,擊傷多艘美軍艦隻;同日羅斯福去世。[112]

美軍艦隊繼續支援沖繩美軍,並連日與日軍飛機空戰。15及16日,艦隊空襲了九州的機場,而日軍再派自殺飛機反擊;16日下午無畏號被自殺飛機擊中,艦體大火,於次日撤返烏利西修理;第二分隊於同日再次解散,蘭道夫號及獨立號則加入第三分隊。此後艦隊幾乎每日在沖繩外海與日軍自殺飛機交戰。[113]24日香格里拉號加入第四分隊;而第一分隊於27日撤返烏利西休整。[114][110]

5月6日,企業號再次與艦隊會合,而美軍與自殺飛機之對抗持續。11日上午,碉堡山號先後被兩架自殺飛機擊中,爆炸大火,多人死傷;密茲契將旗艦轉至企業號,而碉堡山號則返回美國修理。12日至13日,艾塞克斯號等空襲了九州及四國。14日企業號再被自殺飛機攻擊重創,於16日撤返美國修理,而密茲契則再次轉移旗艦,改設在第三分隊的蘭道夫號(最後於18日設於香格里拉號)。[115]

此時美軍航空母艦已連續多日在外執勤,艦隊上下亟需休整,但礙於戰況激烈,只能輪流返回後方休整。第四分隊在27日與艦隊會合;而海爾賽與麥凱恩於28日接替斯普魯恩斯及密茲契,分別指揮美軍艦隊及快速航空母艦,艦隊再次易名為第三艦隊。[110]艾塞克斯號的第三分隊則在29日前往雷伊泰休整,於6月1日抵達。6月4日,颱風康妮(Typhoon Connie)吹襲沖繩東面海域;由於海爾賽起初採用錯誤迴避路徑,再加上麥凱恩未有及時批准第一分隊自由運動,使第一分隊所有航空母艦均有損傷,幸而人命損失不大。[116]10日第一及第四分隊撤返雷伊泰,於13日抵達;[110]而美軍於22日基本佔據了沖繩島。

7月1日,第三艦隊離港出發,往空襲日本本土。艾塞克斯號仍留在第三分隊,同行艦有旗艦蘭道夫號、提康德羅加號、蒙特利號及巴丹號,分隊由波根指揮。[117]8日艦隊在沖繩外海會合,然後於10日空襲東京。攻擊後艦隊前往東北,欲於13日攻擊本州北部及北海道一帶,但因當日天氣惡劣延誤。

7月14日及15日,天氣好轉,艦隊大舉出擊,以轟炸B-29攻擊距離外的目標;相比沖繩作戰,日軍的反抗輕微,只有少量飛機有升空作戰,且均被擊落。艦隊空襲了室蘭市函館等地,擊沉橘號,並擊傷柳號,且擊沉或擊傷數十艘運輸艦及汽車渡輪,阻止日軍運煤南下;而美軍及英軍戰艦則在同日炮擊沿岸的大型工廠。16日艦隊到外海補油,並與英國航空母艦(編入美軍第37特遣艦隊)會合。17至18日,艦隊再次空襲東京灣。首日天氣欠佳,空襲幾乎無效;次日天氣稍為好轉,艦隊隨即出擊,並集中攻擊長門號;最終長門號為約克鎮號重傷,一度認為已經擊沉。空襲後艦隊前往日本西南,於21日至22日補油。[118]

7月24日、25日及28日,英美航空母艦艦隊前往轟炸瀨戶內海及吳市,集中攻擊日軍殘存軍艦,單在24日艦隊的出擊數便高達1,747架次,並擊沉伊勢號、日向號、榛名號、利根號、天城號、青葉號、大淀號、磐手號出雲號;擊傷葛城號、龍鳳號、海鷹號及北上號[119]

7月31日艦隊出海迴避颱風,於8月初在海上補給。此時尼米茲截獲情報,指日軍正於本州以北集結自殺飛機及部隊,欲突破美軍防線,降落到馬里亞納的B-29基地,命艦隊即時前往攻擊;正當艦隊航行之際,小男孩原子彈於8月6日在廣島上空爆炸。8日艦隊本州北部的機場;同日蘇聯正式向日本宣戰。9日美軍在長崎上空投下胖子原子彈;而艦隊則在9日及10日再次空襲本州,摧毀超過251架轟炸機,擊傷另外141架,使日軍最後反擊破滅。11日艦隊到外海補油;此時日本開始考慮投降條款。12日艦隊迴避颱風,再於13日至15日空襲東京。15日中午,裕仁天皇宣佈日本投降,艦隊即時中止當日的第二波空襲,但繼續攔截接近艦隊的日機。[120]

8月20日,艾塞克斯號調入第四分隊;並於26日獲頒總統單位嘉獎勳表(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褒揚艦隻及艦員於1943年至1945年間的服役表現。27日,海爾賽命部分軍艦駛入相模灣停泊,但航空母艦仍留在外海執勤,並派飛機偵察內陸,同時搜索戰俘營;稍後航空母艦在東京灣外聚集。

9月2日,日本代表在密蘇里號簽署和約,艾塞克斯號等艦派飛機飛越密蘇里號示威。5日艾塞克斯號搭載近千名乘客,前往華盛頓州布雷默頓普吉灣海軍船塢,於15日抵達,並進入港口停泊;它也是第一艘於戰後返國的美軍軍艦。

總括二戰,艾塞克斯號共參與了68次戰鬥行動;艦上機隊共擊落了1,531架戰機,並尚有800架未能確定;同時擊沉或擊傷了419艘船艦。[121]

退役改建

艾塞克斯號返國後未再航行,一直停泊在布雷默頓。由於戰後美軍經費大幅削減,且和平時期亦無須多艘軍艦服役,故艾塞克斯號甫一返國,海軍便預備將之退役。[122]1947年1月9日,艾塞克斯號退役,編入後備艦隊,並與其他多艘姊妹艦繼續在布雷默頓停泊。[123]

此時海軍正打算改裝艾塞克斯級,改善艦體性能,並使之可起降噴射機,以延長其服役壽命。此亦即後來的SCB-27A改建。1947年海軍先改裝了奧里斯卡尼號,然後再改建艾塞克斯號及胡蜂號。艾塞克斯號於1948年9月1日開始在布雷默頓乾船塢改建,並在1951年1月16日完成,於同日重新服役。[122]其時韓戰已開始半年有多。

韓戰

首次巡航

 
1951年9月16日,一架F2H在艾塞克斯號緊急降落時發生意外,撞向前部甲板的飛機,引發爆炸,甲板上的官兵慌忙走避。背景隱約可見朝鮮半島東海岸的陸地。在韓戰開始不久,海軍與空軍達成協議,海軍及陸戰隊的飛機將負責半島東面戰場;而空軍則負責西面。航空母艦作戰期間,往往靠近陸地,故此經常保持最高防空警戒,以防止米格-15突襲艦隊。

重返現役後,艾塞克斯號主要在美國西海岸試航。[124]1951年6月26日,艾塞克斯號離開美國,於8月8日途經珍珠港,前往日本,作首次韓戰巡航。

8月18日艾塞克斯號離開橫須賀,前往會合美軍艦隊,但在21日遭遇颱風瑪琦英语Typhoon Marge (1951)吹襲,艦體更因大浪而一度傾側25度,幸而甲板受損輕微。[125]22日,艾塞克斯號與第77特遣艦隊(Task Force 77)會合,並擔任旗艦,同行的尚有拳師號好人理查號新澤西號。早前美軍正嘗試以空中力量切斷地面鐵路,最終切斷志願軍的補給與運輸,阻止其推進。由於切斷鐵路成效不大,李奇微下令展開絞殺行動英语Operation Strangle (Korean War),改為切斷北韓的公路,並集中攻擊橋樑、隧道等要隘。[126]行動至此已開始近兩個月。艾塞克斯號的機隊隨即加入,與其他航空母艦日夜轟炸,同時支援炮擊元山的美軍艦隻。[125]不過美軍空中阻絕成效不大,志願軍及北韓軍隊既可快速搶修道路;又於沿路佈置防空炮,加劇美軍損失;而且道路的彈坑並不能使運輸車隊停駛,無法真正斷絕地面運輸。

8月25日,空軍派B-29轟炸羅先市。由於空軍的F-86無法作長距離掩護,艾塞克斯號派11架F9F及12架F2H掩護,但未遭遇米格-15[127]

9月16日,一架F2H緊急降落艾塞克斯號時發生意外,在著艦後躍起,飛過甲板上的三重攔截網,最後在前部甲板再次著陸,撞向右舷預備起飛的飛機,引發爆炸,造成三人死亡,四人失蹤及16人受傷,艦體輕微受損。[125]20日,美軍暫停絞殺行動,海軍將目標再改為切斷鐵路,並減少密接支援,以集中攻擊力量。[126]此前一日,艾塞克斯號剛好離開艦隊,前往橫須賀修理,並於21日抵達。[125]

10月1日,艾塞克斯號離開橫須賀,在3日與艦隊會合,繼續切斷北韓各地的鐵路。15日安提頓號加入艦隊。[128]29日,艾塞克斯號根據克拉克少將及陸軍的情報,派八架A-1突襲於甲山郡一建築群開會的朝鮮勞動黨成員,殺死144個黨員及376名士兵。[129]31日艾塞克斯號返回橫須賀休整,於11月2日抵達。[128]

11月4日至11日,艾塞克斯號進入船廠作短暫維修。12日艾塞克斯號再次出征,於14日與旗艦好人理查號等會合。艦隊繼續集中切斷北韓鐵路網,又為陸軍提供空中密接支援,並支援於元山港外的美軍艦隻。12月12日,艾塞克斯號前往橫須賀休整,於14日抵達。[130]

12月15日至25日,艾塞克斯號留在橫須賀休假,偶爾與其他航空母艦進行訓練。[131]26日艾塞克斯號離港,於28日與艦隊會合,與安提頓號及再次參戰的福治谷號同行。艦隊之任務依舊,繼續切斷北韓各地鐵路。[132]1952年2月1日,艾塞克斯號再到橫須賀休整,於3日抵達。[131]

2月18日,艾塞克斯號、安提頓號及威斯康辛號一同離開橫須賀,於20日與艦隊會合。菲律賓海號於不久前加入艦隊。[133]艦隊由分散攻擊改為集中切斷所有通往元山的鐵路,並攻擊高原郡、咸興市及興南港一帶的鐵路交匯處,幾乎癱瘓北韓東部的鐵路網。[132]3月5日艾塞克斯號將部分飛機轉移到福治谷號,然後返回橫須賀休整,於7日抵達。[133]11日艾塞克斯號啟程返國,途經珍珠港,於25日返抵聖地牙哥[134]

二次巡航

 
韓戰期間,兩架F2H噴射機在艾塞克斯號旁掠過。

返國後艾塞克斯號在港口休整。6月16日,艾塞克斯號離開聖地牙哥,作第二次韓戰巡航;不過艾塞克斯號未直接前往日本,而是先到菲律賓蘇比克灣。7月18日至24日,艾塞克斯號與南下的菲律賓海號一同在台灣海峽巡航警備;[135]期間於20日,鄧肯號(USS Duncan, DDR-874)從艾塞克斯號補油時,舵機突然失靈,撞向艾塞克斯號艦側,造成輕微損毀。26日艾塞克斯號抵達橫須賀,隨即進行修理。[135]

7月29日,艾塞克斯號離開橫須賀,前往會合艦隊,於8月1日抵達,同行的尚有好人理查號及拳師號。此時海軍開始改為攻擊北韓重要工業設施。6日拳師號因意外起火,艾塞克斯號派直升機救起落水官兵。[135]18及19日,艦隊為迴避颱風海倫(Typhoon Karen)而撤出戰區。

8月20日,艾塞克斯號與普林斯頓號分別派出43架及62架飛機,聯同空軍及海軍陸戰隊機組,空襲西海岸邊境南陽里(Namyang-ni)的補給點,摧毀多座建築。期間兩艦機隊曾遭遇米格-15,但雙方沒有交火。[136]29日艾塞克斯號又派機隊,與空軍等聯合空襲平壤[135]

9月1日,艾塞克斯號與普林斯頓號派出兩波飛機,攻擊於恩德郡邊境的阿吾地煉油廠(Aoji Oil Refinery),幾乎將之徹底摧毀;拳師號則派機隊空襲汶山(Munsan)的鋼鐵廠,及清津市的工業設施。各地因接近蘇聯邊境,幾乎沒有部署防空炮,使美軍空襲效果大增。[137]4日艾塞克斯號與拳師號一同返回橫須賀休整,於6日抵達。[135]

9月16日,正在休整的艾塞克斯號發現左舷彈射器故障,須要替換零件。在等待零件運抵日本前,艾塞克斯號於18日離港,並於20日會合艦隊,作短暫執勤;此時奇爾沙治號加入艦隊。21日艾塞克斯號前往佐世保市,於24日抵達,開始維修彈射器。[138]

9月27日艾塞克斯號再次離港,於28日與艦隊會合。[138]10月1日,艾塞克斯號被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9。5日艾塞克斯號空襲淮陽郡的運輸車隊。8日,海軍再次與空軍轟炸機聯合作戰,轟炸高原郡的防空炮陣及鐵路設施。B-29率先作高空轟炸,摧毀地面多座防空炮;然後海軍轟炸機再作後續進攻。由於地面防空力量在一開始便告摧毀,美軍未有損失飛機。[139]

10月9日,第七艦隊司令克拉克中將命艦隊開始改作切羅基攻擊(Cherokee Strikes)及密接支援;[140]當日艾塞克斯號、普林斯頓號及奇爾沙治號空襲了第十軍團(X Corps)迫擊炮射程外的步兵及補給;24日艾塞克斯號與好人理查號又空襲了惠山郡。11月1日艾塞克斯號往橫須賀休整,於3日抵達。[138]

艾塞克斯號在橫須賀休整至12日,於13日離港執勤。[141]16日艾塞克斯號與艦隊會合,並在17日與奧里斯卡尼號攻擊邊境城市清津;奇爾沙治號則攻擊了吉州。[141]18日艾塞克斯號與奇爾沙治號攻擊會寧市。同日奧里斯卡尼號的三架F9F,在艦隊45英里(72公里)外遭遇七架蘇聯的米格-15,並與之交火,擊落三架。[142]20日艾塞克斯號的左舷彈射器再次故障,但仍繼續執勤。22日艾塞克斯號與奇爾沙治號空襲金化(Kumwha,上甘嶺戰役一部分),摧毀數支陸軍迫擊炮射程外的火炮。[143]24日艾塞克斯號撤返橫須賀維修,於26日抵達。[141]

12月6日,艾塞克斯號完成修理,於8日會合艦隊,作最後一期的韓戰戰鬥。[144]9日艾塞克斯號於上午空襲慶源郡訓戎里(Hunyung-ri)的鐵路網,下午則空襲羅先市;好人理查號空襲了茂山郡的鋼鐵廠;奧里斯卡尼號則空襲惠山郡。[144]艦隊繼續作切羅基攻擊,但21日作切羅基攻擊的海軍飛機誤擊友軍,使攻擊一度暫停,到3月才恢復。[145]

艾塞克斯號等在12月27日起再次轉為切斷鐵路網,於30日再空襲羅先市。由於地面戰鬥開始加劇,艾塞克斯號等開始加強對地密接支援。[141]1953年1月10日,艾塞克斯號離開戰區,於13日返抵橫須賀,預備返國。[141]2月6日,艾塞克斯號返抵布雷默頓修理,結束第二次韓戰巡航,此後未再參與韓戰。[134]

太平洋艦隊

 
1960年1月12日,艾塞克斯號正在波濤洶湧的地中海巡航。此時艾塞克斯號已完成SCB-125改建,新設的斜角飛行甲板上有一架S2F反潛機;而前部的封閉艦艏則錯開大浪。不久前艾塞克斯號曾擔任艾森豪親善外交團的護航艦,並作傳媒中心。

返國後艾塞克斯號留在美國西海岸。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12月1日,艾塞克斯號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巡航警備,[134][146]並先後與胡蜂號、普林斯頓號、奇爾沙治號、塔拉瓦號及菲律賓海號等,在南海及菲律賓演練。[147]1954年3月13日,奠邊府戰役爆發。不久法國因戰事不利,在4月4日請求美國總統艾森豪派軍介入;而時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拉德福則建議海軍航空母艦待命。此時艾塞克斯號及胡蜂號正在菲律賓;而拳師號則在4月初前來接替胡蜂號;三艦隨即加緊演練,以隨時空襲越共。奠邊府最終在5月7日失陷;而艾森豪在英國反對下,亦無意派軍到越南。[148]艾塞克斯號恢復日常執勤,於1954年7月12日返抵聖地牙哥。[134]

11月3日,艾塞克斯號再次離港,往西太平洋巡航。[134][146]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進攻一江山島。2月8日,國民政府決定撤出大陳島,艾塞克斯號、約克鎮號、胡蜂號、奇爾沙治號及中途島號到台灣海峽支援。[146]3月艾塞克斯號訪問曼谷,於6月21日返回阿拉米達,並卸載聯隊。[146]7月艾塞克斯號北上布雷默頓普吉灣船塢,作SCB-125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及封閉艦艏。[146]

1956年1月3日,艾塞克斯號完成改建,再加入太平洋艦隊,仍留在西海岸。[146]7月16日至1957年1月26日,艾塞克斯號到西太平洋巡航,並到訪了神戶、佐世保及蘇比克灣。[134]稍後海軍將艾塞克斯號調到大西洋艦隊服役。

大西洋艦隊

6月21日,艾塞克斯號離開聖地牙哥,前往新母港佛羅里達州梅港(Naval Station Mayport)。由於改建後艾塞克斯號無法通過巴拿馬運河,故繞道合恩角,經智利瓦爾帕萊索巴西里約熱內盧,於8月1日抵達新母港。[122][147]9月3日至12日,艾塞克斯號參與北約大規模海軍演習反擊行動(Operation Strikeback)。除艾塞克斯號外,美軍亦派出無畏號、胡蜂號、塔拉瓦號、福萊斯特號薩拉托加號艾奧瓦號及威斯康辛號;英國則派出皇家方舟號鷹號壁壘號(HMS Bulwark R08)。演習模擬防守GIUK缺口;雖然艾塞克斯號仍為攻擊航母,卻搭載反潛用的S-2FHUP-2直升機[149]演習後艾塞克斯號返回母港。

1958年2月2日,艾塞克斯號首次到地中海巡航,並加入第六艦隊[134]稍後北約在西地中海舉行綠眼鏡蛇行動(Operation Green Cobra)海上演習,[146]艾塞克斯號亦有參與。期間艾塞克斯號曾到訪熱那亞那不勒斯康城帕爾馬巴塞隆那[134][150]演習後艾塞克斯號往東地中海,並到訪多座希臘港口,包括蘇達灣(Souda Bay,位於克里特西北部)、塞薩洛尼基羅得島雅典[134][150]7月14日黎巴嫩危機爆發時,艾塞克斯號正停泊在雅典以南的比雷埃夫斯[151]

黎巴嫩危機與金門砲戰

 
1960年,反潛航母艾塞克斯號正在地中海巡航。

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發生七月十四日革命,親西方的哈希姆王朝被推翻,伊拉克共和國成立。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旋即在黎巴嫩引發政治危機。早在前幾年,黎巴嫩國內的基督教派系伊斯蘭派系,就已為是否加入納賽爾領導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而劍拔弩張。恐於革命蔓延,親基督教派系的黎巴嫩總統夏蒙向美國求救,以免政權不保。[151]

美國總統艾森豪迅即答應夏蒙,並下令美軍登陸黎巴嫩貝魯特,藍蝙蝠行動(Operation Blue Bat)因此展開。7月15日清晨4時,正在停泊的艾塞克斯號緊急預備出發,並以直升機接回上岸的官兵,但到艾塞克斯號離開後,仍有27名軍官與81名水兵未能及時返艦,滯留希臘。[151]下午5時,即夏蒙求救後27小時,首批共1,700名陸戰隊在貝魯特以南登陸,只用了一小時就控制了整個城市;而艾塞克斯號於登陸期間,一直派FJ3與F2H在空中警備。[151]

革命同時波及約旦等地。約旦國王侯賽因一世倫敦求助,請求英國派兵登陸安曼支援。英國即時調動附近兵力,但17日只有先鋒200人登陸,加上以色列拒絕借出機場予英國軍機,使英軍沒有任何空中掩護;反觀美國陸軍及陸戰隊在18日作最後空降及登陸時,已投入約8,000名陸軍與6,000名陸戰隊。[151]艾森豪先向以色列施壓,迫使其開啟機場予英軍使用,又命艾塞克斯號及後至的薩拉托加號派飛機到約旦巡邏,掩護後續登陸的2,200名英軍。[151]20日美國於貝魯特四周完成佈防;同日胡蜂號由提雷尼亞海趕抵。艾塞克斯號於當日離開黎巴嫩,於23日抵達那不勒斯休整。[150]8月11日,侯賽因一世獲國內貝都因部落保證效忠,英軍開始撤出約旦;而黎巴嫩在9月大選後,由親基督教的福阿德·謝哈布接任總統,危機開始降溫。[151]。10月25日,所有美軍撤出黎巴嫩。[151]

艾塞克斯號抵達那不勒斯當日,解放軍炮轟金門,遠東地區局勢再次緊張。艾塞克斯號雖隸屬大西洋艦隊,仍於25日調往西太平洋,經蘇伊士運河趕往台灣海峽巡航,在約兩星期左右加入第七艦隊。[146][150]10月危機開始降溫,10月3日艾塞克斯號離開蘇比克灣,經新加坡可倫坡好望角里約熱內盧,於11月17日返抵梅灣。[134][150]

艾森豪十一國親善訪問

1959年8月7日,艾塞克斯號再次到地中海執勤。12月3日至22日,艾森豪開始其十一國親善訪問(Eleven-nation goodwill tour)。[152]艾森豪先坐飛機訪問意大利羅馬梵蒂岡,再到土耳其安卡拉巴基斯坦卡拉奇阿富汗喀布爾印度新德里伊朗德黑蘭及希臘雅典。訪問雅典後,艾森豪將乘坐德梅因號(USS Des Moines, CA-134)到北非,再坐直升機到突尼斯作兩小時訪問,然後再坐重巡洋艦到法國土倫[152]

為保護總統於海上安危,海軍籌劃了季候風行動(Operation Monsoon)。時在地中海的艾塞克斯號被編入護航艦隊,並用作訪問團的傳媒中心。[153]正當訪問開始不久,法國南部城市弗雷瑞斯瑪爾巴塞拱壩(Malpasset arch dam)因暴雨決堤,淹沒河谷的數個村莊及弗雷瑞斯的西半部。艾塞克斯號先駛到當地救援,[122]待艾森豪抵達雅典前才加入護航艦隊。艾森豪抵達土倫後,艾塞克斯號恢復日常執勤,於1960年2月26日返抵母港,結束巡航。[134]稍後艾塞克斯號到紐約布魯克林船廠改修,預備改作反潛航母。[154][155]

反潛航母

 
1961年聖誕節後,艾塞克斯號離開鹿特丹。艦上水兵在甲板排出的荷蘭語的聖誕快樂(Goede Kerst)。加入大西洋艦隊後,艾塞克斯號一直活躍於地中海及北大西洋,偶爾亦越過蘇伊士運河,到印度洋演習。

1960年3月8日,艾塞克斯號正式改編為反潛航母,舷號改為CVS-9,[123]母港改設在羅得島州昆錫點海軍基地(Quonset Point)。

9月6日,艾塞克斯號前往北大西洋,預備參與北約舉行的大型演習。[134]航行期間,艾塞克斯號與加拿大海軍在海上進行名為海沫行動(Operation Sea Spray)演習。[156]接著整個9月,艾塞克斯號、香格里拉號、薩拉托加號、英軍的皇家方舟號、競技神號(HMS Hermes, R12 )等北約軍艦,分別在挪威海比斯開灣,進行代號刺劍行動(Operation Sword Thrust)的反潛演習。[156]演習後艾塞克斯號先後訪問里斯本及那不勒斯,然後前往印度洋[157]

10月16日,艾塞克斯號抵達塞德港(Port Said),然後駛過蘇伊士運河,前往卡拉奇。[158]25日至11月10日,艾塞克斯號與中部公約組織(CENTO)海軍(主要為巴基斯坦海軍)參與代號第三次中央連結行動(Operation Midlink III)演習。[159]稍後艾塞克斯號返回地中海,在雅典稍作停留,然後與法國海軍作噴流行動(Operation Jet Stream)演習。[157]演習後艾塞克斯號經巴塞隆那及直布羅陀[157]於12月13日返抵昆錫點。[134]

豬灣事件

 
1964年11月10日,艾塞克斯號在近海執勤,一架S-2D反潛機剛剛起飛。

1961年3月,艾塞克斯號搭載1,200名陸戰隊員,離開昆錫點,前往古巴海域,預備登陸豬灣[149][160]事緣卡斯特羅於1959年在古巴建立共產政權;此時美國中央情報局欲利用部份流亡美國的古巴人,以將之推翻。17日流亡軍開始攻擊古巴。美軍一直避免直接介入戰事,故陸戰隊未有離艦登陸;而艾塞克斯號亦僅在19日開始有限的空中支援,派A-1到灘頭招引防空炮火,並保護流亡軍的B-26轟炸機,但仍有數架轟炸機被古巴擊落,四名美國志願飛行員死亡。[160]入侵最終失敗告終。由於入侵豬灣為機密行動,艾塞克斯號上下官兵均被嚴令保密。行動結束後艾塞克斯號於4月返港。[149]

艾塞克斯號分別在1961年7月及9月在西大西洋巡航,[149]又於10月至1962年2月到北大西洋,以為第三次柏林危機警備。[161][149]先後於鹿特丹蘇格蘭格雷納漢堡等地停泊,並開放予當地人參觀。1962年3月25日,艾塞克斯號進入布魯克林船廠,作現代化改建計畫(Fleet Rehabilitation and Modernization, FRAM II),以延長服役壽命;改建於9月25日完成。[161]

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美國已發現蘇聯在古巴建立導彈基地,其射程可及美國東部,威脅美國本土。事件到10月發展成古巴導彈危機[162]10月19日,甘迺迪總統決定封鎖古巴,海軍開始召集軍艦。[162]21日艾塞克斯號離開港口,前往古巴海域,並與其他軍艦在古巴800英里(1,300公里)(不久縮窄到500英里(800公里))外設下封鎖線。[134][149]24日甘迺迪公佈封鎖古巴行動,並要求蘇聯停建基地。[162]同日早上10時,海軍偵察機發現兩艘蘇聯貨船接近封鎖線,即時派巡洋艦前往攔截;不久偵察機又發現一艘蘇聯潛艇,潛藏在兩貨船之間。[162]艾塞克斯號即時前往攔截;艦長更派出艦上所有的反潛飛機與直升機,務必迫使潛艇浮出水面,否則可投下警戒性的深水炸彈;而若貨船拒絕調頭,飛機可攻擊兩艦的舵及螺旋槳,然後派人登艦。[162]稍後蘇聯船隻在封鎖線外停駛。[162]

消息在25分傳抵華盛頓。甘迺迪即時向海軍下令,若蘇聯船隻未超越封鎖線,不可擅自攻擊。[162]25日艾塞克斯號與基靈號攔截了貨船布加勒斯特號,但布加勒斯特號拒絕讓美軍登艦搜查。最終海軍認為貨船未有攜帶武器,准許其駛往古巴。[163]稍後艾塞克斯號與蘭道夫號等連日攔截追蹤蘇聯潛艇。[164]26日,蘇聯拒絕停建導彈基地;次日美國海軍向一艘潛艇投下警告性深水炸彈,幾乎令潛艇艦長發射核彈。數日後,美蘇之間達成秘密協議。蘇聯同意中止興建導彈基地,而美國則解除封鎖。危機方告結束。艾塞克斯號於11月14日返回母港。[134]

後續巡航與太陽神計畫

 
1964年12月3日,在近岸執勤的艾塞克斯號派出一架E-1B預警機。兩年前的古巴導彈危機,艾塞克斯號亦有參與,派預警機及反潛機追蹤蘇聯潛艇。

1963年1月至2月及5月至7月,艾塞克斯號留在昆錫點近海演練。[149]10月1日至12月22日,[149]艾塞克斯號到地中海巡航,並再次橫越蘇伊士運河往卡拉奇,與中部公約組織的軍艦作第六次中央連結行動(Operation Midlink VI)演習;參與國家包括巴基斯坦、土耳其及英國。[161]演習後艾塞克斯號經蘇伊士運河,到那不勒斯休整,於12月返抵昆錫點。[161]

1964年4月至5月,艾塞克斯號繼續在昆錫點近海演練。[149]6月,艾塞克斯號搭載312名美國海軍學院學生,到北大西洋訓練,並先後到訪勒阿弗爾哥本哈根朴次茅斯,然後到新英格蘭一帶作反潛演習。[161]稍後於彭薩科拉的列星頓號到船廠維修,由艾塞克斯號暫時接替其訓練航母一職。[161]7月20日,艾塞克斯號與加拿大海軍在大西洋作聯合反潛行動,[161]於8月返回母港昆錫點。[149]

1965年1月,艾塞克斯號再次出海執勤,並於3月到梅港考核飛行員。[161]稍後艾塞克斯號前往關塔那摩灣,作年度檢閱(Operational Readiness Inspection),然後到牙買加金斯敦稍作停留,於4月返抵昆錫點。[161]6月艾塞克斯號再次搭載海軍學院學生,到地中海訓練,並與北約軍艦作長期演練,於9月3日返抵昆錫點。[165]

1966年1月7日,艾塞克斯號進入波士頓船廠大修,耗費約六百萬美金。[166]6月10日艾塞克斯號完成維修,到加勒比海試航,於8月返回母港。[149]11月6日艾塞克斯號與核潛艇鸚鵡螺號等在北卡羅萊納州近海演習。期間艾塞克斯號轉換航線,預備與油船補油;在水下的鸚鵡螺號卻穿過艾塞克斯號的護航驅逐艦,並撞穿艾塞克斯號艦體,留下一個八呎大洞。[166]鸚鵡螺號即時浮出水面;而演習即時中止。艾塞克斯號於14日抵達波士頓船廠維修,於12月28日完成。[166]

維修後艾塞克斯號在近海試航,然後駛回母港昆錫點。[166]期間美國太空總署曾打算以艾塞克斯號為太陽神1號的救援艦,但太陽神1號未及於1967年2月發射,便在1月27日於地面意外起火,艙內三名太空人死亡,計畫亦因此告吹。5月29日,艾塞克斯號離開昆錫點,到北歐巡航演習,途經朴次茅斯、卑根、鹿特丹及漢堡等地,然後航向地中海,到訪那不勒斯、巴勒莫瓦萊塔羅塔島(Rota),於9月22日返抵昆錫點。[134][166]

1968年2月15日,艾塞克斯號再次到地中海巡航,並到訪那不勒斯、法國胡安港(Gulfe-Juan)及瓦萊塔,然後再到北歐,訪問鹿特丹、朴次茅斯及漢堡,於6月13日返抵昆錫點。[149][166]7月艾塞克斯號再次接替入廠維修的列星頓號為訓練航母,然後開始預備回收太陽神7號太空艙。[166]10月11日,太陽神7號成功升空,並在次日於艾塞克斯號以北13公里的大西洋海面濺落(Splashdown),稍後被打撈上甲板。

1969年1月3日,艾塞克斯號最後一次離港巡航,到彭薩科拉接替列星頓號為訓練航母,於2月6日返抵昆錫點。[166]3月艾塞克斯號航向波士頓船廠,預備退役。[166]

結局與榮譽

1969年6月30日,艾塞克斯號退役,並加入後備艦隊。[123]1973年6月1日,艾塞克斯號除籍,並以1,660,000美金出售拆解。[167]1975年6月1日,艾塞克斯號由波士頓拖往新澤西州卡尼鎮(Kearny)拆解。[167]

艾塞克斯號在二戰中獲頒美國總統部隊嘉許獎(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及13顆戰鬥之星,並在韓戰獲頒海軍部隊嘉獎(Navy Unit Commendation)及四顆戰鬥之星。全部榮譽見下表:[123]

 
       
     
 
     
美國總統部隊嘉許獎
海軍部隊嘉獎 海軍功績部隊嘉獎英语Meritorious Unit Commendation 海軍遠征獎章 中國服役獎章
(延長)
美國戰役獎章 太平洋戰爭獎章
13枚戰鬥之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獎章 海軍佔領服役獎章
(「亞洲(Asia)」橫扣)
國防部服役獎章
兩枚
韓國服役獎章
四枚戰鬥之星
武裝部隊遠征獎章
四枚
菲律賓總統部隊嘉許獎
大韓民國總統部隊表彰英语Republic of Korea 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 菲律賓解放獎章
兩枚戰鬥之星
聯合國韓國服役獎章 韓戰服役獎章英语Korean War Service Medal
(追授)

相關條目

註釋

  1. ^ SCB是Ship Characteristics Board英语Ship Characteristics Board的縮寫
  2. ^ 在英語中,「射火雞」(Turkey shoot)一詞有「一個讓個人或團體得以相對輕鬆地利用己方具有優勢的機會」之意,而這和過去獵人獵捕野生火雞的方式有關。在過去,獵人會刻意讓火雞群分散行動,在火雞分散後獵人接下來會耐心等待,因為分散開來的火雞會一隻一隻地返回原處集合,而這過程會給獵人輕鬆射殺火雞的機會;而「射火雞」一詞在當代英語中,已成為一個形容在軍事對抗中其中一方對另一方有不公平的火力優勢的詞語。

資料出處

  1. ^ Friedman 1983,第394頁艾塞克斯艦級配置。由於各艘艾塞克斯級服役期間曾多次改建或改變用途,數據僅以設計及建造時為準。
  2. ^ Named after a town and county in Massachusetts. 美國海軍. [2022-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英文)
  3. ^ 見艾塞克斯號水兵日記.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05). 
  4. ^ 4.0 4.1 St. John 1983,第10頁
  5. ^ 5.0 5.1 Morison 1988,第92頁
  6. ^ 6.0 6.1 6.2 6.3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3年9月至3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2). 
  7. ^ Morison 1988,第114-118頁第一分隊包括旗艦約克鎮號、列星頓號及科本斯號,負責奪取制空權;第二分隊有旗艦企業號、貝勒森林號及蒙特利號,負責支援馬金島;第四分隊則有旗艦薩拉托加號及普林斯頓號,作後備支援。
  8. ^ Morison 1988,第330頁
  9. ^ Morison 1988,第332頁
  10. ^ Morison 1988,第333頁
  11. ^ Morison 1988,第334頁為增強防空火力,有美軍爬上艦載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用尾部機槍射擊。獨立號的密集防空甚至擊毀一枚空投炸彈。由於日機集中攻擊碉堡山號,碉堡山號於當日發射的防空彈藥超過艾塞克斯號及獨立號的總和。
  12. ^ Morison 1988,第149頁
  13. ^ Morison 1988,第138頁
  14. ^ Morison 1988,第190頁
  15. ^ Morison 1988,第192頁
  16. ^ 16.0 16.1 Morison 1988,第193頁
  17. ^ Morison 1988,第194頁
  18. ^ Morison 1988,第196頁
  19. ^ Morison 1988,第197頁
  20. ^ Morison 1988,第208頁其時第一分隊指揮為小李維(Jown W. Reeves, Jr.)少將,下轄旗艦企業號、約克鎮號及貝勒森林號;第三分隊由薛曼(Frederick C. Sherman)少將指揮,下轄旗艦碉堡山號、蒙特利號及科本斯號;第四分隊由堅達(Samuel P. Ginder)少將指揮,下轄旗艦薩拉托加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
  21. ^ Morison 1988,第219頁
  22. ^ Morison 1988,第218頁
  23. ^ Morison 1988,第320頁
  24. ^ Morison 1988,第321-325頁
  25. ^ 25.0 25.1 Morison 1988,第154-155頁
  26.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4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27. ^ 27.0 27.1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5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28. ^ Morison 1988,第174頁第一分隊由克拉克(Joseph J. Clark)少將指揮,有旗艦大黃蜂號、約克鎮號、貝勒森林號及巴丹號;第二分隊由蒙哥馬利少將指揮,有旗艦碉堡山號、胡蜂號、蒙特利號及卡伯特號;第三分隊由小李維少將指揮,有旗艦企業號、列星頓號、普林斯頓號及聖哈辛托號。列星頓號雖屬第三分隊,但被編為第58特遣艦隊旗艦。艦隊由在3月晉升中將的密茲契指揮。
  29. ^ 29.0 29.1 29.2 Morison 1988,第175頁
  30. ^ Morison 1988,第234頁
  31. ^ Morison 1988,第239頁
  32. ^ Morison 1988,第240頁
  33. ^ 33.0 33.1 Morison 1988,第251-256頁
  34. ^ Morison 1988,第260頁
  35. ^ Morison 1988,第262頁
  36. ^ Morison 1988,第263-274頁
  37. ^ Morison 1988,第266-267頁
  38. ^ Morison 1988,第268頁
  39. ^ Morison 1988,第270-271頁
  40. ^ Morison 1988,第272頁
  41. ^ Morison 1988,第274-276頁
  42. ^ Morison 1988,第273-274頁
  43. ^ 43.0 43.1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6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44. ^ Morison 1988,第301頁
  45. ^ 45.0 45.1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7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46. ^ 46.0 46.1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8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47. ^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8月26日時,第一分隊由麥凱恩中將指揮,下轄旗艦胡蜂號、大黃蜂號、科本斯號及蒙特利號;第二分隊由波根(Gerald F. Bogan)少將指揮,下轄旗艦無畏號、碉堡山號、卡伯特號及獨立號;第四分隊由戴維森(Ralph E. Davison)少將指揮,下轄旗艦富蘭克林號、企業號、聖哈辛托號及貝勒森林號。
  48.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9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49. ^ Morison 1988,第91頁
  50. ^ Morison 1988,第93頁福留繁在指揮部看到多架飛機被擊落,鼓掌稱快,但下一刻才發現墜地的均為日機,不禁哀嘆日軍攔截只是「以卵擊石」。
  51. ^ Morison 1988,第95-100頁
  52. ^ Morison 1988,第101-104頁
  53. ^ 53.0 53.1 53.2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10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54. ^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4日海戰爆發前,美軍四支航空母艦分隊如下:第一分隊仍由麥凱恩中將指揮,下轄旗艦胡蜂號、大黃蜂號、漢考克號(於22日調自第二分隊)、科本斯號及蒙特利號,蒙哥馬利少將則於30日接替麥凱恩;第二分隊繼續由波根少將指揮,下轄旗艦無畏號、卡伯特號及獨立號,而碉堡山號則於23日撤返布雷默頓普吉灣海軍船塢維修;第三分隊的指揮仍為薛曼少將,航空母艦編制不變(分隊旗艦艾塞克斯號、第38特遣艦隊旗艦列星頓號、普林斯頓號及蘭利號);第四分隊續由戴維森少將指揮,有旗艦富蘭克林號(於10月30日受損撤退)、企業號(30日後接替富蘭克林號為旗艦)、聖哈辛托號及貝勒森林號。
  55. ^ 王牌飛行員麥坎貝爾簡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及Morison 1988,第177-178頁
  56. ^ Morison 1988,第178-180頁
  57. ^ Morison 1988,第182-183頁
  58. ^ Morison 1988,第184-186頁。擊傷武藏號的飛機以第二分隊為主。武藏號最終身中19枚魚雷及17枚炸彈,於8時35分左右沉沒。
  59. ^ Morison 1988,第189頁
  60. ^ Morison 1988,第192頁
  61. ^ Morison 1988,第193-195, 320頁第二分隊的波根少將於當晚接獲獨立號的報告,指粟田中央艦隊再次東進,更未因錫布延海戰而失去戰力。波根因此抗議海爾賽的命令;李上將亦估計中央艦隊僅為暫時撤退,並向海爾賽報告;但海爾賽未有理會,而兩人亦未有進一步行動。整日被海爾賽凌駕指揮的密茲契於日間命參謀留意粟田動向。晚間其參謀收到獨立號報告後,即搖醒密茲契;但密茲契得悉海爾賽已收到該情報後,便未有進言,倒頭再睡。
  62. ^ 62.0 62.1 62.2 Morison 1988,第322-328頁
  63. ^ 見:Morison 1988,第308-312頁大黃蜂號服役日記10月25日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6-18.大黃蜂號服役日記10月26日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9-06-18.。第一分隊分別在25日10時30分及12時48分派飛機攻擊粟田艦隊,其時粟田已開始向北撤退,兩波飛機雖找到粟田艦隊,但攻擊收效甚微;反而是第七艦隊的護航航空母艦攻擊成功,分別在中午擊傷了長門號及旗艦利根號;第一分隊再於26日早上6時、8時27分及12時35分派三波飛機追擊,幾乎沒有擊傷任何日艦。
  64. ^ Morison 1988,第329頁
  65. ^ Morison 1988,第331頁艾塞克斯號的夜戰F6F協助巡洋艦追擊,但初月號奮力頑抗,由晚上7時起與美軍交火,直至沉沒。小澤曾命逃脫的伊勢號及日向號往南營教,但初月號在半途沉沒,兩艦只好調頭北上,返回日本。
  66. ^ Morison 1988,第341頁
  67. ^ 67.0 67.1 67.2 67.3 第38特遣艦隊行動-雷伊泰灣-11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6). 
  68. ^ Morison 1988,第345-346頁富蘭克林號及貝勒森林號均被自殺飛機擊中,要返國維修。
  69. ^ Morison 1988,第348頁
  70. ^ Morison 1988,第349頁
  71. ^ Morison 1988,第353頁
  72. ^ Morison 1988,第356頁
  73. ^ 第四聯隊的接替可見於其網頁。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此時第15聯隊的總擊落數達310架;麥坎貝爾更個人擊落了34架,冠絕海軍,使第四聯隊倍感壓力。
  74.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11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詳盡空襲情況可見於艦上水兵的口述紀錄,及提康德羅加號的照片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5. ^ Morison 1988,第315頁此時海爾賽在新澤西號上指揮第三艦隊;麥凱恩繼續指揮快速航空母艦艦隊;第一分隊由蒙哥馬利指揮(至12月29日,由拉德福(Arthur W. Radford)少將接替),有旗艦約克鎮號、胡蜂號、科本斯號及蒙特利號;第二分隊由波根指揮,旗艦列星頓號、漢考克號(任麥凱恩的艦隊旗艦)、大黃蜂號及卡伯特號。第四分隊因航母受創而暫時解散;企業號及獨立號正改裝為夜戰航母,而艦隊則在1945年1月5日至12日將兩艦編入第五分隊,於日間仍歸第二分隊指揮,但在空襲越南後解散。
  76. ^ Morison 1988,第55-57頁
  77. ^ Morison 1988,第59-64頁在三日空襲後,艦隊的驅逐艦已幾乎斷油,必須在海上補給。其時美軍於馬里亞納、帛琉等地雖有偵察機匯報天氣,其情報往往延時超過半日;為保持無線電靜默,部分飛機更要在降落後方可匯報,使天氣數據往往過時。14日偵察機發現菲律賓東南部有熱帶擾動,卻未有發現烏利西以北的熱帶擾動。17日美軍偵察機發現颱風眼鏡蛇,但新澤西號及珍珠港的路徑預測均告錯誤,這使海爾賽下令的迴避路徑,最終使艦隊直接通過颱風。
  78. ^ Morison 1988,第69-71頁
  79. ^ Morison 1988,第81-87頁
  80.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4年12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81. ^ Morison 1988,第87頁
  82. ^ Morison 1988,第88-91頁
  83. ^ Morison 1988,第164-165頁航空母艦將集中力量攻擊補給;而炮艦則往攻擊港內戰艦。
  84. ^ 南海空襲亦有稱為感恩行動(Operation Gratitude),詳情亦可參考阿斯托里亞號輕巡洋艦網頁-第38特遣艦隊於南中國海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09-25.。
  85. ^ Morison 1988,第165-166頁第二分隊為轟炸主力,第一及三分隊則主力派戰機奪取制空權。
  86. ^ Morison 1988,第168-170頁
  87. ^ Morison 1988,第170-171頁
  88. ^ Morison 1988,第171-172頁
  89. ^ Morison 1988,第180-181頁
  90. ^ Morison 1988,第182頁
  91.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5年1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92. ^ Morison 1988,第183頁
  93. ^ Morison 1988,第21頁第一分隊由克拉克指揮,有旗艦大黃蜂號、胡蜂號、班寧頓號及貝勒森林號;第二分隊由戴維森指揮,有旗艦列星頓號、漢考克號及聖哈辛托號;第四分隊由拉德福指揮,有旗艦約克鎮號、蘭道夫號、蘭利號及卡伯特號;第五分隊(夜戰航空母艦)由馬提亞·賈納(Matthias B. Gardner)少將指揮,有旗艦企業號及薩拉托加號。第五分隊於2月21日因薩拉托加號受創而一度解散,但最終在23日重組,直至3月12日企業號返抵烏利西為止。
  94. ^ Morison 1988,第22頁
  95. ^ Morison 1988,第24-25頁
  96.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5年2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97. ^ Morison 1988,第44-45頁
  98. ^ Morison 1988,第52-57頁
  99. ^ Morison 1988,第57-59頁
  100. ^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至1945年4月7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一分隊基本不變;第二分隊旗艦改為富蘭克林號,同行艦有蘭道夫號及聖哈辛托號。列星頓號在3月初隨艦隊到烏利西後,返回美國普吉灣維修;而蘭道夫號在3月11日於港內被自殺飛機攻擊受創,要到4月7日才啟程往會合艦隊;第四分隊有旗艦約克鎮號、企業號、無畏號、蘭利號及獨立號。由於第二及第四分隊屢屢受創,使艦隻在作戰期間有多次轉移,編制並不持續完整。
  101. ^ Morison 1988,第94-97頁
  102.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5年3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103. ^ Morison 1988,第97-100頁詳細調動內容,可以約克鎮號及大黃蜂號之航海日誌互證。
  104. ^ Morison 1988,第101-102頁
  105. ^ Morison 1988,第196-197頁日軍飛機數量出自日方數據,而美軍僅可估計擊落數量。
  106. ^ Morison 1988,第200, 203頁
  107. ^ 107.0 107.1 Morison 1988,第203頁
  108. ^ Morison 1988,第205頁
  109. ^ Morison 1988,第205-209頁由於攻擊機隊甚多,美軍飛機無法妥善協調攻擊,引起頗多混亂,故此難以確認何者成功命中大和號,亦無法確定大和號共命中多少炸彈及魚雷;美軍亦誤認矢矧號為同級艦阿賀野號;而矢矧號最終身中12枚炸彈及七枚魚雷方告沉沒。整日美軍的攻擊機隊共有386架,第一分隊佔113架;第三分隊167架;第四分隊106架。
  110. ^ 110.0 110.1 110.2 110.3 第58特遣艦隊行動-冰山行動-1945年4月8日至5月28日. [2010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7月16日). 
  111. ^ Morison 1988,第209-211頁
  112. ^ Morison 1988,第221-230頁
  113. ^ 艾塞克斯號服役水兵日記-1945年4月。.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07). 
  114. ^ Morison 1988,第248-249頁
  115. ^ Morison 1988,第262-264頁
  116. ^ Morison 1988,第298-309頁康妮其時向東北前進,海爾賽起初命艦隊航向西北,以在風暴吹襲前橫越海域;5日風暴迫近,海面大浪,麥凱恩改命艦隊向正北航行。由於康妮直徑細小,位處第一分隊以北的第四分隊,天氣顯然較為溫和;克拉克被風暴吹襲時,要求准許向東南迴避,但麥凱恩為確認風暴中心,在20分鐘後才批准分隊自由運動。
  117. ^ 第38特遣艦隊行動-日本本土空襲-1945年7月至8月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第一分隊由史伯格(Thomas L. Sprague)少將指揮,有旗艦班寧頓號、列星頓號、漢考克號、貝勒森林號及聖哈辛托號;第四分隊由拉德福指揮,有旗艦約克鎮號、艦隊旗艦香格里拉號、好人理查號、科本斯號及獨立號。胡蜂號於26日加入艦隊,加入第四分隊。
  118. ^ Morison 1988,第310-316, 330頁
  119. ^ Morison 1988,第331頁
  120. ^ Morison 1988,第332-335頁
  121. ^ 見美國海軍新聞稿:[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4]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2. ^ 122.0 122.1 122.2 122.3 美國海軍軍艦字典(DANFS)簡介.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7). 
  123. ^ 123.0 123.1 123.2 123.3 海軍網上資源(NavSource Online):艾塞克斯號.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124. ^ St. John 1983,第61頁
  125. ^ 125.0 125.1 125.2 125.3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1年8月18日至9月21日 (PDF). [2009年6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6月27日). 
  126. ^ 126.0 126.1 Cagle & Manson 1957,第241-242頁美軍將北韓公路主要分成八條:空軍負責切斷西面三條公路;海軍負責中部兩條;海軍陸戰隊則負責東面三條。
  127. ^ Cagle & Manson 1957,第243-247頁羅先市因接近蘇聯,自1950年9月8日便被禁止攻擊,使之成為北韓補給重鎮。
  128. ^ 128.0 128.1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1年10月1日至31日 (PDF). [2009年6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12月8日). 
  129. ^ Cagle & Manson 1957,第248-251頁克拉克曾在二戰時指揮大黃蜂號及艾塞克斯號空襲琉璜島。陸軍與克拉克均派有間諜於甲山,並在現場觀察整個攻擊。一星期後北韓電台懸賞通緝發動攻擊的美軍將領,並稱之為「甲山屠夫」(The Butchers of Kapsan)。
  130. ^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1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 (PDF). [2009年6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6月17日). 
  131. ^ 131.0 131.1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1年12月13日至1952年2月3日 (PDF). [2009年6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12月8日). 
  132. ^ 132.0 132.1 Cagle & Manson 1957,第255頁
  133. ^ 133.0 133.1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2年2月4日至3月7日 (PDF). [2009年6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12月8日). 
  134. ^ 134.00 134.01 134.02 134.03 134.04 134.05 134.06 134.07 134.08 134.09 134.10 134.11 134.12 134.13 134.14 134.15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1951年後部署.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35. ^ 135.0 135.1 135.2 135.3 135.4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2年7月18日至9月4日 (PDF). [2009年6月6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6月17日). 
  136. ^ Cagle & Manson 1957,第454-457頁
  137. ^ Cagle & Manson 1957,第458-459頁
  138. ^ 138.0 138.1 138.2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2年9月5日至11月1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艦上第二空中特遣隊報告輔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9. ^ Cagle & Manson 1957,第459-460頁
  140. ^ Cagle & Manson 1957,第460-469頁切羅基攻擊一直執行至韓戰結束。由於海軍既未能分割北韓及志願軍部隊;而由1952年6月底連串針對工業設施的攻擊,亦未能改變戰局。克拉克在5月履新第七艦隊司令後,計劃新作戰方案,以盡量發揮海軍力量。當時地面戰況僵持,而迫擊砲射程有限,無法攻擊較後的補給點以至軍營。克拉克決定派海軍飛機攻擊該等目標。為與空中密接支援(Close air support)作識別,此等攻擊另作命名。取名切羅基乃因克拉克的切羅基血統。他是首位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的原住民。
  141. ^ 141.0 141.1 141.2 141.3 141.4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2年11月1日至24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艦上第二空中特遣隊報告輔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2. ^ Cagle & Manson 1957,第469-475頁七架米格機由海參威飛往艦隊,並先攻擊美軍巡邏戰機。
  143. ^ Cagle & Manson 1957,第464-465頁
  144. ^ 144.0 144.1 艾塞克斯號韓戰服役報告(PDF檔):1952年11月25日至1953年1月13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艦上第二空中特遣隊報告輔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5. ^ Cagle & Manson 1957,第467頁
  146. ^ 146.0 146.1 146.2 146.3 146.4 146.5 146.6 146.7 St. John 1983,第65頁
  147. ^ 147.0 147.1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Cruise book):Introduction and Command History-The Peaceful Pacific.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48. ^ Francillon 1988,第18-21頁
  149. ^ 149.00 149.01 149.02 149.03 149.04 149.05 149.06 149.07 149.08 149.09 149.10 149.11 艾塞克斯號航空母艦1951年後搭載的聯隊列表.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50. ^ 150.0 150.1 150.2 150.3 150.4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Introduction and Command History-Essex joins the Sixth Fleet.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51. ^ 151.0 151.1 151.2 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958年黎巴嫩危機. [200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6-21). 
  152. ^ 152.0 152.1 [6]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4-28[7]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3-04-28時代雜誌-1959年12月7日。
  153. ^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Introduction and Command History-An end and a beginning.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54. ^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Introduction and Command History-An end and a beginning, page 2.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55. ^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Transition and Training-Yard duty.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156. ^ 156.0 156.1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Transition and Training-Operation Sea Spray and Operation Sword Thurst.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57. ^ 157.0 157.1 157.2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Transition and Training-Fall deployment 1960.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58. ^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Ports of Call-Port Said...Suez Canal...Port Suez...Red Sea...Aden.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159. ^ 1960年艾塞克斯號年刊:Ports of Call-Karachi, Pakistan.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160. ^ 160.0 160.1 艾塞克斯號老兵網頁-豬灣事件.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1-20). 
  161. ^ 161.0 161.1 161.2 161.3 161.4 161.5 161.6 161.7 161.8 St. John 1983,第66頁
  162. ^ 162.0 162.1 162.2 162.3 162.4 162.5 162.6 BBC:古巴導彈危機-封鎖. [2009-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05). 
  163. ^ 歷史上的今天-古巴導彈危機.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164. ^ 古巴導彈危機-潛艇接觸時序.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9). 
  165. ^ St. John 1983,第66-67頁
  166. ^ 166.0 166.1 166.2 166.3 166.4 166.5 166.6 166.7 166.8 St. John 1983,第67頁
  167. ^ 167.0 167.1 艾塞克斯號老兵網頁-艾塞克斯號的結局. [2010-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0-07).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0-10-07.

參考書目

  • Friedman, Norman, U.S. Aircraft Carrier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3, ISBN 0-87021-739-9 (英语) 
  • St. John, Philip A., USS Essex (CV/CVA/CVS-9), Nashville, Tennessee: Turn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3, ISBN 1-56311-492-5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8,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2,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3,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Morison, Samuel Eliot, History of United States naval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14,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88 (英语) 
  • Cagle, Malcolm W.; Manson, Frank A., The sea war in Korea,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57 (英语) 
  • Francillon, René, Tonkin Gulf Yacht Club: US Carrier Operations off Vietnam,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ISBN 0-87021-696-1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