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东普鲁士公投

東普魯士公民投票(德語:Abstimmung in Ostpreußen),也稱為東西普魯士公民投票(德語:Volksabstimmungen in Teilen Ost- und Westpreußens)阿倫施泰因和馬林韋德公民投票瓦爾米亞、馬祖里亞和鮑斯勒公民投票(波蘭語:Plebiscytna Warmii, Mazurach i Powiślu),是為南部瓦爾米亞馬祖里亞和鮑斯勒地區的自決而進行的公民投票,這些地區曾位於東普魯士政府地區的阿倫施泰因和根據《凡爾賽條約》第94至97條,西普魯士馬林韋德地區。公民投票於1920年初準備,於1920年7月11日舉行,由德國當局進行,正式受盟軍控制。

根據理查德·K·德博(RichardK.Debo)的說法,德國和波蘭政府都認為,公民投票的結果是由正在進行的波蘭-布爾什維克戰爭決定的,這場戰爭威脅到新成立的波蘭國家本身和波蘭眾多波蘭人的生存。該地區投票支持德國,因為擔心如果該地區加入波蘭,它將很快落入蘇聯統治之下。在公民投票期間,紅軍每天都靠近華沙,並對平民犯下罪行。

根據幾位波蘭消息人士的說法,德國人對波蘭活動家及其馬祖爾人的支持者進行了大規模迫害,甚至定期進行逮捕和謀殺以影響投票。公民投票的組織也受到了英國的影響,英國隨後出於擔心法國在戰後歐洲的實力增強而支持德國。

德國進行的公民投票報告稱,大多數選民選擇了東普魯士而不是波蘭(阿倫施泰因公民投票區超過97%,馬林韋德公民投票區超過92%)。大部分有爭議的領土仍然在普魯士自由邦,因此保留在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