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嵴

(重定向自齿槽脊

牙槽突(英語:alveolar process)或牙槽骨(alveolar bone)是颌骨(在人类是上颌骨下颌骨)上包含牙槽窝的增厚骨嵴。牙槽突被牙龈覆盖且属口腔的一部分,是上颌下颌承载牙齿解剖学结构。

牙槽嵴(英語:alveolar ridge)又称龈嵴齿龈脊[1]牙槽缘(alveolar margin),是口腔内侧位于口腔顶部(上齿和硬腭之间)或位于口腔底部(下齿后)的可以用舌头感觉到的隆起。在语音学中,该词通常特指上齿之后到硬腭之前的部位,即上牙槽嵴。[2]

牙槽突与牙槽嵴两术语虽经常混用且含糊等义[3],但牙槽突较偏向解剖学名词,而牙槽嵴则较偏向语音学名词。狭义来说,牙槽嵴位置略靠牙槽突背侧,且仅局限在上下颌中央,是可用舌头感觉到的嵴状隆起,多指上牙与硬腭间的口腔顶部,但也可指下牙后方的口腔底部。

结构

发音

舌尖舌叶接触或接近牙槽嵴来形成阻碍的辅音称为齿龈音。英语中的齿龈音有[t]、[d]、[s]、[z]、[n]、[l]等[註 1]。发出齿龈音时,舌头接触到(如[t]、[d]、[n]、[l])或几乎接触到(如[s]、[z])上牙槽嵴。

注释

  1. ^ 存在例外,如纽约口音的[t]、[d]为齿塞音

参考文献

  1. ^ 国际语音学会. 国际语言学会手册:国际音标使用指南. 由江荻; 孟雯翻译 中文修订版. 2020. 
  2. ^ 大英百科全书》中的条目:Phonetics(英文) 访问时间:2023年1月29日
  3. ^ 存档副本. [2024-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