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

鰍科 泥鰍屬的一種魚類
(重定向自鰍魚

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輻鰭魚綱鯉形目鳅科的一,因身體滑,難以捕捉,所以又稱為「鰗鰡」。 鰗鰡也用於形容小孩頑皮,溜的很快。

泥鳅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辐鳍鱼綱 Actinopteri
目: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科: 鰍科 Cobitidae
属: 泥鳅属 Misgurnus
种:
泥鳅 M. anguillicaudatus
二名法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1842)[1]
異名
  • Cobitis anguillicaudata
    Cantor, 1842
  • Cobitis fossilis
    Linnaeus, 1758
  • Cobitis fossilis mohoity
    Dybowski, 1869
  • Misgurnus aguillicadatus
    Cantor, 1842
  •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1842
  • Misgurnus crossochilus
    Sauvage, 1878
  • Misgurnus fossilis anguillicaudatus
    Cantor, 1842
  • Misgurnus lividus
    Sauvage & Dabry de Thiersant, 1874
  • Misgurnus mizolepis
    Günther, 1888
  • Misgurnus mizolepis elongatus
    Kimura, 1934
  • Misgurnus mizolepis grangeri
    Nichols, 1925
  • Misgurnus mizolepis multimaculatus
    Rendahl, 1944
  • Misgurnus mizolepis punctatus
    Oshima, 1926
  • Misgurnus mizolepis unicolor
    Lin, 1932
  • Misgurnus mohoity
    Dybowski, 1869
  • Misgurnus mohoity leopardus
    Nichols, 1925
  • Misgurnus mohoity yunnan
    Nichols, 1925
  • Misgurnus multimaculatus
    Rendahl, 1944
  • Ussuria leptocephala
    Nikolskii, 1903

分布

本魚分布於緬甸與含朝鲜、日本、中国在内的東北亞沟渠、池塘、稻田等水体。在中國分布于从辽河云南的东部水域,包括四川湖北湖南重庆台湾各河流干支流、湖泊水库沟渠池塘田等水体,主要栖息于湖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浙江舟山[1][2]

特徵

本魚體極修長,體側扁或略帶筒狀沿長,體色為斑駁的金褐色,帶有黑色斑點,背鰭1枚,約與背部同等大小;臀鰭短;位於背鰭之後,尾鰭後緣圓形,尾柄末端上方有一斑點,背鰭軟條9枚,臀鰭有軟條7枚。具有10個觸鬚,體長可達28公分。

生態

本魚棲息在河、湖泊、池塘和水田中,性情溫和,屬雜食性,以蠕蟲、小型甲殼動物昆蟲等為食,容忍溫度在 2 與 30℃之間, 而且在水中氧氣不足時,能直接呼吸水面上的空氣。在氣壓低時,牠會變得十分活躍。

經濟利用

可食用魚、餌釣魚及觀賞魚,本種亦被引進至不少地方(如夏威夷),並有報告指引入後造成不利的生態衝擊。

 
日本超市销售的从中国进口的泥鳅
 
橘黄色泥鳅

註釋

  1. ^ 1.0 1.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泥鳅.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 ^ 李思忠《黄河鱼类志:黄河鱼类专著及鱼类学文选》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水产出版社,2015年,ISBN 9789578596771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7年,ISBN 9787567015371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

  維基物種上的相關信息:泥鳅

泥鰍長大會變成鰻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