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山佛教遺址
霧中山佛教遺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城南,東漢永平年間建立,中國佛教聖地之一,2002年12月27日正式登錄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霧中山佛教遺址 | |
---|---|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縣城南 |
坐标 | 30°41′29.33″N 103°21′25.13″E / 30.6914806°N 103.3569806°E |
時代 | 東漢 |
編號 | 62 |
认定时间 | 2002年12月27日 |
沿革
霧中山共七十二峰,主峰海拔1628米,一百零八盤(上山路),該山終年雲霧繚繞、時發金光,又稱大光明山、天城山、霧山,為高僧住錫傳法的佛教聖地。[1]:140
74年(東漢永平十六年),印度高僧摩騰、竺法蘭於霧中山建立普照寺,為霧中山建寺之始、中國第二座佛教寺廟(比洛陽白馬寺晚六年)。[1]:140-141
345-356年(晉永和年間),西域高僧圖澄為住持並擴建,敕名為天城山顯應寺。[1]:141
650-683年(唐高宗年間),僧伽、僧護住錫該寺並更名回普照寺。[1]:141
1426-1435年(明宣宗年間),僧人普達舍耶、釋噶叭奉旨擴建,並更名為「開化寺」(該寺名沿用至今)。[1]:141[2]
據記載,霧中山於明朝為極盛時期,方圓數十里皆為寺院,有四十八庵、一百八十寺,僧眾達數千人。[1]:141
1985年,成都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41
1992年,大邑縣政府批准為佛教活動點,並迎請峨眉山兩位高僧普觀、果章擔任住持、監院。[1]:141-142
2002年12月27日,正式登錄為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
主要遺跡
- 礄獅坪
- 兩座明代石獅保存良好,碑坊上還可以清楚看見『明代萬曆六年』等字。
- 天國名山坊
- 在地震後僅剩下兩座石柱保存良好,柱面上刻有明代狀元楊升庵的兩副楹聯:『春水夏雲,秋月冬風,寶地占四時之景。西瞿東勝,北盧南瞻,京天統萬法之宗。』
- 接王亭
- 明代王圻在《游霧中山》中寫道:『紺宮眾宇,皆洪武時(1368-1398年)修,壯哉一大祗園也。』祗園就是佛寺,這就是在描述接王亭,接王亭也在戰亂中被焚毀,明末清初原址重建,現今還存在三殿及經堂、齋堂等。
定期法會
- 新春祈福會 大年初一
- 報恩祈福會 五一勞動節
- 開山供天會 五月十八
- 息災祈福會 六月十三
- 盂蘭超度會 七月十一至十四
- 感恩祈福會 十一國慶日
- 果章大師聖誕會 冬月十七
- 歡喜團年會 臘月初八
註釋
-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大邑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 大邑名勝今昔-文史資料專集之一. 1994.
- ^ 張愛敬. 古代佛教圣地 四川大邑雾中山.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2-09-04 [2016-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3-19).
- ^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的通知』,川府發(2002)23號,2002年12月27日,省政府同意省文化廳提出的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91處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13處,現予公布。 請各地和有關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和《四川省文物保護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做好所轄境內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管理工作。 附件 四川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現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名單。《四川政報》,2003年第6期,9-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