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號交響曲 (莫扎特)

C大調第41號交響曲目录第551號,是莫扎特創作的最後一首交響曲,據信完成於1788年8月10日[1]

這部交響曲又名「朱比特」(Jupiter),據莫札特的小兒子所述,該名稱是由倫敦著名的劇院經理約翰·彼得·薩洛蒙(Johann Peter Salomon)所取,認為此曲匹配以羅馬主神之名為暱稱[2]

在一项由《BBC音乐杂志》组织指挥家作出的评选中,该作品在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中排第三位[3]

創作歷程

創作和首演

第四十一交響曲是莫札特在1788年夏天,迅速完成的一組三部交響曲的最後一首,前兩部分別是6月26日完成的第三十九交響曲,以及7月25日完成的第四十交響曲[1]。與此同時,莫札特還在創作兩曲鋼琴三重奏,第十六鋼琴奏鳴曲(「簡易奏鳴曲」),還有一部小提琴小奏鳴曲。

目前尚未清楚,第四十一交響曲有否在莫札特有生之年演奏過。根據奧托·埃里希·多伊奇的研究,這段時間莫札特正在菲利浦·奧托(Philipp Otto)在鏡子胡同(Spiegelgasse)上開的賭場,舉行一系列的「賭場音樂會」。莫札特甚至寄了這系列音樂會的門票給他的朋友兼資助人,米卡埃爾·普赫貝格(Michael Puchberg)。而我們今天無法斷定,這些音樂會有否舉行,或因觀眾沒興趣而取消[1]

分析

配器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1 2 0 2—2 2 0 0—tmp—str"[4]

結構

全曲共四個樂章,典型古典主義交響曲的曲式:

  1.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
  2. 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
  3. 小步舞曲: 稍快板(Menuetto: Allegretto)
  4. 很快的快板(Molto allegro)

該曲相當出人意表的特點是第四樂章結尾,代表五個主題的五聲部賦格,而全樂章則充滿有一個主題發展而來或數個主題合併而成的賦格,見於不同木管間的對奏,第四樂章的主題就是由這四個音組成:

 

第四樂章還有另外四個主題,以奏鳴曲的形式出現,而這五個動機在最後混合成賦格式的結尾,整章被譽為古典對位法的巔峰之作。[2]英國樂評人約翰·格羅夫爵士(Sir George Grove)在1906年的文章寫道,「在這終章裡,莫札特隱含了自己所有科學知識,而隱瞞這知識的力量也是無人能及的,令這科學成為取悅人的音樂,如同我們今日學習到的。而現在他成就了更多。」而就整曲而言,他認為這部交響曲是 「法國大革命以前,世界最偉大的管弦樂作品。」[5]

學者現在確定莫札特曾經研究過,同樣具賦格式結尾的,米高·海頓(Michael Haydn)的C大調第28交響曲。而查理·謝爾曼(Charles Sherman)認為米高·海頓的C大調第39交響曲,也在莫札特參考之列,由於莫札特「常常要求他父親把海頓最近寫的賦格寄給他。」[6] 而米高·海頓的第39交響曲,是在莫札特完成第41交響曲前數周完成的,同樣有一個賦格式的第四樂章。

參考資料

參照

  1. ^ 1.0 1.1 1.2 Deutsch 1965, 320
  2. ^ 2.0 2.1 香港藝術節,2009
  3. ^ Brown, Mark. Beethoven's Eroica voted greatest symphony of all time. The Guardian. 2016-08-04 [2022-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3) (英国英语). 
  4. ^ Daniels, David. ORCHESTRAL MUSIC: A Handbook. 3rd ed. Lanham: Scarecrow Press, Inc. 1996: 293. ISBN 0-8108-3228-3. 
  5. ^ Grove 1906
  6. ^ C. Sherman, Foreword to score of Sinfonia in C, Perger 31 Vienna: Doblinger K. G. (1967)

文獻

  • Deutsch, Otto Erich (1965) Mozart: A Documentary Biograph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George Grove. Mozart's Symphony in C (The Jupiter). The Musical Times. January 1906,. Vol. 47 (No. 755): pp. 27–31. doi:10.2307/904183. 
  • 香港藝術節(2009):海廷克與芝加哥交響樂團場刊

參見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