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壽山農場
福壽山農場位於台灣合歡山與雪山群峰間,海拔高2,100公尺至2,614公尺,主場部設於中橫公路之中心區梨山後山(閂岡山),並包括松嶺(福壽山莊蔣公行館)、平岩山(天池、達觀亭)、華崗(高海拔度假村、合歡溪步道)一帶。為中華民國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經營之公有事業。與武陵農場、清境農場合稱為台灣三大高山農場。日治時期該地稱為松嶺、更猛山(Saramao,沙拉茅山),為通往霧社各部落的交通要道(今力行產業道路)。
福壽山農場 | |
---|---|
Fushoushan Farm | |
概要 | |
類型 | 農場 |
地點 | 中華民國(臺灣) 42492臺中市和平區梨山里福壽路29號 |
坐标 | 24°14′N 121°15′E / 24.24°N 121.25°E |
海拔 | 2100公尺~2614公尺 |
开放 | 1957年6月1日 |
所有者 |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
技术细节 | |
建筑面积 | 800公頃 |
网站 | |
www.fushoushan.com.tw | |
地圖 | |
設立沿革
鑑於台灣平地之利用已達飽和,經濟部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後為今農業部)委託臺灣省立農學院(今國立中興大學),由程兆熊教授組成高山園藝作物調查隊,調查中橫沿線的資源,與開墾高山農作物之可行性。此報告的影響所及,包括中橫的開鑿(主線與支線)、沿線農場之設立[1]。福壽山農場設立之目的,即是想在中高海拔地區,從事溫帶性農牧事業,順便開發梨山一帶的山地資源。福壽山農場與中橫的開闢有直接的關係,但農場卻在1957年6月1日成立,最初名稱為「梨山榮民農場」,早於中橫開通的時間,若就當時開路的進度來看,預計1957年底才會到達梨山。
為何農場的設立會早於中橫的開通時間,當時退輔會主任蔣經國指示,先召行榮民於農場內種植蔬菜,以供應開路人員所需,順便開發福壽山農場之土地[2]。此時農場隸屬於臺灣省公路局梨山工務段所轄,直至1959年6月15日才歸退輔會管理,安置退除役官兵從事生產、輔導就業。
由此可知,福壽山農場之成立與中橫有密切關係,而其目的以安置榮民為主,開發山地與溫帶性農牧事業為輔。
榮民安置
1957年秋天,退輔會從各療養大隊中,遴選身體強健適合高山地區工作之待退士官兵,並召募自願前往山地農墾者一百名[3],每人攜帶三天乾糧,徒步由谷關出發,花費三天才抵達適合耕種的廣大草生地,並選定為農場場地。待退士官兵初期,分為五組,以資歷深者為隊長,向五個地方帶開,並命名為周、漢、唐、宋、明五個農莊,每莊推選正副莊長各一人,主要是督導各莊榮民生活與生產事宜,並搭建簡陋房屋居住。來農場開墾的場員大部份單身,所以用農莊的方式集體安置、集體管理,以類似管理軍隊的方式來安置榮民。
除此之外,軍官與有眷屬之榮民,則用另一種方式管理,他們成為「個別農戶」來開墾,由政府撥發土地,實行個別經營,為安置這些個別農戶,農場設立「松柏村」(位於梨山車站上方)來安置他們。在土地分配方面,有眷者0.75公頃,無眷者0.5公頃,土地集中處由農莊裡的單身場員開墾,分散在各地之土地,則由有眷之個別農戶開墾。農場亦提供土地規劃、興建道路、灌溉設施與農業貸款等協助,幫助榮民開墾維生。
農場經營
最初開發福壽山農場,就是看中梨山地區的中高海拔的特殊環境,依其氣候、土質條件,來栽培溫帶果樹供榮民經營維生。初期生產計劃是以溫帶果樹為主,夏季蔬菜與畜牧的經營為輔。溫帶落葉果樹為高經濟作物,但台灣本身種植的能力與經驗皆不足,加上種植的榮民大部份缺乏專業技術,故初期經歷許多次失敗,但在榮民的努力之下,加上農復會經費的支助,以及台中農學院園藝系、病蟲害系、農業試驗所與農復會技術人員,經過眾多農業專家協助下,終於有初步成果,桃子、李子與梨子皆為1960年代初期成功結果,為場方與榮民帶來大量收益。
在夏季水果方面,亦是經過失敗的經驗累積,才發現在夏季栽培甘藍、白菜、菠菜與洋芹菜等,不僅市場接受度高,因為水質良好與日夜溫差大,種植出來的蔬菜品質亦相當良好。唯一失敗的是畜牧業,不管是引進新品種,或者用不同方式飼養,都沒有好的成效,因此場方放棄畜牧業,但溫帶水果和蔬菜的收益,卻為福壽山農場與榮民帶來豐厚的收入[4]。
後續發展
相較於退輔會其他二個高山農場(武陵農場與清境農場),福壽山農場在種植溫帶水果與蔬菜上較為成功,在收入較穩定的情形下,農場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因此農場的發展較為穩定,安置的榮民亦相對穩定。由於福壽山農場的影響,梨山地區便成為台灣溫帶水果與高冷蔬菜的代名詞,原住民與後來遷入的居民前仆後繼投入相關產業。為安置榮民所設立之農場,竟然會帶動溫帶蔬果產業之發展,成為台灣農業史上一個特別的範例,這可能是退輔會所意想不到的結果。賞櫻也是福壽山農場重要的觀光發展,所在之千櫻園吸引眾多遊客前往[5]。
歷任場長
任次 | 姓名 | 就職時間 | 卸任時間 | 備註 |
---|---|---|---|---|
1 | 段華宗 | 1957年5月1日 | 1958年4月15日 | 公路局代管 |
2 | 陳明勉 | 1958年4月15日 | 1958年6月15日 | 公路局代管 |
3 | 蕭樹川 | 1958年6月15日 | 1959年6月15日 | 公路局代管 |
4 | 朱有壬 | 1959年6月15日 | 1961年10月1日 | |
5 | 陳文緯 | 1961年10月1日 | 1964年1月10日 | |
6 | 冼崇基 | 1964年1月10日 | 1969年10月11日 | |
7 | 徐國屏 | 1969年10月11日 | 1973年4月28日 | |
8 | 任同堂 | 1973年4月28日 | 1975年9月1日 | |
9 | 宋慶雲 | 1975年9月1日 | 1990年6月1日 | |
10 | 劉效文 | 1990年6月1日 | 1992年10月1日 | |
11 | 林鳳模 | 1992年10月1日 | 1994年12月16日 | |
12 | 江亞屏 | 1994年12月16日 | 1998年7月1日 | |
13 | 來勻德 | 1998年7月1日 | 2001年1月16日 | |
14 | 朱中立 | 2001年1月16日 | 2005年7月16日 | |
15 | 劉偉琪 | 2005年7月16日 | 2007年9月1日 | |
16 | 李清彬 | 2007年9月1日 | 2016年7月1日 | 2016年7月1日至2017年1月15日由副場長楊正南代理場長 |
17 | 巫嘉昌 | 2017年1月15日 | 2020年9月1日 | |
18 | 侯榮芳 | 2020年11月1日 | 2022年10月1日 | |
19 | 陳相寶 | 2022年10月1日 | 現任 |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 ^ 宋慶雲,〈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業務簡介〉,《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三十週年紀念專刊》(台中:福壽山農場,1987),無頁碼。
- ^ 輔導工作紀要編輯委員會編,《輔導工作紀要第一輯》(台北:退輔會,1974),頁621。
- ^ 官方說法皆為一百名,但實際人數則不足之,後面才慢慢增加。黃柏松,〈退輔會於梨山地區設置農場安置榮民之研究〉《史匯》,11期,2007年9月,頁142。
- ^ 福壽山農場編,《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三十週年紀念專刊》,無頁碼。
- ^ 福壽山千櫻園粉紅櫻花仍盛開!武陵農場白色系櫻花上場. 自由時報. 2023-03-06 [2023-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1).
- ^ 歷任場長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福壽山農場
參考書目
- 福壽山農場編,《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三十週年紀念專刊》(台中:福壽山農場,1987)。
- 黃柏松,〈退輔會於梨山地區設置農場安置榮民之研究〉《史匯》,11期,2007年9月。
- 輔導工作紀要編輯委員會編,《輔導工作紀要第一輯》(台北:退輔會,1974)。
外部連結
- 福壽山農場官方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繁體中文)(日語)(印尼文)(英文)(泰文)(马来文)(越南文)(韓文)
- 福壽山農場粉絲團的Facebook專頁
- 福壽山農場的Instagram帳戶
- YouTube上的福壽山農場頻道
- 福壽山農場 交通部觀光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福壽山農場-臺中觀光旅遊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