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卫华

研究者

汪卫华(1963年7月23日),男,汉族,安徽宁国人,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汪卫华
出生 (1963-07-23) 1963年7月23日61歲)[1]
安徽省宁国市
居住地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母校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奖项周培源物理奖
2009年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10年
全国创新争先奖
2017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0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非晶材料
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生平

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材料物理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3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1994年至1997年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柏林Hahn-Mitner所作博士后研究和洪堡学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极端条件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3]

学术贡献

主要从事非晶态物理,新型非晶、纳米材料及其它亚稳材料在高压、低温、微重力等极端条件下的制备、结构、物性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多项。在ScienceNatur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多篇。作为主要获奖人获得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9年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其中铈基金属玻璃新材料的研制入选“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4],合成室温超大塑性金属玻璃研究入选“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5]

奖项和荣誉

参考文献

  1. ^ 汪卫华. 院士馆.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0). 
  2. ^ 院士信息-汪卫华. 中国科学院.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3. ^ 汪卫华 简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4. ^ 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揭晓. 兰州大学新闻网. 2006-02-27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3). 
  5. ^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揭晓. 科学时报 (科学网). 2008-02-01 [2017-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6. ^ 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22-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7). 
  7. ^ 中科院公布07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共145位. 中国政府网. 2007-08-30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2). 
  8. ^ 2008-2009年度周培源物理奖评审委员会会议在中科院物理所召开. 中国物理学会.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9. ^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光明日报. 2009-09-02 [2023-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13). 
  10. ^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5). 
  11. ^ 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 仪器信息网. 2011-05-23 [2023-06-12]. 
  12. ^ 一直在用心 致力做非晶 汪卫华当选中科院院士. 非晶中国. 2015-12-08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30). 
  13. ^ 10位中国大陆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6-11-15 [2018-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14. ^ 汪卫华院士荣获2017年度资深科学家奖(Winner of Senior Scientist Award).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17-06-26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06). 
  15. ^ 中科院多个团队和个人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中国科学院. 2017-05-31 [2017-09-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9). 
  16. ^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2020-01-10 [2020-1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1). 
  17. ^ 52人获奖!2020何梁何利奖名单出炉. 科技导报 (网易). 2020-11-04.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