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

瓦尔特·本雅明1935年文章

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德語: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是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華特·班雅明的文章。它發表於1935年德國《社會研究期刊》(Zeitschrift für Sozialforschung)上。

文章評價與主旨

這篇是班雅明最廣為引用的文章,對文化研究媒體理論的領域影響甚深。

班雅明稱,寫作此文,是用於描述一種有用於「藝術政治革命性要求的形成」的理論。在傳統宗教儀式價值消退的機械複製時代,藝術的發展將以政治實踐為本。[1]

文章提出前代的藝術作品皆有靈光(aura),靈光講求本真(authenticity),與傳統、崇拜儀式(ritual)密不可分;而機械複製時代來臨後,大量生產的藝術作品不再有原真,靈光開始消退,藝術用作宗教用途的價值同時減退,也就是說,班雅明批評複製。在攝影、電影出現後,藝術的涵義和範圍一方面被它們所豐富,同時它們更將藝術的價值推向政治,簡單來說,班雅明批評電影工業。班雅明並進一步指出 ,當時法西斯主義者,將政治美學化(Aestheticisation of politics),以及共產主義統治者將藝術政治化(Politicisation of Art)。[2]

中文出版

此文中文版由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教授許綺玲所譯,收錄於《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一書。[3]

引用

  1. ^ Meenakshi Gigi Durham, Douglas Kellner. 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ks.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5: 18–19頁 [2010年4月20日]. ISBN 9781405132589. 
  2. ^ 林孜郁. 法西斯主義: 一個被美學化的政治行為. 1999 [2010-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3. ^ 許綺玲譯, 蕭永盛編, 華特·班雅明著. 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 台灣攝影. 1998 [2010年4月20日]. ISBN 9579725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2).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