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關白列表
上古代
《日本書紀》記載,神功皇后的丈夫仲哀天皇逝世後,她以皇太后身分代替譽田別皇子(應神天皇)作「攝政」,但皇太后執政或攝政一般稱為稱制,因此神功皇后多不計算為一位攝政。
飛鳥時代的攝政
7世紀時,攝政被視為王位繼承候補者的有力候選人,他們經常干預國政,一般認為厩戶皇子(聖德太子)為推古天皇的代行國政為攝政之始。之後,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為齊明天皇攝政、草壁皇子為天武天皇攝政等也是如此。為區別平安時代之後的人臣攝政,此時代的攝政被稱呼為皇親攝政。
攝政 | 上任 | 卸任 (*者死於任內) |
在職時天皇 |
---|---|---|---|
厩戶皇子 (聖德太子) |
推古天皇元年四月十日 (593年5月15日) |
推古天皇三十年二月二十二* (622年4月8日) |
推古 |
(中大兄皇子) | 齊明天皇元年正月初三 (655年2月14日) |
齊明天皇七年七月二十四 (661年8月24日) |
齊明 |
(菟野皇女) | 天武天皇十年二月二十五 (681年3月19日) |
朱鳥元年九月初九 (686年10月1日) |
天武 |
平安時代的攝關
藤原良房是第一位人臣(皇族以外者)被任命為攝政(人臣攝政)、良房侄子兼養子藤原基經則是第一位關白。自從858年清和天皇即位、天皇外祖父藤原良房攝政以來,攝政一職便由藤原北家所獨佔,直到明治時代,此家系被稱為攝家。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藤原良房 | 貞觀八年八月十九[1] (866年10月1日) |
貞觀十四年九月初二* (872年10月7日) |
清和 | |
藤原基經 | 貞觀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九[2] (876年12月18日) |
元慶八年二月初四 (884年3月4日) |
陽成 | |
藤原基經 | 仁和三年十一月二十一[3] (887年12月9日) |
寬平二年十二月十四 (891年1月27日) |
宇多 | |
藤原忠平 | 延長八年九月二十二 (930年10月16日) |
天慶四年十一月初八 (941年11月29日) |
朱雀 | |
藤原忠平 | 天慶四年十一月初八 (941年11月29日) |
天曆三年八月十四* (949年9月9日) |
朱雀、村上 | |
藤原實賴 | 康保四年六月二十二 (967年7月31日) |
安和二年八月十三 (969年9月27日) |
冷泉 | |
藤原實賴 | 安和二年八月十三 (969年9月27日) |
天祿元年五月十八日 (970年6月24日) |
圓融 | |
藤原伊尹 | 天祿元年五月二十日 (970年6月26日) |
天祿三年十月二十三 (972年12月1日) |
圓融 | |
藤原兼通 | 天延二年三月二十六 (974年4月21日) |
貞元二年十月十一 (977年11月24日) |
圓融 | |
藤原賴忠 | 貞元二年十月十一 (977年11月24日) |
寬和二年六月二十三 (986年8月1日) |
圓融、花山 | |
藤原兼家 | 寬和二年六月二十四 (986年8月2日) |
永祚二年五月初五 (990年5月31日) |
一條 | |
藤原兼家 | 永祚二年五月初五 (990年5月31日) |
永祚二年五月初八 (990年6月3日) |
一條 | |
藤原道隆 | 永祚二年五月初八 (990年6月3日) |
永祚二年五月二十六 (990年6月21日) |
一條 | |
藤原道隆 | 永祚二年五月二十六 (990年6月21日) |
正曆四年四月二十二 (993年5月16日) |
一條 | |
藤原道隆 | 正曆四年四月二十二 (993年5月16日) |
長德元年四月初三 (995年5月5日) |
一條 | |
藤原道兼 | 長德元年四月二十七 (995年5月29日) |
長德元年五月初八* (995年6月8日) |
一條 | |
藤原道長 | 長和五年正月二十九 (1016年3月10日) |
長和六年三月十六 (1017年4月15日) |
後一條 | |
藤原賴通 | 長和六年三月十六 (1017年4月15日) |
寬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 (1020年1月19日) |
後一條 | |
藤原賴通 | 寬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 (1020年1月19日) |
治曆三年十二月初五 (1068年1月12日) |
後一條、後朱雀、後冷泉 | |
藤原教通 | 治曆四年四月十七 (1068年5月20日) |
承保二年九月二十五* (1075年11月6日) |
後冷泉、後三條、白河 | |
藤原師實 | 承保二年十月十五 (1075年11月25日) |
應德三年十一月二十六 (1087年1月3日) |
白河 | |
藤原師實 | 應德三年十一月二十六 (1087年1月3日) |
寬治四年十二月二十 (1091年1月12日) |
堀河 | |
藤原師實 | 寬治四年十二月二十 (1091年1月12日) |
寬治八年三月初九 (1094年3月27日) |
堀河 | |
藤原師通 | 寬治八年三月初九 (1094年3月27日) |
承德三年六月二十八 (1099年7月18日) |
堀河 | |
藤原忠實 | 長治二年十二月二十五 (1106年1月31日) |
嘉承二年七月十九 (1107年8月9日) |
堀河 | |
藤原忠實 | 嘉承二年七月十九 (1107年8月9日) |
永久元年十二月二十六 (1114年2月3日) |
鳥羽 | |
藤原忠實 | 永久元年十二月二十六 (1114年2月3日) |
保安二年正月二十二 (1121年2月11日) |
鳥羽 | |
藤原忠通 | 保安二年三月初五 (1121年3月25日) |
保安四年正月二十八 (1123年2月25日) |
鳥羽 | |
藤原忠通 | 保安四年正月二十八 (1123年2月25日) |
大治四年七月初一 (1129年7月18日) |
崇德 | |
藤原忠通 | 大治四年七月初一 (1129年7月18日) |
永治元年十二月初七 (1142年1月5日) |
崇德 | |
藤原忠通 | 永治元年十二月初七 (1142年1月5日) |
久安六年十二月初九 (1150年12月29日) |
近衛 | |
藤原忠通 | 久安六年十二月初九 (1150年12月29日) |
保元三年八月十一 (1158年9月5日) |
近衛、後白河 | |
近衛基實 | 保元三年八月十一[4] (1158年9月5日) |
永萬元年六月二十五 (1165年8月3日) |
二條 | |
近衛基實 | 永萬元年六月二十五 (1165年8月3日) |
永萬二年七月二十六* (1166年8月23日) |
六條 | |
松殿基房 | 永萬二年七月二十七 (1166年8月24日) |
承安二年十二月二十七 (1173年1月12日) |
六條、高倉 | |
松殿基房 | 承安二年十二月二十七 (1173年1月12日) |
治承三年十一月十五 (1179年12月15日) |
高倉 | |
近衛基通 | 治承三年十一月十五 (1179年12月15日) |
治承四年二月二十一 (1180年3月18日) |
高倉 | |
近衛基通 | 治承四年二月二十一 (1180年3月18日) |
壽永二年十一月二十一 (1184年1月5日) |
安德、後鳥羽 | |
松殿師家 | 壽永二年十一月二十一 (1184年1月5日) |
壽永三年正月二十二 (1184年3月6日) |
後鳥羽 | |
近衛基通 | 壽永三年正月二十二 (1184年3月6日) |
文治二年三月十二 (1186年4月3日) |
後鳥羽 | |
九條兼實 | 文治二年三月十二 (1186年4月3日) |
建久二年十二月十七 (1192年1月3日) |
後鳥羽 |
中近世
平安時代中期以後,攝政和關白成了常設官職,除了安土桃山時代的豐臣氏2名關白,藤原道長的子孫(御堂流)世襲了攝政和關白。御堂流在鎌倉時代初期分為近衛家及九條家2家,鎌倉時代中頃近衛家再分立出鷹司家、九條家再分立出二條家和一條家,這五個5家系被稱為五攝家。之後攝關僅在標榜天皇親政的建武新政時期(1333年—1336年)和豐臣政權末期(1595年—1600年)中斷過,至慶應三年(1867年)隨著王政復古而廢除攝關一職。
鎌倉時代的攝關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九條兼實 | 建久二年十二月十七 (1192年1月3日) |
建久七年十一月二十五 (1196年12月16日) |
後鳥羽 | |
近衛基通 | 建久七年十一月二十五 (1196年12月16日) |
建久九年正月十一 (1198年2月18日) |
後鳥羽 | |
近衛基通 | 建久九年正月十一 (1198年2月18日) |
建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 (1203年2月8日) |
土御門 | |
九條良經 | 建仁二年十二月二十五 (1203年2月8日) |
元久三年三月初七* (1206年4月16日) |
土御門 | |
近衛家實 | 元久三年三月初十 (1206年4月19日) |
建永元年十二月初八 (1207年1月7日) |
土御門 | |
近衛家實 | 建永元年十二月初八 (1207年1月7日) |
承久三年四月二十 (1221年5月13日) |
土御門、順德 | |
九條道家 | 承久三年四月二十 (1221年5月13日) |
承久三年七月初八 (1221年7月28日) |
仲恭 | |
近衛家實 | 承久三年七月初八 (1221年7月28日) |
貞應二年十二月十四 (1224年1月6日) |
後堀河 | |
近衛家實 | 貞應二年十二月十四 (1224年1月6日) |
安貞二年十二月二十四 (1229年1月20日) |
後堀河 | |
九條道家 | 安貞二年十二月二十四 (1229年1月20日) |
寬喜三年七月初五 (1231年8月4日) |
後堀河 | |
九條教實 | 寬喜三年七月初五 (1231年8月4日) |
貞永元年十月初四 (1232年11月17日) |
後堀河 | |
九條教實 | 貞永元元年十月初四 (1232年11月17日) |
文曆二年三月二十八* (1235年4月17日) |
四條 | |
九條道家 | 文曆二年三月二十八 (1235年4月17日) |
嘉禎三年三月初十 (1237年4月6日) |
四條 | |
近衛兼經 | 嘉禎三年三月初十 (1237年4月6日) |
仁治三年正月初九 (1242年2月10日) |
四條 | |
近衛兼經 | 仁治三年正月二十 (1242年2月21日) |
仁治三年三月二十五 (1242年4月26日) |
後嵯峨 | |
二條良實 | 仁治三年三月二十五 (1242年4月26日) |
寬元四年正月二十八 (1246年2月15日) |
後嵯峨 | |
一條實經 | 寬元四年正月二十八 (1246年2月15日) |
寬元四年正月二十九 (1246年2月16日) |
後嵯峨 | |
一條實經 | 寬元四年正月二十九 (1246年2月16日) |
寬元五年正月十九 (1247年2月25日) |
後深草 | |
近衛兼經 | 寬元五年正月十九 (1247年2月25日) |
建長四年十月初三 (1252年11月6日) |
後深草 | |
鷹司兼平 | 建長四年十月初三 (1252年11月6日) |
建長六年十二月初二 (1255年1月11日) |
後深草 | |
鷹司兼平 | 建長六年十二月初二 (1255年1月11日) |
弘長元年四月二十九 (1261年5月29日) |
後深草、龜山 | |
二條良實 | 弘長元年四月二十九 (1261年5月29日) |
文永二年閏四月十八 (1265年6月3日) |
龜山 | |
一條實經 | 文永二年閏四月十八 (1265年6月3日) |
文永四年十二月初九 (1267年12月25日) |
龜山 | |
近衛基平 | 文永四年十二月初九 (1267年12月25日) |
文永五年十一月十九* (1268年12月24日) |
龜山 | |
鷹司基忠 | 文永五年十二月初十 (1269年1月13日) |
文永十年五月初五 (1273年5月22日) |
龜山 | |
九條忠家 | 文永十年五月初五 (1273年5月22日) |
文永十一年正月二十六 (1274年3月6日) |
龜山 | |
九條忠家 | 文永十一年正月二十六 (1274年3月6日) |
文永十一年六月二十 (1274年7月24日) |
後宇多 | |
一條家經 | 文永十一年六月二十 (1274年7月24日) |
建治元年十月二十一 (1275年11月10日) |
後宇多 | |
鷹司兼平 | 建治元年十月二十一 (1275年11月10日) |
弘安元年十二月初七 (1279年1月20日) |
後宇多 | |
鷹司兼平 | 弘安元年十二月初七 (1279年1月20日) |
弘安十年八月十一 (1287年9月19日) |
後宇多 | |
二條師忠 | 弘安十年八月十一 (1287年9月19日) |
正應二年四月十三 (1289年5月4日) |
後宇多、伏見 | |
近衛家基 | 正應二年四月十三 (1289年5月4日) |
正應四年五月二十七 (1291年6月24日) |
伏見 | |
九條忠教 | 正應四年五月二十七 (1291年6月24日) |
正應六年二月二十五 (1293年4月3日) |
伏見 | |
近衛家基 | 正應六年二月二十五 (1293年4月3日) |
永仁四年六月十九* (1296年7月20日) |
伏見 | |
鷹司兼忠 | 永仁四年七月二十四 (1296年8月24日) |
永仁六年七月二十二 (1298年8月30日) |
伏見 | |
鷹司兼忠 | 永仁六年七月二十二 (1298年8月30日) |
永仁六年十二月二十 (1299年1月23日) |
後伏見 | |
二條兼基 | 永仁六年十二月二十 (1299年1月23日) |
正安二年十二月十六 (1301年1月26日) |
後伏見 | |
二條兼基 | 正安二年十二月十六 (1301年1月26日) |
嘉元三年四月十二 (1305年5月6日) |
後伏見、後二條 | |
九條師教 | 嘉元三年四月十二 (1305年5月6日) |
德治三年八月二十五 (1308年9月10日) |
後二條 | |
九條師教 | 德治三年八月二十六 (1308年9月11日) |
延慶元年十一月初十 (1308年12月22日) |
花園 | |
鷹司冬平 | 延慶元年十一月初十 (1308年12月22日) |
延慶四年三月十五 (1311年4月4日) |
花園 | |
鷹司冬平 | 延慶四年三月十五 (1311年4月4日) |
正和二年七月十二 (1313年8月4日) |
花園 | |
近衛家平 | 正和二年七月十二 (1313年8月4日) |
正和四年九月二十一 (1315年10月19日) |
花園 | |
鷹司冬平 | 正和四年九月二十二 (1315年10月20日) |
正和五年八月二十三 (1316年9月10日) |
花園 | |
二條道平 | 正和五年八月二十三 (1316年9月10日) |
文保二年十二月二十九 (1319年1月21日) |
花園、後醍醐 | |
一條內經 | 文保二年十二月二十九 (1319年1月21日) |
元亨三年三月二十九 (1323年5月4日) |
後醍醐 | |
九條房實 | 元亨三年三月二十九 (1323年5月4日) |
正中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1325年1月12日) |
後醍醐 | |
鷹司冬平 | 正中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1325年1月12日) |
嘉曆二年正月十九* (1327年2月11日) |
後醍醐 | |
二條道平 | 嘉曆二年二月十二 (1327年3月6日) |
元德二年正月二十六 (1330年2月14日) |
後醍醐 | |
近衛經忠 | 元德二年正月二十六 (1330年2月14日) |
元德二年八月二十五 (1330年10月7日) |
後醍醐 | |
鷹司冬教 | 元德二年八月二十五 (1330年10月7日) |
正慶二年五月十七 (1333年6月29日) |
後醍醐、光嚴 |
南北朝時代的攝關
南朝(吉野朝廷)的攝關
上任記錄殘缺不全[5],問題很多,故很多史家試圖從基本史料還原南朝的攝關資料[6]。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二條師基 | 正平六年十二月二十八 (1352年1月15日) |
正平九年? (1354年?) |
後村上 | |
近衛經家 | 正平九年? (1354年?) |
正平十一年二月前 (1356年3月前) |
後村上 | |
二條教基 | 正平十一年二月前 (1356年3月以前) |
(年月日不明) | 後村上 | |
(一條內嗣[7]) | (年月日不明) | 正平十六年十二月前 (1361年12月前) |
後村上 | |
二條教基 | 正平十六年十二月前 (1361年12月前) |
(年月日不明) | 後村上 | |
二條教賴 | ?-天授元年-弘和元年-? ( ?-1375年-1381年-? ) |
長慶 | ||
二條長■ (二條冬實) |
?-元中元年-? ( ?-1384年-? ) |
後龜山 | ||
近衛某 | (年月日不明) | 元中九年閏十月初五 (1392年11月19日) |
後龜山 |
北朝(京都朝廷)的攝關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近衛經忠 | 建武三年八月十五 (1336年9月20日) |
建武四年四月初六 (1337年5月6日) |
光明 | |
近衛基嗣 | 建武四年四月十六 (1337年5月16日) |
建武五年五月十九 (1338年6月7日) |
光明 | |
一條經通 | 建武五年五月十九 (1338年6月7日) |
曆應五年正月二十六 (1342年3月3日) |
光明 | |
九條道教 | 曆應五年正月二十七 (1342年3月4日) |
康永元年十一月十二 (1342年12月10日) |
光明 | |
鷹司師平 | 康永元年十一月十八 (1342年12月16日) |
貞和二年二月二十九 (1346年3月22日) |
光明 | |
二條良基[8] | 貞和二年二月二十九 (1346年3月22日) |
延文三年十二月二十九 (1359年1月28日) |
光明、崇光、後光嚴 | |
九條經教 | 延文三年十二月二十九 (1359年1月28日) |
康安元年十一月初九 (1361年12月6日) |
後光嚴 | |
近衛道嗣 | 康安元年十一月初九 (1361年12月6日) |
貞治二年六月十六 (1363年7月27日) |
後光嚴 | |
二條良基 | 貞治二年六月二十七 (1363年8月7日) |
貞治六年八月二十七 (1367年9月21日) |
後光嚴 | |
鷹司冬通 | 貞治六年八月二十七 (1367年9月21日) |
應安二年十一月初四 (1369年12月3日) |
後光嚴 | |
二條師良 | 應安二年十一月初四 (1369年12月3日) |
永和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1376年1月18日) |
後光嚴、後圓融 | |
九條忠基 | 永和元年十二月二十七 (1376年1月18日) |
康曆元年八月二十二 (1379年10月3日) |
後圓融 | |
二條師嗣 | 康曆元年八月二十五 (1379年10月6日) |
永德二年四月十一 (1382年5月24日) |
後圓融 | |
二條良基 | 永德二年四月十一 (1382年5月24日) |
至德四年二月初七 (1387年2月25日) |
後小松 | |
近衛兼嗣 | 至德四年二月初七 (1387年2月25日) |
嘉慶二年三月二十六* (1388年5月2日) |
後小松 | |
二條良基 | 嘉慶二年四月初八 (1388年5月14日) |
嘉慶二年六月十二 (1388年7月15日) |
後小松 | |
(二條良基[9]) | 嘉慶年六月十二 (1388年7月15日) |
後小松 |
室町時代的攝關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二條師嗣 | 嘉慶二年六月十二 (1388年7月15日) |
應永元年十一月初六 (1394年11月29日) |
後小松 | |
一條經嗣 | 應永元年十一月初六 (1394年11月29日) |
應永五年三月初九 (1398年3月27日) |
後小松 | |
二條師嗣 | 應永五年三月初九 (1398年3月27日) |
應永六年四月十七 (1399年5月22日) |
後小松 | |
一條經嗣 | 應永六年四月十九 (1399年5月24日) |
應永十五年四月二十 (1408年5月15日) |
後小松 | |
近衛忠嗣 | 應永十五年四月二十 (1408年5月15日) |
應永十六年二月二十一 (1409年3月7日) |
後小松 | |
二條滿基 | 應永十六年三月初四 (1409年3月20日) |
應永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 (1411年1月21日) |
後小松 | |
一條經嗣 | 應永十七年十二月三十 (1411年1月24日) |
應永二十五年十一月十七* (1418年12月14日) |
後小松、稱光 | |
九條滿教 | 應永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二 (1418年12月29日) |
應永三十一年四月二十 (1424年5月18日) |
稱光 | |
二條持基 | 應永三十一年四月二十 (1424年5月18日) |
正長元年七月二十 (1428年8月30日) |
稱光 | |
二條持基 | 正長元年七月二十八 (1428年9月7日) |
永享四年八月十三 (1432年9月7日) |
後花園 | |
一條兼良 | 永享四年八月十三 (1432年9月7日) |
永享四年十月二十六 (1432年11月18日) |
後花園 | |
二條持基 | 永享四年十月二十六 (1432年11月18日) |
永享五年三月二十三 (1433年4月13日) |
後花園 | |
二條持基 | 永享五年三月二十三 (1433年4月13日) |
文安二年十一月初三* (1445年12月1日) |
後花園 | |
近衛房嗣 | 文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 (1445年12月21日) |
文安四年六月十五 (1447年7月27日) |
後花園 | |
一條兼良 | 文安四年六月十五 (1447年7月27日) |
享德二年四月二十八 (1453年6月5日) |
後花園 | |
二條持通 | 享德二年四月二十八 (1453年6月5日) |
享德三年六月三十 (1454年7月25日) |
後花園 | |
鷹司房平 | 享德三年七月初一 (1454年7月26日) |
享德四年六月初二 (1455年7月16日) |
後花園 | |
二條持通 | 享德四年六月初五 (1455年7月19日) |
長祿二年十二月[10] (1459年1月) |
後花園 | |
一條教房 | 長祿二年十二月初五 (1459年1月9日) |
寬正四年四月 (1463年4月) |
後花園 | |
二條持通 | 寬正四年四月初三 (1463年4月21日) |
應仁元年五月初十 (1467年6月11日) |
後花園、後土御門 | |
一條兼良 | 應仁元年五月初十 (1467年6月11日) |
文明二年七月十九 (1470年8月15日) |
後土御門 | |
二條政嗣 | 文明二年八月初十 (1470年9月5日) |
文明八年五月十三 (1476年6月4日) |
後土御門 | |
九條政基 | 文明八年五月十五 (1476年6月6日) |
文明十一年二月二十七 (1479年3月20日) |
後土御門 | |
近衛政家 | 文明十一年二月三十 (1479年3月23日) |
文明十五年二月二十四 (1483年4月1日) |
後土御門 | |
鷹司政平 | 文明十五年二月二十五 (1483年4月2日) |
文明十九年二月初九 (1487年3月4日) |
後土御門 | |
九條政忠 | 文明十九年二月初九 (1487年3月4日) |
長享二年八月二十三* (1488年9月28日) |
後土御門 | |
一條冬良 | 長享二年八月二十八 (1488年10月3日) |
明應二年三月二十八 (1493年4月14日) |
後土御門 | |
近衛尚通 | 明應二年三月二十八 (1493年4月14日) |
明應六年六月初七 (1497年7月6日) |
後土御門 | |
二條尚基 | 明應六年六月十八 (1497年7月17日) |
明應六年十月初十* (1497年11月4日) |
後土御門 | |
一條冬良 | 明應六年十月二十三 (1497年11月17日) |
文龜元年六月二十七 (1501年7月12日) |
後土御門、後柏原 | |
九條尚經 | 文龜元年六月二十九 (1501年7月14日) |
永正十年十月初五 (1513年11月2日) |
後柏原 | |
近衛尚通 | 永正十年十月初七 (1513年11月4日) |
永正十一年八月二十四 (1514年9月12日) |
後柏原 | |
鷹司兼輔 | 永正十一年八月二十九 (1514年9月17日) |
永正十五年三月二十七 (1518年5月6日) |
後柏原 | |
二條尹房 | 永正十五年三月三十 (1518年5月9日) |
大永五年四月初四 (1525年4月26日) |
後柏原 | |
近衛稙家 | 大永五年四月初五 (1525年4月27日) |
天文二年二月初五 (1533年2月28日) |
後柏原、後奈良 | |
九條稙通 | 天文二年二月初五 (1533年2月28日) |
天文三年十一月二十一 (1534年12月26日) |
後奈良 | |
二條尹房 | 天文三年十二月十四 (1535年1月17日) |
天文五年閏十月二十一 (1536年12月4日) |
後奈良 | |
近衛稙家 | 天文五年十一月初一 (1536年12月13日) |
天文十一年二月二十五 (1542年3月11日) |
後奈良 | |
鷹司忠冬 | 天文十一年三月二十六 (1542年4月11日) |
天文十四年六月初二 (1545年7月10日) |
後奈良 | |
一條房通 | 天文十四年六月初二 (1545年7月10日) |
天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 (1549年1月25日) |
後奈良 | |
二條晴良 | 天文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七 (1549年1月25日) |
天文二十二年正月二十 (1553年2月2日) |
後奈良 | |
一條兼冬 | 天文二十二年正月二十二 (1553年2月4日) |
天文二十三年二月初一* (1554年3月4日) |
後奈良 | |
近衛前久 | 天文二十三年三月初二 (1554年4月3日) |
永祿十一年十一月[11] (1568年11月) |
後奈良、正親町 |
安土桃山時代的攝關
此時首次有藤原氏以外的出身者就任關白——豐臣秀吉及秀次2人(但秀吉是以近衛前久的猶子名義就任)。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二條晴良 | 永祿十一年十二月十六 (1569年1月3日) |
天正六年四月初四 (1578年5月10日) |
正親町 | |
九條兼孝 | 天正六年十二月十三 (1579年1月10日) |
天正九年四月二十九 (1581年5月31日) |
正親町 | |
一條內基 | 天正九年四月二十九 (1581年5月31日) |
天正十二年十二月 (1585年1月) |
正親町 | |
二條昭實 | 天正十三年二月十二 (1585年3月13日) |
天正十三年七月十一 (1585年8月6日) |
正親町 | |
豐臣秀吉 | 天正十三年七月十一 (1585年8月6日) |
天正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 (1592年2月10日) |
正親町、後陽成 | |
豐臣秀次 | 天正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七 (1592年2月10日) |
文祿四年七月初八 (1595年8月13日) |
後陽成 |
江戶時代的攝關
江戶幕府制定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攝政和關白需獲幕府推薦才可上任成為定制。
攝政 | 關白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九條兼孝 | 慶長五年十二月十九 (1601年1月23日) |
慶長九年十一月初十 (1604年12月30日) |
後陽成 | |
近衛信尹 | 慶長十年七月二十三 (1605年9月6日) |
慶長十一年十一月十一 (1606年12月10日) |
後陽成 | |
鷹司信房 | 慶長十一年十一月十一 (1606年12月10日) |
慶長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 (1609年1月31日) |
後陽成 | |
九條忠榮 | 慶長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 (1609年1月31日) |
慶長十七年七月二十五 (1612年8月21日) |
後陽成、後水尾 | |
鷹司信尚 | 慶長十七年七月二十五 (1612年8月21日) |
元和元年七月二十七 (1615年9月19日) |
後水尾 | |
二條昭實 | 元和元年七月二十八 (1615年9月20日) |
元和五年七月十四 (1619年8月23日) |
後水尾 | |
九條忠榮 | 元和五年九月十四 (1619年10月21日) |
元和九年閏八月十六 (1623年10月10日) |
後水尾 | |
近衛信尋 | 元和九年閏八月十六 (1623年10月10日) |
寬永六年八月初一 (1629年9月17日) |
後水尾 | |
一條兼遐 | 寬永六年八月二十八 (1629年10月14日) |
寬永六年十一月初八 (1629年12月22日) |
後水尾 | |
一條兼遐 (一條昭良) |
寬永六年十一月初八 (1629年12月22日) |
寬永十二年九月二十六 (1635年11月5日) |
明正 | |
二條康道 | 寬永十二年十月初十 (1635年11月19日) |
正保四年正月初三 (1647年2月7日) |
明正、後光明 | |
九條道房 | 正保四年正月初五 (1647年2月9日) |
正保四年正月初十 (1647年2月14日) |
後光明 | |
一條昭良 | 正保四年三月二十八 (1647年5月2日) |
正保四年七月二十七[12] (1647年8月27日) |
後光明 | |
一條昭良 | 正保四年七月二十七[12] (1647年8月27日) |
慶安四年九月二十七 (1651年11月10日) |
後光明 | |
近衛尚嗣 | 慶安四年十二月初八 (1652年1月18日) |
承應二年七月十七 (1653年9月8日) |
後光明 | |
二條光平 | 承應二年九月二十一 (1653年11月11日) |
寬文三年正月二十六 (1663年3月5日) |
後光明、後西 | |
二條光平 | 寬文三年正月二十六 (1663年3月5日) |
寬文四年九月十七 (1664年11月4日) |
靈元 | |
鷹司房輔 | 寬文四年九月二十七 (1664年11月14日) |
寬文八年三月十六 (1668年4月27日) |
靈元 | |
鷹司房輔 | 寬文八年三月十六 (1668年4月27日) |
天和二年二月十八 (1682年3月26日) |
靈元 | |
一條冬經 | 天和二年二月二十四 (1682年4月1日) |
貞享四年三月二十一 (1687年5月2日) |
靈元 | |
一條冬經 | 貞享四年三月二十一 (1687年5月2日) |
元祿二年三月二十七 (1689年5月16日) |
東山 | |
一條冬經 | 元祿二年三月二十七 (1689年5月16日) |
元祿三年正月十三 (1690年2月21日) |
東山 | |
近衛基熙 | 元祿三年正月十三 (1690年2月21日) |
元祿十六年正月十四 (1703年3月1日) |
東山 | |
鷹司兼熙 | 元祿十六年正月十四 (1703年3月1日) |
寶永四年十一月二十七 (1707年12月20日) |
東山 | |
近衛家熙 | 寶永四年十一月二十七 (1707年12月20日) |
寶永六年六月二十一 (1709年7月27日) |
東山 | |
近衛家熙 | 寶永六年六月二十一 (1709年7月27日) |
正德二年八月二十八 (1712年9月28日) |
中御門 | |
九條輔實 | 正德二年八月二十八 (1712年9月28日) |
享保元年十一月初一 (1716年12月14日) |
中御門 | |
九條輔實 | 享保元年十一月初一 (1716年12月14日) |
享保7年正月十三 (1722年2月28日) |
中御門 | |
二條綱平 | 享保七年正月十三 (1722年2月28日) |
享保十一年六月初一 (1726年6月30日) |
中御門 | |
近衛家久 | 享保十一年六月初一 (1726年6月30日) |
元文元年八月二十七 (1736年10月1日) |
中御門、櫻町 | |
二條吉忠 | 元文元年八月二十七 (1736年10月1日) |
元文二年八月初三 (1737年8月28日) |
櫻町 | |
一條兼香 | 元文二年八月二十九 (1737年9月23日) |
延享三年十二月十五 (1747年1月25日) |
櫻町 | |
一條道香 | 延享三年十二月十五 (1747年1月25日) |
延享四年五月初二 (1747年6月9日) |
櫻町 | |
一條道香 | 延享四年五月初二 (1747年6月9日) |
寶曆五年二月十九 (1755年3月31日) |
桃園 | |
一條道香 | 寶曆五年二月十九 (1755年3月31日) |
寶曆七年三月十六 (1757年5月3日) |
桃園 | |
近衛內前 | 寶曆七年三月十六 (1757年5月3日) |
寶曆十二年七月十二 (1762年8月31日) |
桃園 | |
近衛內前 | 寶曆十二年七月二十七 (1762年9月15日) |
明和九年八月二十二 (1772年9月19日) |
後櫻町、後桃園 | |
近衛內前 | 明和九年八月二十二 (1772年9月19日) |
安永七年二月初八 (1778年3月6日) |
後桃園 | |
九條尚實 | 安永七年二月初八 (1778年3月6日) |
安永8年十月二十九 (1779年12月6日) |
後桃園 | |
九條尚實 | 安永八年十一月二十五 (1780年1月1日) |
天明五年二月十九 (1785年3月29日) |
光格 | |
九條尚實 | 天明五年二月十九 (1785年3月29日) |
天明七年三月初一 (1787年4月18日) |
光格 | |
鷹司輔平 | 天明七年三月初一 (1787年4月18日) |
寬政三年八月二十 (1791年9月17日) |
光格 | |
一條輝良 | 寬政三年八月二十 (1791年9月17日) |
寬政七年十月十四 (1795年11月25日) |
光格 | |
鷹司政熙 | 寬政七年十一月十六 (1795年12月26日) |
文化十一年九月十六 (1814年10月28日) |
光格 | |
一條忠良 | 文化十一年九月十六 (1814年10月28日) |
文政六年三月十九 (1823年4月29日) |
光格、仁孝 | |
鷹司政通 | 文政六年三月十九 (1823年4月29日) |
安政三年八月初八 (1856年9月6日) |
仁孝、孝明 | |
九條尚忠 | 安政三年八月初八 (1856年9月6日) |
文久二年六月二十三 (1862年7月19日) |
孝明 | |
近衛忠熙 | 文久二年六月二十三 (1862年7月19日) |
文久三年正月二十三 (1863年3月12日) |
孝明 | |
鷹司輔熙 | 文久三年正月二十三 (1863年3月12日) |
文久三年十二月二十三 (1864年1月31日) |
孝明 | |
二條齊敬 | 文久三年十二月二十三 (1864年1月31日) |
慶應二年十二月二十五 (1867年1月30日) |
孝明 | |
二條齊敬 | 慶應三年正月初九 (1867年2月13日) |
慶應三年十二月初九 (1868年1月3日) |
明治 |
近現代
近代立憲君主制代行天皇權力的是皇族攝政。舊皇室典範制定只可由皇族就任攝政,但僅在大正天皇出現過——皇太子裕仁親王(昭和天皇)(1921年-1926年)。當時以「攝政宮」稱呼。昭和二十二年(1947年)實行的現皇室典範也訂下了監國制度,而皇太子在監國時則稱呼為「國事行為臨時代行」。
攝政 | 上任 | 卸任 | 在職時天皇 |
---|---|---|---|
裕仁親王 | 大正十年(1921年)11月25日 | 大正十五年(1926年)12月25日 | 大正 |
参考
- ^ 《日本三代實錄》同日條。《公卿上任》作天安二年十一月初七(858年12月15日),這基於後世認為幼帝時必定設置攝政的觀念。
- ^ 《日本三代實錄》同日條。《公卿上任》作貞觀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873年1月1日),而《三代實錄》並無紀錄。
- ^ 《日本紀略》同日條。《公卿上任》作元慶四年十一月初八(880年12月13日),而《三代實錄》並無紀錄。同時,元慶八年六月初五(884年7月1日)有光孝天皇委任基經處理國政的詔令,有意見認為這是關白宣下的詔令(但詔中並無「關白」一詞)。
- ^ 實際未獲關白宣下,同年十二月初五(1158年12月27日)才正式宣下。
- ^ 南朝公卿的歷任順序在《南朝公卿上任》的史料有記載,但在近世被認為是偽書,現在的研究多不採用此書。
以下列出《南朝公卿上任》所載的南朝攝關(該書採信南朝三代說,認為長慶天皇不曾在位)。攝政 關白 上任 卸任 在職時天皇 近衛經忠 延元四年八月十五
(1339年9月18日)正平六年十二月
(1352年1月)後村上 二條師基 正平六年十二月二十八
(1352年1月15日)正平十一年二月初二
(1356年3月4日)後村上 二條教基 正平十一年二月初二
(1356年3月4日)正平二十年正月
(1365年2月)後村上 近衛經家 正平二十年正月
(1365年2月)正平二十四年二月初二
(1369年3月10日)後村上、後龜山 二條冬實 正平二十四年二月初二
(1369年3月10日)元中九年閏十月初五
(1392年11月19日)後龜山 - ^ 小木喬 〈四人的關白〉(《新葉和歌集―本文と研究》 笠間書院、1984年。初出は1961年)。
- ^ 近世以來考證出一條內嗣曾任南朝關白,但同時期史料未見記載。本欄依從小木喬的推定。
- ^ 在職期間由於發生「正平一統」事件,使北朝天皇暫時不存在,故在崇光天皇被廢時的觀應二年十一月初七(1351年11月26日)到後光嚴天皇踐祚時的正平七年/觀應三年八月十七(1352年9月25日)期間事實上他被停職,取而代之的是南朝的二條師基就任關白。
- ^ 嘉慶二年六月十二(1388年7月15日)時二條良基辭任攝政,三度成為關白。然而,良基預料自己的剩下的日子不長,同日就向後小松天皇提出把關白讓給實子師嗣。最後,良基在翌日就以69歲之齡去世。
- ^ 《續本朝通鑑》《歷朝要紀》作同年十二月初二(1459年1月6日)。
- ^ 《諸家傳》作十一月十二(1568年11月30日),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藏《近衛家譜》作十一月十六(1568年12月4日)。
- ^ 12.0 12.1 詔書上的日期。實際在正保五年閏正月二十二(1648年3月16日)才就任攝政,同日下詔追溯他任關白的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