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臨水宮
旗后臨水宮,又稱旗津臨水宮,位於臺灣高雄市旗津區,主祀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創廟迄今已有三百多年之歷史,該廟順天聖母與旗津天后宮天上聖母同為旗后地區漁民之守護神,為旗后地區之信仰中心。
旗后臨水宮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市旗津區通山路107號 |
主神 |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 |
例祭 | 農曆正月十五(順天聖母聖誕) |
建筑详情 | |
本殿構造 | 硬山式 |
建立时间 | 清朝康熙三十二年(西元1693年)創建 |
地圖 | |
歷史
根據廟方的沿革,該廟是清治時期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任職於朝廷的陳老爹來到臺灣就任時,自福州恭迎順天聖母、王大太保、楊二太保金身來臺,落腳在今旗后燈塔下、臨高雄港邊之旗后山麓,興建草茅之臨水宮。
光緒五年(1879年)修建臨水宮,林軫董師爺銜命對岸福州洽購建廟材料,發現所需建材石、木、瓦等,已由順天聖母化身的中年婦女洽妥,並在建材恭書順天聖母四字為誌。[1]而關於該廟最早的官方文獻記載為《鳳山縣采訪冊》(1894年),該書記載當時廟宇名叫「順懿宮」,是光緒五年(1879年)林軫董建。[1]
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年),總督府以造育地方英才為由,在臨水宮設立國語傳習所,明治31年(1898年)將臨水宮暫撥為打狗第一公學校(今旗津國小),直至大正4年(1915年)為止,達17年之久。昭和16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臨水宮因日軍戰備需求而被拆除,金身暫祀於旗津天后宮。
民國78年(1989年),臨水宮完成廟體建築,也就是現在在旗津三路上所看見的廟宇,但在民國94年(2005年)因為市府用地關係,順天聖母神像被迫遷出廟,暫奉屏東民居內,之後暫居鼓山區哨船街80巷6號的順天聖母行宮。於民國98年(2009年)2月在通山路動工興建新的臨水宮,於同年12月入火安座。[2]
祀神
旗后臨水宮主祀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陪祀王大太保、楊二太保、醫師媽、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四大護法、彭元帥、高鄧二元帥。
參考資料
- ^ 1.0 1.1 林翠鳳. 〈臺灣臨水夫人信仰的發展歷程探析〉 (PDF). 《東海大學圖書館館刊》 (東海大學圖書館). 2017-07-15, (19): 1-16.
- ^ 旗后夫人媽:高雄旗津旗后臨水宮. [2018-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