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差甔
國
-
國差甔相片
國差甔 | |
---|---|
English:Dan wine vessel of Guo Zuo | |
年份 | 春秋中期 西元前7-前6世紀 |
類型 | 銅器 |
尺寸 | (高34.6公分、深34.2公分、口徑24.6公分、腹圍138.5公分 ) |
收藏國家/地區 | 中華民國(臺灣) |
收藏地 | 臺北市士林區國立故宮博物院 |
登錄號 | 中銅000593N000000000 |
網址 |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典藏資料檢索系統 |
器形
國差甔高34.6公分,寬47公分,口徑24.6公分,重14.885公斤。平口折沿,束頸,斜肩、深腹,平底。器肩線下方鑄有四個銜環舖首,肩上一面鑄有銘文,除此之外通體素面。本器器形之甔器為用以盛裝液體的酒器、水器,阮元《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中有載:『《廣雅·釋器》云:「甔,瓶也,亦作擔。」,《後漢·明帝記》注引《埤蒼》云:「擔,大罃也,字或作儋。」』,而揚雄《方言》一書中也提到:「罃……齊之東北海岱之間謂之儋。」,由此可見甔器與罃器為較接近之瓶狀器種,甚至只是因地區不同而在稱呼上有所差異而已。本器銘文中「用實旨酒」,意為「用以盛裝美酒」,明確可見酒器之功能。
銘文
國差甔肩上銘文10行52字,銘文內容紀錄齊國國佐在執政之年的咸月丁亥日,命工師何鑄造帶有四個提把的甔器,用以盛裝美酒,並祈願齊侯受福長壽,齊國平靜祥和等等。其銘文如下: 「國差立事歲,咸,丁亥,工師何鑄西郭寶甔四秉,用實旨酒,侯氏受福眉壽,俾旨俾清,侯氏毋咎毋痥,齊邦謐靜安寧,子子孫孫永保用之。」 [4][5]
價值
國差甔為目前唯一「甔」之自名器,形制較為特殊且罕見,尤其從銘文內容可見其器主為春秋中期齊國之政治人物國佐,此種基於「二重證據法」而能找到古書記載人物與文物對應的部分,可見國差甔之價值。 [6] 在銘文上,國差甔更體現春秋以後銘文位置由器內轉至器表,更具裝飾意味的特質。國差甔的銘文以倒扇形鑄在器肩顯眼處,其結構字形雖繼承大篆之圓婉茂密,但也可看出更多的地域性與裝飾性;像銘文中的「歲」、「工(攻)師(帀)」等為齊系特殊寫法,而「立」、「寶」等字的橫、垂筆中的婉曲外撇表現,更可見到與弧面配合的裝飾意味。 [3]
另外,國差甔銘文首句的「國差立事歲」常被解釋為「國差蒞事臨政之年」,往往被認為是齊系題銘中「以事紀年」紀法之案例。從春秋時期的國差甔等器銘文以降,到戰國時期的陶文等處,均可看見這種「某某立事歲」的格式,被認為是齊國獨特的,以齊國執政者執政之年作為紀年依據的「以事紀年」方法。不過,相較「以事紀年」說,近來研究也出現不同的意見。相較春秋時期題銘中國佐等較可考據的人物,戰國時期陶文等史料中列及的「立事者」多名不見經傳,很難考證其是否有執政之經歷。基於這些戰國時期的陶文史料,較新的說法是「立事歲」屬於齊國特有的工官題銘形式,相較以事紀年,可能更接近於器物督造者「物勒工名」的性質。這或許解釋了為何過往認為的齊國「以事紀年」格式如此單一,且由陳璋方壺的銘文,可以看到傳統「唯王五年」的紀年方式與「立事歲」同時出現,很可能前者才是真正的紀年方式,而立事歲則僅在齊國的工官系統內使用。不過無論如何,由國差甔可見齊系銅器銘文之獨特寫法與題銘格式,均為本器之價值。[7][8]
參考文獻
-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甔》. 2024-09-19 [2024-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9-19) (中文(臺灣)).
- ^ 游國慶編,《吉金耀彩──院藏歷代銅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 ^ 3.0 3.1 游國慶編,《二十件非看不可的故宮金文》,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
- ^ 《春秋中期國差甔》說明文,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data,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DigitImageSets.aspx?sNo=0402364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國立故宮數位典藏-國差甔. [2024-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2).
- ^ 蔡哲茂,〈從國差甔看春秋時代齊國國佐的一生〉,《故宮文物月刊》,457期(臺北:2021)。
- ^ 孫剛,《東周齊系題銘研究》,吉林:吉林大學,2012。
- ^ 尹鋒超、衛松濤,〈田齊「立事」陶文的新發現與認識〉,《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北京:2018)。